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钱学森的现代科技体制_钱学森论文

试论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体系论文,现代科学技术论文,钱学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钱学森同志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反映时代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并积极倡导大力发展组织管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系统工程,由此引申出的几个理论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科学分类

19世纪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圣西门和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概括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伟大成果——细胞、能量守恒和进化论三大发现,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分子运动论,元素周期律,以及生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的许多发现,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对当时的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关于自然科学体系的总体设想,并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钱学森同志根据20世纪最新的科学与技术的成就,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的分类,它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即科学技术的哲学。

首先,钱学森同志根据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发展过程,把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即: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在恩格斯时代,只有基础科学和哲学这两个层次。其次,钱学森同志认为,从当代认识与实践的对象来看,属于基础科学研究对象的有十大门类,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文艺理论、军事科学、行为科学、人体科学和地理科学(随着认识的深入发展,还会增加新的门类);而在恩格斯时代,只有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这四大门类;最后,一般认为,科学研究的范围,从总体上说,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与思维三大领域。20世纪以来,随着认识的深化与实践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出新的分支与新的综合研究领域,一个交叉科学时代来临了,因而,原来的三大领域便显得不足以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广阔视野了。

钱老根据我们时代的新进展,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发展科学技术的总兰图,不仅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内容,而且充实和丰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在这个体系中最为突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是:

1.一座桥梁。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和现代科学(特殊)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有一座桥梁;十大门类科学就有十座桥梁,即: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数学哲学、系统论、认识论、美学、军事哲学、社会论、人天观、地理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的紧密结合,对于分析与鉴别西方文化中,特别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有价值的成果,消除其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一个中心。恩格斯精辟地指出,自然界各种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伟大整体”,它们构成一个“系统”。钱老发挥了这个思想,认为局部与全部的辩证统一,事物内部矛盾的发展与演变等,就是“系统”概念的精髓;系统无处不在。因而他提出,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系统论是其中心,而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则是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普遍适用的科学方法与工程技术方法。他在各种场合下多次呼吁:大力发展系统工程,尽早建立系统科学的体系;并建议我国所有部门都来学习与运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以便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3.一体化。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密切结合,是以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为基础,从70年代爱迪生第一个创建科学、技术与生产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所开始的,从此科学、技术与生产走上了一体化的过程。第二次大战以来,这个过程大大地加快了。钱老总结了他自己领导科学技术工作的丰富经验,在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过程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在它指导下,整个科学技术按其认识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层次,从而阐明了科学技术工作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三者相互联系与相互配合的关系;揭示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规律;指出了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与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首先,科学是否包括社会科学?在邓小平同志的论述中,答案是肯定的。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也明确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可是,许多同志在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往往只谈自然科学、生产技术,避而不谈社会科学、社会技术在发展生产力中的巨大作用。钱老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依据,不仅具体地阐明了科学要包括社会科学,而且强调指出,我们时代的科学技术从整体上看,绝不能像老一套那样,只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随着认识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不仅科学技术在分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部门,而且它同时也在综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结构完整的体系。钱老还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仅内容会发生变化,而且还会不断有新的科学部门与新的分支学科出现,特别是交叉科学的出现,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1〕

其次,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这不仅是一个逻辑推理问题,而且是十分重大的实践问题。钱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里说的科学技术要包括社会科学。”〔2〕他还说,“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一样,是科学技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早在1980年他就提出, 要把社会科学应用到改造客观世界中去;社会科学要走出研究室到实践第一线,投入到改造社会的战斗中去。钱老站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上明确指出,从认识社会到改造社会,即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这完全和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从自然科学到生产技术一样,要形成三个层次,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具体地说,就是建立理论模型,拟订方针政策与制定操作法规。这样,才能把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对社会主义建设非常重要的“社会技术,即改造社会的工程技术。”〔4〕

再次,一般认为,生产力是解决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的能力,而社会科学则是以研究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己任的,那么,社会科学技术是否也是第一生产力呢?钱老在坚持“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是工人,劳动者”这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前提下,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他认为,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那么,不言而喻,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就有必要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它是现代的组织管理技术。无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活动中,抑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都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广大的科学技术人员组织起来,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之中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潜力。否则,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便无从谈起,甚至连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也将无法完成。列宁早就说过,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的一项空前困难的任务,就是组织任务。而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正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为依据,向我们提供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关于组织管理的方法。

