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吴鹏飞

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吴鹏飞

山东菏泽水利工程总公司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就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之中的应用来讲,其中结构形式与建造技术越来越多,对于丰富我们国家建筑物的形式来说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在应用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文本就将重点对其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完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现阶段所使用的新技术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房屋建筑中的主要施工技术之一,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不仅可以保障施工质量,而且是一种绿色施工工艺,因此,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混凝土装配式房屋建筑施工优势

(1)绿色环保,在装配式结构施工中往往会运用外墙板技术,能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通常会减少40%的木材运用。并且在混凝土装配式结构设计中,应用的预制件大多是半成品或直接加工成品,对耗材使用需求相对较少。相对其他结构施工技术来讲,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小,减少了施工中的有害物质,由此达到环境保护和房屋建筑施工间的平衡。(2)加快施工进度。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实践中,将外墙板安装到墙面上的过程中,利用木砖便能进行外围的封闭保护,减少了施工劳动量。装配式施工工艺的运用还为装饰工程和室内装修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可同时进行多种施工作业,极大程度缩短了房屋建筑时间。(3)性能优势。房屋建筑结构要求具备较强抗震性能,为居住者提供安全感和舒适感。采用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时,采用保温材料作为基础构件,使结构体系密封性良好,提高室内保温效果。同时施工中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加大了建筑物结构强度。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

2.1PC与PCF

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作业者在运用PC技术之后,能够有效解决全预制构建安装的问题,并实现整体预制的装饰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窗框涌水的现象,以此降低湿作业量,减少失误,保证施工效率。一般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安装步骤,在制作构件的时候还需要将长宽以及对角线的误差控制到3毫米以内,起吊的过程中需要慢且稳,防止出现牵拉歪扭的情况,并将墙板竖起来。而PCF技术则能够进一步解决外墙模板的问题,在这一技术之下,还能够减少楼层模板以及外墙脚手架的使用,以此降低模板的使用量,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性,以此提升施工安全。但是在目前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就是,在设计外墙模板的时候,施工单位无法有效考虑到墙体本身承载力的作用,所以这就出现了严重的材料浪费情况,最终导致在实际结构和理论计算假定结构之间出现了非常大的差距,也就是计算失误,这样一来就会给其工程防震功能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2NPC技术体系

对于NPC(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施工技术体系,其主要指的是在竖向位置的剪力墙、填充墙等部件均使用全预制的形式进行施工,且水平板、梁等部件均采用叠合的形式进行施工。彼此相邻的2个部件则通过自上而下的预留插筋进行连接,上端的预留部件主要通过金属锚固管道实现钢筋连接,具体如图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平位置,应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进行连接;竖向部件均通过竖向构件的预留插筋深入板、梁等结构的叠合位置进行相互连接,再利用现浇带连接带、钢筋锚接头和叠合先浇的方式实现竖向部件与水平方向部件的连接。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的NPC技术体系已经比较成熟,其结构水平方向的部件与竖向部件分别采用了叠合方式与全预制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现浇梁的使用,装配率高达90%。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无法保障灌浆质量,所以,需要对该技术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改进,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3剪力墙技术

叠合板式剪力墙技术对应的构件包括叠合式楼板、叠合式墙板、预制楼梯三部分。叠合式楼板由底板预制板和钢筋共同组成的,将其作为混凝土浇筑模板;叠合式墙板主要构成包括预制板和格构钢筋,在施工现场加工完成后运用到双层预制板中,为之后浇筑施工提供条件,其中钢筋材料起到支撑作用。现阶段,该技术在我国房屋建筑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预制构件结构相对简单,通常被运用在车库施工中。从建筑施工实际来看,剪力墙技术的使用,为建筑工程节能减排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提前完成预制过程,避免混凝土浇筑和保温结构单独施工引起的资源浪费。但是考虑到剪力墙自重较大,需要借助吊装机械进行施工作业,因此施工难度大,应结合施工条件和标准要求,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造技术的施工改进措施研究

3.1强化技术推广与应用

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为了加强对工程的规范,都开始编制了自己的标准,但是从整体情况上来说,它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就给其技术的发挥带来了不良影响,也无法实现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因此政府部门就需要及时颁布一些规范性的文件,对其技术标准做出规范,使其能够在工程当中更为规范,以此实现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2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的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设计方案,明确安装的流程,优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等各项条件,提升混凝土结构整体的防水及保温效果。设计人员从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出发,对建筑结构的各个连接点进行分析,稳定建筑结构的效力,做好方案的提前设计、演变及稳定性分析,有效控制整个房屋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确保房屋的建筑结构达到抗震及防裂的标准,并在遭遇强大外力破坏的时候可以降低对内部的干扰。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具有较多的应用优势,所以,应对该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对各种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具体落实优化措施,进一步提高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龚国斌,洪燕飞.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38.

[2]徐蓉.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8,v.37;No.495(19):238-23.

[3]钟晓云,庞涛,张明明.一种新型连接方式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8,47(S4):309-31.

论文作者:吴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7

标签:;  ;  ;  ;  ;  ;  ;  ;  

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析论文_吴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