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中职德育“三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程援助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中职德育“三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程援助

程援助(宁波镇海职教中心 浙江 宁波 315201)

摘 要: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提升,而且为中职学生的德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实际就中职德育显性管理、隐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三性”管理模式做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 中职德育 三性管理

近年来,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将学制由“2.5+0.5”向“2+1”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校企合作成为学校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模式和途径。“2+1”校企合作模式打破了原来学校德育相对封闭的状况,学生在第三年被分别安置到不同的企业实习,离开了德育课堂,离开了校园的德育环境,以校内为主的德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此同时,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实施和深化中职德育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

一、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加强中职德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德育是根据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手段,在教育者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系统活动。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只有通过德育实践,才能使受教育者体会到道德秩序、规范的意义,引发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需求,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德育实效产生的前提,离开了实践活动载体,德育是难以践行的。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三年进入不同的企业实习,学生的分散性、德育体系的开放性、实习岗位的流动性、实践空间的延展性明显增强,给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不过,学生到企业后,虽然离开了校园的德育环境,但企业的实践活动、社会生活反而为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更佳的环境。德育的实践性本质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德育工作更容易产生教育效果。作为教育者,教师的责任就在于采用科学的德育管理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借助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自觉与自主作用,来发展、建构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使之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

二、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中职德育显性管理

显性管理指的是德育制度层面的刚性管理。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办学模式,校企之间活动频繁,学校向企业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德育制度层面的刚性管理就是要在管理制度上谋求与企业接轨,制订严格的德育学分制和实习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在校生和实习生的常规管理。

1.完善德育学分制管理改革。德育学分制是我校学分制管理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在校生的日常管理,我校自2008年开始试行德育学分制,将学生在校行为表现全部纳入管理、考核范围,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心理素质和值周等,共5大点10小类64条。通过量化考核,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能提前适应企业的考勤和考核制度。

此外,我校还积极引进企业的现代管理制度,在学校实训工场全面推行企业7S管理,制订了严格的实训工场管理制度,和德育学分制配套实施,使企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同时,全校各班结合专业特点制订班规,如机电专业班规中有一条就是要爱惜机器、爱护刀量具、操作完机器要恢复原貌;财会专业班规中有一条就是不懂就问、坚决不做假账。

2.加强实习生管理制度建设。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身份悄然发生了变化,由原来课堂里的消极参与者转变为车间里、企业中的积极劳动者,自我价值得到体现,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校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学生转变为德育主体,鼓励其进行自我评价、鉴定,使其按照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找出自己身上的优势与不足,改造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实现个体发展。同时,学校要积极与企业联手,借助企业的管理体制,修订、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如将实习学分细化为基础学分、过程学分和奖励学分,统一纳入到德育学分之中。其中,过程学分又分为实习准备期、实习期和实习结束期三个阶段并详细规定了得分标准。

三、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中职德育隐性管理

隐性管理指的是通过文化的力量在活动中实施的一种不见痕迹的管理。

1.校园氛围企业化。德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学生融入社会实践,践行道德标准,构建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完整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增强在校生德育教育的职业性,为第三年在企业实习打好基础,在教学环境设计上,我们将实训工场打造成教学工厂模式,建立了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室,融教学、实训、考工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在德育氛围营造上,将“墙壁文化”发扬光大,优秀毕业生人物肖像和联办企业介绍等全部上墙,将校园的主要道路以企业名称命名等等;积极创办“企业家讲坛”,邀请企业家或毕业生创业典型到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广泛宣传、介绍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

2.班级管理企业化。即模仿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全校各班。一个班级就是一个企业,班主任就是董事长,班长就是总经理,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等分别担任部门经理。班级成立董事会,由班主任、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企业代表共同组成,共同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协商解决班级重大事务。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班级管理同样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企业的接触。一方面,企业为冠名班级提供奖、助学金,企业冠名技能节比赛项目并从中物色技能尖子,企业员工与冠名班级之间开展篮球友谊赛等等;另一方面,各班定期组织学生到联办企业见习或短期实习,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第一线,融入到企业员工中,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如在北仑集装箱码头实习的学生,体会最深刻的是“安全重于泰山”;在埃美柯铜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实习的学生,体会最深刻的是“质量就是生命”;在卓远集团实习的学生,体会最深刻的是“好心情才会有好工作”等等。