关于最高决策参谋部

从系统认的观点看来,国家是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它要在各种干扰下保持稳定性,避免过份激烈的震动,以至引起系统的崩溃,这就必须加强控制,进行宏观管理。国家的宏观管理过程,就是管理主体(国家)及其管理机构,通过管理系统中的各个职能要素,作用于管理客体的过程,也就是国家宏观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这个运行过程包括三个在时间上有序、在空间上并存的相互制约的子系统,即: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调控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如下图所示:

国家最高层的领导,负责作出有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决策并付诸实施。在现代社会中,在大科学与大技术的时代,由于战略决策往往是一些重大的、带全局性的计划和决策,如:国家发展的目标、方针、路线与长期政策等;由于战略决策贯串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西蒙因此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由于战略决策涉及多种学科和多种技术,因此,为了有助于中央作出正确的及时的决定,必须有一批科学家、工程师与技术专家共同研究新问题,分析新情况,提出应变的方案。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如此复杂多变的情况,新的、紧迫的问题层出不穷,针对这种形势,钱老向中央建议:1.成立一个机构,叫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设计部或即国民经济的总体设计部,“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社会工程,必须有运用它的机构,必须成立国民经济总体设计部。”〔5〕它的任务是为中央作决策出谋划策,它是一个参谋班子。 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无暇对从全国、从各方面收集得到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与研究,必须有这样一个机构,把科学家、工程师与技术专家组织起来,互学所长,互补所短,开展大协作,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新问题,拟出新方案,提交可行性分析与对设计方案的评估;2.进入参谋机构中的成员,在思想品德上,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党和国家负责;在业务素养上,必须有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两类人才:科技专才和科技帅才。科技帅才就不只是一个方面的专家,他要全面指挥,要有广博的知识,要能敏锐地看到未来的发展。

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

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问题,实际上是经济发展从哪个产业部门开始的问题。在近代经济发展史上,英国是从轻纺工业开始的;前苏联是从重工业开始的;我国50年代,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在《论十大关系》中,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占绝大多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按农、轻、重的适当比例发展重工业,并且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指导”的方针,这都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第二次大战以来,一场迅速改变世界面貌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强烈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和决定性的因素,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一个经济上十分落后的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经济,究竟应该从哪个产业部门开始?

当前,我们正处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钱老根据新的国际形势,总结国际国内的经验,以其敏锐的洞察力,高瞻远瞩地提出,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然国际间的争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那么,我们就必须把科学技术工作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如果说,在19世纪马克思已经看到,科学技术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那么,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科学技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之伟大,更是无法估量。因此,他建议,把大力建立科学技术业,“作为今天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6〕钱老这个深思熟虑的思想,是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上的理论创新。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究竟从哪个产业部门开始?各个国家根据本国国情,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当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生物、航天、海洋等工业部门),生产力出现了巨大的飞跃,在这个新的形势下,是否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面对这个新的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创新,提出前人所没有提出过的思路。钱老的上述建议,具体地说,就是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业,把全国科技工作者的成果组织起来;用组织起来的手段协调全国的科学技术工作;建立各种科研院、研究所,各种科技专业公司,组织开发各种新技术,建立各种综合系统设计中心,等等。这个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选择的新思路,是钱老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贡献,它密切结合实际,进一步丰富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关于产业分类

钱老提出的“四次产业理论”,是经济学与未来学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本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1935年伦敦版)一书中首次提出,按人类生产活动把产业部门的发展划分为三次,这就是“三次产业理论”的由来;7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年英文版)一书中,按照三次产业的划分,考察美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指出了美国向未来社会(他称之为后工业社会)转变的显著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贝尔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指出目前在美国,第三产业所占的百分比有长期上升的倾向,并且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第二产业增长的速度,而第一产业所占的百分比则非常之小。换句话说,美国经济正面临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据此,他预言,在美国,后工业社会正在来临。

钱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认为科学技术革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飞跃,它带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发生飞跃。因此,以研究与发展为基础的新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与就业情况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所以他建议,在我国建立第四产业——科学技术业。这不仅在理论上突破了“三次产业理论”的产业分类,而且在实践上开阔了研究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新视野。与此同时,也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一建议的实施,必将大大加速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其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

注释:

〔1〕钱学森:《交叉科学:理论和研究的展望》, 《交叉科学》1986年第2期第11页。

〔2〕〔4〕钱学森:《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文汇报》1980年9月29日。

〔3〕〔5〕钱学森:《用科学方法绘制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蓝图》,《论系统工程》(钱学森等著)第142—144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6〕《九十年代科技发展与中国现代化》第19页,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

标签:;  ;  ;  ;  ;  

论钱学森的现代科技体制_钱学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