试析现代城市养老公寓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论文_唐代文

试析现代城市养老公寓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论文_唐代文

身份证号:42900519810213xxxx 518000

摘要:养老公寓就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老年人集中居住为主要形式,采用居家养老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而建立的专用住宅区。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养老公寓建设已成国家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养老公寓建设的现实需要,分析了城市养老公寓建筑设计的特点,并对其设计的相关要点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城市;养老公寓;建筑设计

1.养老公寓建设的现实需要

1.1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到10%以上,甚至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标志着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急需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居住环境。1.2思想观念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思想意识和家庭观念发生变化,“养儿防老”的观念进一步弱化,老年人独居的比例不断上升,许多老年人钟情老年公寓,将老年公寓视为颐养天年的理想之所。

1.3“空巢家庭“增多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空巢家庭”随之增多。在子女无力照顾、父母身体还比较好的情况下,老年公寓便成了很多家庭无奈或最佳的选择。

2.城市养老公寓建筑设计特点

2.1安全方便性

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当发生地震、火灾等自然或人文灾害时,老年人的伤亡比例较高,所以在老年建筑设计中,低层建筑因安全性和便捷性更加适合老年人居住。

2.2舒适性

老年人由于特殊的心理、生理原因,对居住舒适性要求较高,在老年建筑设计中,要把握好建筑朝向、通风和采光等要求,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要保证养老公寓建筑开阔的视野和优美的环境。

2.3社交性

老年人不愿受到忽视,比较倾向于“群居”,但随着现代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进入老年公寓或老年居住区的老人们有时无法与其他老人有效交流。在养老公寓建筑的开发设计中,应设计和提供老年人交流的空间和条件,并提供必要的场所,让老年人一起锻炼、聊天,共享晚年。

2.4私密性

虽然老年人有社交性需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保持一定的个人隐私,并非所有的老人都喜欢长时间的交流,如果将老年人被动的放到一个开放的空间中,会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在老年建筑的设计中,要为老人设计一定的区域,使老人在可以看到来往人员活动,但自己的活动不会轻易被别人发现,保持老年人的私密性。

3.现代城市养老公寓建筑设计要点

3.1养老建筑的选址与总平面布局

养老公寓的空间环境是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它的布局设计受基地条件、周围环境状况、气候条件、空间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养老公寓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建筑,它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对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饮食起居、健身保健、交往购物、学习传授等需求都要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将派生出各种新的功能需求,它的总平面布局方式对于满足养老的种种需求十分重要。据相关报告,有四个因素影响老年人对户外空间的使用,分别是活动场所的吸引力、独立性、微气候和坐椅的舒适性。而空间环境的整体布局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对这四个因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合理的布局可以营造宜人的尺度,创造适合的有吸引力的交往空间,以及适宜的微气候条件,甚至对邻里关系、预防犯罪、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公寓建筑户内设计

3.2.1平面尽可能方正,柱网布置简洁,避免出现凸角

不规则的或者凹凸变化的平面布局,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布置家具,也不利建筑节能;对于老年人居住空间而言,简单、通达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平面方正、柱网简洁的居住空间,易于达到此项要求,而且也便于各种空间改造,适应不同老年阶段的需求。

3.2.2门扇、走道及主要功能空间应考虑轮椅通行

应保证门扇和走道足够的宽度,门扇净宽不应小于800mm,室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00mm,还应考虑扶手及安装空间。户门应保证门扇开启执手的侧边设有宽度不少于400mm的墙面,门扇内外应留有直径不小于1500mm的回转空间;进入各个房间的走道,宜直不宜弯,转弯会给使用轮椅的老人,带来不便。房间内应保证轮椅进入及回转必要的空间。

3.2.3卫生间厨房设计

卫生间要靠近卧室布置,方便老人夜间如厕;卫生间门应向外开或可从外部解锁打开,防止老人在卫生间内倒下后挡住门,外部人员无法进入救护;洗浴空间尺度应方便老人动作的伸展,并预留护理人员的操作空间,及扶手等位置。厨房设计应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橱柜平面布局以L型为宜。轮椅直行和转弯动作较平移容易,L型橱柜使行进距离较短,并便于轮椅转弯操作。

3.2.4消除高差

应避免设计错层平面,不利于腿脚不便及使用轮椅的老年人使用。卫生间、阳台等小高差处应设置缓坡过渡,避免老年人因为没注意到或腿脚不利索而被绊倒、摔骨折,继而卧床不起。

3.2.5为日后改造留有余地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入“适老性”的概念,目的是为了满足住户不同年龄的使用要求。年轻时和年老时不同,不同的老年阶段也不同,因此应该考虑不同阶段的改造可能性,如在走道预留设置扶手的预埋件、门扇改造、走道空间等。

3.3公共区域设计

3.3.1楼梯

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楼梯应尽量平缓,宜采用直线形楼梯,踏步高度应在120~130mm以内、踏步宽度应在320mm≤L≤330mm以内。宜在两侧设置扶手;当踏步前缘前凸时,凸缘挑出距离不宜超过10mm,且凸缘下口应抹斜角,以免绊脚。。防滑条宜有鲜明的色彩并覆盖整个踏步转角、且不突出踏步表面,可防滑并提示高差;楼梯照明,宜设置地灯,或采用多灯形式,防止踏步表面出现阴影或自身投影。

3.3.2电梯

养老公寓电梯应设置为无障碍电梯,其中应设置一部担架电梯或病床梯。其电梯呼叫按钮高度为0.9~1.1m,轿厢侧壁设置高度为0.85~0.9m的扶手。其公共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5m,并宜沿一侧墙体加设高度为0.85~0.9m的单层或双层连续扶手。低、多层住宅尽量配备电梯,或预留电梯位置,便于日后改造。

3.4景观设计

宏观景观环境设计层次上,需加强景观的连续性,通过围合、渗透、对景、借景等手法,形成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景观;微观层次上,既要注重建筑单体的造型设计和近人的尺度处理,通过点、线、面及垂直绿化等,既可以使自然景观与新建筑群体之间相互融合,更重要的是创造宜人的环境品质;重视雕塑、标志、座凳、围栏、地面铺装等方面的细部及小品设计,使休息空间形成适宜老年人的环境气氛,创造老年人休闲养老的良好空间,为他们提供方便舒适、易于使用的休闲养老建筑空间环境。

结束语:

养老设施的目的就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场所环境。在生理上,可以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生活要求,在心理上,老年人也可以得到全面细致的照顾,老年人希望生活在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并且充满亲切、温情、关怀的环境下。因此建筑设计人员要从养老公寓建筑的选址与总平面布局、户内设计、公共区域设计及景观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建设出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的精品养老公寓。

参考文献:

[1]赵晓征著.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一一国内外老年居住建筑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刘阳 城市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3]垄建勇.浅谈老年公寓规划设计[J].建设者.2010.

论文作者:唐代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试析现代城市养老公寓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论文_唐代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