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论文_焦青字

一、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的内容,包括认知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及其运用;分子、原子的定义、区别和联系;教学内容分两课时进行。本文主要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是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是学生接触微观世界的开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第一单元所学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同时为以后学习元素,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以及定量分析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故本节课内容在整个初中化学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在小学自然中也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热胀冷缩等。另外在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中,学生已经了解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这些都为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

但是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抽象性,而且在此之前学生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相对缺乏理性认识。其思维方式还处在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期,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仍会感到非常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2)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并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观察身边的物质,实验现象获取信息,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对分子的基本性质的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通过实验获取知识的方法,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2)通过分子和原子的学习,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四、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情景、常规实验与非常规实验相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以及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

2.学习方法: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自主探究、动手实验、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猜想,导入新课

活动一:请同学们取出一张纸,给你30秒,你可以用手撕,也可以借助工具,请把它尽可能分的最小。(计时开始)

问题:请选出你认为最小的一张纸片,思考,这个纸片还能再分吗?那么纸分到最后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请你大胆猜想。

活动二:多媒体展示

图3—2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图3—3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问题: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你的感触。

[设计意图]:“撕纸”游戏的设计,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学生对物质的可分性的思考,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微粒性,让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那么分子、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呢?让我们来听听水分子写给我们的信吧。

2.师生互助,实验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三:课件展示,学生齐读。“来自水分子的一封信”。

“嗨! 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们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千克,在每滴水中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然人类是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了。若让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

问题:读完了水分子的来信,你明白了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归纳并板书: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对文字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活动四:非常规实验“香水手帕”。

教师拿着事先准备好装在盒子里的喷了香水的手帕在教室里转一圈。

问题:为什么同学们的鼻子没碰到手帕,却能闻到香水味?

学生归纳并板书: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过渡]: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总结的不错,老师准备和大家一起调杯红酒庆祝一下,请同学们当好调酒师哦!

活动五:分组实验“调酒比赛”。

每个小组分别用烧杯取半杯热水和冷水,用药匙取少量的红糖放入水中(不要搅拌),看看哪杯红酒先调成。

问题:通过调酒比赛,大家对分子又有什么认识?

学生归纳并板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活动六:演示实验①:等体积黄豆和小米混合实验

反思:为什么1 + 1 ≠ 2 ?为什么混合后体积变小了?

演示实验②:用自制分子间隔演示器演示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问题:为什么混合后玻璃管内红色液柱下降了哪?

学生归纳并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活动七:分组实验:请每一组用注射器(已经让学生课下提前准备好带到课堂)抽取5ml水和5ml空气。用手指堵紧针筒前端小孔,将栓塞缓慢向前推。

问题: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和你对现象的分析结论。

学生归纳并板书:气体的分子间隔比液体的分子间隔大。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香水手帕”“调酒比赛”“等体积黄豆和小米混合实验”等非常规实验,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及基本性质,便于学生理解。非常规实验的运用也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并激励学生课外去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来代替实验器材,激发其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过渡]:同学们,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初步认识了微观粒子的世界,这是一个神秘而且精彩的世界。分子、原子那么的渺小却不断地运动。如果给他们一点点热量它们就会更加激情澎湃!下面,让我们也动起来,给你几分钟,证明你真中,我们一起学以致用。

3.学以致用,总结交流,课外拓展

(1)课件展示:请从分子的角度回答下面问题:

①为什么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可能会使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

②为什么湿衣服晒在太阳下干的快?

③生活中大多数物体热胀冷缩是怎么回事儿?

④混合物和纯净物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析归纳,教师点拨补充]

(2)自我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画出知识框架图。

(3)布置作业

必做:1.复习本节课知识。

2.课本上课后习题第1—4题。 (直接做在课本上)

选做:1.以“我是分子”为题写一篇科普性的小文章。

2.资料收集并预习“分子、原子定义”的有关知识。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一、分子和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有间隔(气体的分子间隔大,液体、固体的分子间隔小)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我以趣味活动为切入点,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与主动建构,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源动力。通过非常规实验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化学与生活结合的思想,通过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变“教学”为“导学”,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形式完成教学过程,体现了“从生活走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当然,本节课也有值得我深思的地方,如有些学生还不善于从创设情景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思、善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做“调酒比赛”实验时部分小组用的品红过多,实验台上有洒落,浪费严重,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实验严谨性的教育。

注: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非常规实验在初中理化教学中的课例研究》(JCJYC17250760)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二初级中学 453500)

论文作者:焦青字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论文_焦青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