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策略论文_申双龙

谈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策略论文_申双龙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宅建设必将会有更高的要求。绿色生态住宅建筑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设计者们必须要时刻注意时代发展的防线,同时要具备一定创新性和超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住户对住房的需求,从而设计出满足住户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房屋建筑。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生态型建筑;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

1绿色生态住宅的定义

绿色生态住宅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生态住宅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住宅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同时,绿色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污染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与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要满足以下原则

2.1要把以人为本定为建筑的中心理论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但是也不是绝对的“以人为本的中心论”,绿色建筑所倡导的以人文本是建立在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的基础之上,然而在今天很多住宅建筑都没有做到很好的以人为本,他们的以人为本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付出,这种绝对的人为中心论,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太强调人为的思想观念,反而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绿色环境建筑理念应是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从而满足人类的需求,只有使自然环境与人类建筑相协调发展,才能建造出最舒适,最有质量的绿色住宅建筑。

2.2减少建筑成本,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我们建筑企业要充分的运用新技术,对建筑进行施工,建造绿色建筑时首先要制定正确的设计方案,并且要运用好的施工工艺对其进行建造,改变以前那种旧的建筑模式,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态建筑。为了节约建筑成本,我们在进行绿色建筑建造时要充分的利用建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另外,在建筑过程中还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要运用高科技对污染物进行清理或处理,从而保护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

2.3要使资源得到回收利用

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减少建筑成本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而减少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又是资源的回收利用。另外,在重复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建筑人员,还要运用高科技的设备对其进行重复的回收处理,从而生产出可以利用的资源,在生产重复材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将有关的相关经验进行详细的记载下来,为以后建筑住宅设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2.4建筑绿色生态住宅基地要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

在建筑住宅基地时我们也要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情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利用当地的地质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建筑进行有计划的设计,使建筑住宅基地别有一番特色。另外,在尊重民情的基础上,我们在建筑生态住宅建筑时,还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出有特色有质量的住宅基地。

2.5打造寿命周期长,科学合理的住宅建筑

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我们设计人员一定要从建筑的整体效益出发,打造生命周期长,又科学合理的住宅建筑,从而提高建筑的质量水平。

2.6绿化建筑环境,创造优质建筑

绿色生态建筑要求我们要有计划的对住宅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建造环境优美的居住基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达到我们的生活追求,首先,我们要制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即要保证建筑的通风以及向阳性,然后还要对相关的污染进行处理与控制,并且在建筑周围建设绿化带,从而起到净化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的作用。与此同时,对地面砖块的铺设也要有讲究,以保证住宅的居住环境。

3.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策略

3.1合理利用绿色植物

把生态建筑同绿色生态体系移植到住宅建筑内部,从而利用内部植物环境为住宅建筑内部提高一定气候调节作用,利用植物改变住宅内部生态环境。此外,利用绿化植物,注重人和植物、建筑物同植被的关系,实现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打造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空间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建筑。

3.2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取代传统能源,从而降低住宅建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太阳光线设计为从屋顶进入,将反射构件、光线收集等应用到建筑屋顶上,从而提高建筑室内光线环境。太阳光线进入室内,为房间内部提高日照,同时对太阳光进行收集,反射引导进入建筑内部,从而降低室内热量损失。利用被动采暖设计基本原理,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季节的太阳辐射和直射能量,来减少住宅建筑采暖能源消耗;利用遮阳的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减少夏季阳光直射,从而降低室内制冷能源消耗。

3.3改善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

外围护结构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因此保证建筑节能绿色的特点就必须对外围护结构采取节能措施。例如使用保温隔热材料。不同气候的条件对建筑的外围护结构的要求不同,通常来说,气候越是寒冷的地区的建筑,其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效果要求越高,此时需要在结构中使用传热系数较小的保温功能较高的隔热材料,以减小外界冷空气对室内的影响。目前国内建筑通常采用复合墙体的方法来实现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即将保温材料融和到墙体结构内部,使结构在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承重功能的同时,保证其保温功能,并且避免了墙壁过厚。

3.4注意建筑物的群体布局、体型、朝向和平面设计,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直接影响着每幢建筑的日照和通风的问题,建筑群体布局应错落有致,同时考虑到夏季季风的渗透,竖向布置宜将较低的建筑面放在夏季迎风面。从单幢建筑形体上讲,为适应外界条件,通常把建筑的交通部分或卫生间布置在平面的两端,以遮挡东西方向日晒。从建筑平面上讲,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要使其具有更大灵活性的平面布置,以利降低噪声,控制温度,以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生态建筑设计强调建筑形体和平面适应地形和气候条件,体现建筑是自然一部分的生态设计理念。

3.5合理利用材料

加大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尽可能地降低能源和物质投入及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产出,这是绿色建筑体系最重要的内在机制。可将建筑拆除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如木地板、木制品、铁器、钢材、砖石、保温材料等,经过加工和改造,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利用到新建筑中。建筑中加大木材、废纸、纤维保温材料等可再生材料的利用,不仅较少建筑的投资,还可减轻人类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引发的生态问题。

3.6减少空气的热交换,降低能量损失

住宅建筑设计时要保持空气在建筑中具有适当的密封度,外墙不能自由开启,内庭要封闭,确保空气的有序流动。此外,利用地源热交换系统,将夏季进入建筑的气体进行冷却,将冬季进入建筑的空气进行加热,利用土壤一年四季具有稳定温度的特点,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热源,将高于环境温度的地底热能供给到建筑室内采暖,在夏季将土壤作为自然空调的冷源,将建筑室内热能抽取释放到环境温度的土壤中,利用土壤环境温度均衡的特点,减少建筑周围空气的热交换,降低能量损失。同时,还可以对热量排放进行再利用,通过空调热回收系统将排出建筑室外的热空气进行回收,实现建筑供暖的目的。

4.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大力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多,建筑行业的耗能量相当大,由于能源利用率低,不但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需有机融入生态策略,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达到节能减排、绿色安全的要求,这也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韦家俊.浅谈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生态建筑[J].广西城镇建设.2015(07)

[2]雷斌.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大众科技.2014(07)

论文作者:申双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  ;  ;  ;  ;  ;  ;  ;  

谈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策略论文_申双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