3.德育载体多元化。首先,要做到德育活动趣味化。即精心设计德育教育、教学过程,将“快乐德育”的理念体现在德育实践工作当中,充分挖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校作为镇海区青年健康教育基地,在德育实践中经常开展诸如团队拓展游戏、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剧展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一步优化德育效果。其次,要实现德育师资多元化。我校目前在全校各班都配有一名德育导师,协助班主任开展德育辅导工作,充当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学生实习期间,我们同样可以把德育导师制移植到企业,实现德育导师“双元制”, 即学校聘请企业中那些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技术精良的优秀员工或班组长充当学生的德育导师,在具体的工作生活中,通过德育导师的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体会感悟,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在传统的德育体系中,教师往往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灌输、被训诫、被规制、被评价的对象,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样的德育工作基本上就是学校在搞“独唱”,自说自话,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隐性管理,打破了这种德育主体单一的局面,学校、企业、教师、企业员工、家长、优秀毕业生、学生本人等都可参与进来,把“独唱”变成“大合唱”甚至是“交响乐”。

四、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中职德育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管理。从中职德育工作角度讲,柔性管理就是德育工作者在充分研究中职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摒弃简单生硬、强权粗暴的工作方法,用倾听、信任、渗透、缓冲、创新的教育方式来开展学生工作,把组织的意志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中职德育的显性管理和隐性管理,在实践中都要采用柔性管理方式去实现。

中职生可以说是义务教育的失意者,但不是人生的失败者。因此,在德育管理中,我们要突出柔性管理的人本性,做到把教育管理和学生的自由、尊严、价值目标联系在一起,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体现情感性,做到发挥情感的凝聚功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选择者;要尊重多样性,做到学会用平等的思想、身份和眼光看待学生;要包容渐进。

在德育实践中,通过QQ、班级博客甚至微博等手段掌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柔性管理模式。以实习生管理为例,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老师在与学生进行QQ交流时可以采用一些平和的语句甚至用一些可爱的QQ表情(下面的截图未显示出来)来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效果往往不错。

多拉A梦 9∶21∶13

老师在吗?

国学是宝 9∶21∶55

在。有什么好消息要向老师汇报吗?

多拉A梦 9∶22∶36

没有。坏消息倒有一个。老师,我不想实习了。

国学是宝 9∶23∶06

为什么?开元可是一家准五星级酒店!

多拉A梦 9∶23∶38

太苦了!我想回来读高辅班。

国学是宝 9∶24∶16

这可不行!事先都是你们自愿的,而且家长都签过字的。

多拉A梦 9∶24∶50

这个我知道,我这不是在求您吗?

国学是宝 9∶26∶13

恐怕我也爱莫能助。这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不是儿戏!话又说回来,实习期间多吃点苦、多积累点经验,对就业是大有好处的。

多拉A梦 9∶27∶19

看来老师是不想帮我了。

另外,我们建议有条件的班主任开设班级博客,要求每位实习生每两周至少登录一次并留言。经常登录的可随时留言,而因工作忙等原因很少登录的,一旦登录就应多沟通、多交流,将自己的情况告知全班,这样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促动、一种感召。

教育刚柔相济,增强人本关怀,是我校在实习生德育管理中的一大亮点。如我校自2007年以来一直为宁波港集团公司下属企业输送优秀人才,07级机电班的华军同学因表现突出而受到集团公司的重用。为了鼓励先进,扩大影响,学校特意赶往北仑集装箱码头为他举行生日Party。这之后,又有08级、09级等近十名同学脱颖而出,成为公司重点培养的人才。

多年来,我校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依托企业的刚性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中职德育“三性”管理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而且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一位多次来校招聘的企业老总曾向采访他的记者说:“这里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心态,拥有一技之长,能吃苦,动手能力强,这样的人才我们可不会放过。”学校先后被评为宁波市“2211校企合作”先进单位、宁波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宁波市创业创新教育试点学校,还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了“全国学校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称号。

参考文献

[1]吴晓纯 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德育工作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8),44—45。

[2]雷敏 中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改革刍议[J].大众科技,2009,(8),175—176。

[3]田翠英 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刍议[J].现代企业文化,2008,(29),52—53。

论文作者:程援助

论文发表刊物:《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0

标签:;  ;  ;  ;  ;  ;  ;  ;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的中职德育“三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程援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