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ST抬高的ACS患者择期介入手术前后QT间期离散度的对比研究及参麦注射液对离散度的影响论文_盛洋,张伟,张田杰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心内科 浙江 杭州 320012)

【摘 要】目的:通过对非ST抬高的ACS患者择期介入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对比,以及对参麦注射液对该类患者离散度的影响,评估介入手术及参麦的治疗作用。方法:88例非ST抬高的ACS患者介入手术前后QT离散度检测,通过对比揭示介入手术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并通过一个疗程的参麦注射液的治疗,观察QT离散度有无改善。结果:介入治疗后患者QTd、QTc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参麦注射液可以对介入手术后患者的QT离散度有进一步的改善。结论:介入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非ST抬高的ACS患者的QT离散度,参麦注射液对该患者的离散度亦有确切治疗作用,可以较明显改善ACS患者的QT离散度,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关键词】非ST抬高的ACS;QT离散度;参麦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14-0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acute coronary syndromes)是心血管急危症,根据心电图特征可分为ST抬高的ACS(STE-ACS,st-segment elevation-ACS)和非ST抬高的ACS(NSTE-ACS,non st-segment elevation-ACS),对于NSTE-ACS患者,指南更加强调充分的药物治疗基础上的择期介入手术,术前术后的药物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心肌供血,使缺血心肌电活动的不稳定性降低到最低范围。常见的ACS患者术前术后的室性心律失常可以表现为快速的,也可以是缓慢的,但都可以用QT间期离散度(QTd,QT dispersion)等指标来量化反应。QTd是一项评价心脏复极同步程度的指标,是指心电图中QT最大值(QTmax)与QT最小值(QTmin)之间的差值,这个差值来反映了心室复极的离散情况,从而预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本文通过ACS患者介入手术前后QT离散度检测及对比分析,并通过参麦注射液对手术后患者的足疗程治疗,评估择期介入手术及参麦对QTd的治疗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一般情况:序贯入选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血管科NSTE-ACS患者88例,其中男性56例(63.6%),女性32例(36.4%),年龄在65—75岁。择期手术后接受参麦注射液治疗的58例。所有患者择期介入手术前后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QT离散度,58例患者继续接受参麦注射液的疗程治疗,所有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具有可比性。

1.1.2 纳入标准:(1)符合2014ACC/AHA对于NSTE-ACS患者的诊断标准。NSTE-ACS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所有患者使用GRACE积分系统进行危险分层[1],积分均小于或等于140分,即均属于低中危的ACS患者,该类患者症状平稳,可以接受择期冠脉造影及PCI术。

1.1.2 排除标准:积分大于140分的ACS患者,或症状持续、生命体征不平稳,需即刻PCI的患者;有基础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具有以下诊断或基础疾病的患者: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NYSC分级大于或等于IV级)、心肌肥厚、QT间期延长综合征;入院时已经在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符合上述其中一项者,即予排除。

1.2方法

1.2.1 术前药物治疗同时完善普通、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QTd、QTcd值。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但不包括β-R阻滞剂。一周后完善冠脉造影及/或冠脉支架植入术。

1.2.2 58例患者参麦注射液(由杭州市正大青春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0ml/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33020021)每次50ml,每日2次静脉滴注,疗程2周。治疗两周后复查普通级动态心电图[2]。

1.2.3 QT间期的测量及QTd、QTcd的计算:普通心电图手工测量选取常规12导联,且为同步记录,纸速50mm/s,电压1.0mv/cm。当存在明显u波时,取T波与u波之间的谷地;当u波与T波部分融合时,作T波下降支延长线,取延长线与基线的交点。动态心电图记录24小时,半自动测量QTcd。记录各导联的QT值,根据公式QTd=最大QT间期-最小QT间期,QTcd=最大QT间期-最小QT间期/R-R[3]。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介入手术前后的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88例患者中介入治疗前后的动态心电图的指标对比,结果见表一。

3 讨论

介入手术较溶栓能彻底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使濒死或冬眠心肌尽快、相对完全的得到血液灌注,从而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性。但是对冠脉微循环的影响尚待商榷。择期介入手术应在充分药物治疗的前提下,使缺血心肌电活动趋于稳定后实施的再灌注治疗,本研究通过对NSTE-ACS患者择期介入后QTd的改善来解释介入手术可以使缺血心肌的供血改善,从而改善心肌的电活动,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同时通过参麦注射液对已经获益的介入手术后患者QTd、QTcd进一步改善作用[4],说明参麦注射液对再血管化的ACS患者能进一步提高QT离散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该患者对抗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能力。同时本研究不能违反伦理原则,进行NSTE-ACS患者非手术前提下的纯药物治疗对比,今后可以进行动物实验来完善。

参考文献:

[1]邱玉军,黄勤,严庆峰,韩梅,郑小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J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05期

[2]王大伟.参麦与血塞通合用减少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清TNF—o、IL一8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6):334—335.

[3]Campbell RWF,Gardiner P,Amos PA,et al.Measurement of the QT interval.Eur Heart J,1985,6(suppl D):81

[4]石秀梅,刘建红.参麦注射液对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4,21(4):308.

论文作者:盛洋,张伟,张田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  ;  ;  ;  ;  ;  ;  ;  

非ST抬高的ACS患者择期介入手术前后QT间期离散度的对比研究及参麦注射液对离散度的影响论文_盛洋,张伟,张田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