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两种拍嗝方法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刘春燕,徐小超,申芳,高卫英

探讨两种拍嗝方法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刘春燕,徐小超,申芳,高卫英

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拍嗝方法运用于对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新生儿1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拍嗝方式进行护理,58例研究组采用改进拍嗝方式进行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拍嗝的成功率、每天吐奶频次、亲属依从性等。结果:对比发现,研究组经护理后拍嗝的成功率、每天吐奶频次、亲属依从性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拍嗝方式对比普通拍嗝方式运用于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中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关键词:新生儿;拍嗝方法;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two kinds of burping methods applied on neonatal care effect.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15 to April 2017 to our hospital 116 cases of newborns,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58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urping means nursing,58 cases of the study group using the improved burping way of nursing,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urping success rate,daily frequency,the compliance of the relatives of milk. Results:by comparison,the study group by nursing after burping success rate,daily frequency,relative compliance spit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improved method in comparison with ordinary burping burping to apply t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neonatal care,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Tssnewborn;burping value method;

新生儿因为本身消化系统的独特性,极易出现溢乳及吐奶。吸奶以后合理拍背、侧卧、指导亲属科学拍嗝对降低新生儿吐奶频次、确保新生儿本身的安全意义重大。当前,临床上最为普遍的拍嗝姿势即将新生儿竖立让其头部依靠于亲属肩部,借助单边手臂托起新生儿的屁股,重心向前,另外一只手臂呈弓状自下朝上轻拍新生儿背部把其身体中的空气排除。这一方式的缺陷即新生儿因为颈部及背部肌肉成长尚未健全,头领先发育,头部较大,新生儿时期头部占据身高的比重是1/4,颈椎较弱,竖立拍嗝极易给脊椎带来损坏,无法同新生儿普通的生理特征相符;竖立拍嗝无法全面地维护新生儿的腰部、颈部,有安全风险;普通的拍嗝方式需要亲属具有优良的专业能力,对刚成为父母的亲属而言掌握程度较低,亲属通常会因为过度担忧新生儿的安全问题而无法认真执行科学的拍嗝。文章讨论且分析了两种拍嗝方法运用于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中的效果对比,并获得如下结论。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把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到我院诊治的116例新生儿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两组,排除吸入型肺炎、阿氏评分低于10分、先天型心脏病、先天畸形、早产等存在不正常情况的新生儿。其中,研究组58例,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2~21d,平均年龄(11±2.10)d;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37例;研究组采用改进拍嗝方式进行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58例,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龄3~27d,平均年龄(15±3.17)d;自然分娩17例,剖宫产41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拍嗝方式进行护理。两组患者的分娩方法、性别及年龄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1.2.1研究组 研究组采用改进拍嗝方式进行护理:亲属处于端坐位,使新生儿依据生理特征雙腿自然弯曲坐在亲属两腿上,让新生儿身体微微后仰,亲属单手托起新生儿头部、颈部与肩部。另外一只手臂微曲呈空心弓状自下朝上轻拍其背部,以110~120次/min的频率有规律地拍嗝5min,拍嗝以后把新生儿侧卧放到婴儿车内。把这一方式展示给新生儿亲属,告诉其动作重点,让亲属掌握这一拍嗝方式。

1.2.2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普通拍嗝方式进行护理:亲属处于站立位或是端坐位,竖立新生儿,亲属单手托起新生儿头部、颈部与肩部,把新生儿头部依靠于亲属肩部,另外一只手臂托起新生儿的屁股,让新生儿本身的重心朝前,托起头部、颈部与肩部的手臂微曲呈空心弓状自下朝上轻拍其背部。其他状况与研究组一致。

1.3效果评定

记录两组护理后每天的吐奶频次、拍嗝成功率与亲属的依从性。其中,对加入研究内的新生儿亲属开展出院评测,借助问卷调查知晓亲属对拍嗝方式的把握状况,“方式简便”记为4分,“较易把握”记为3分,“仍有困难需要锻炼”记为2分,“较难”记为1分,“无法运用”记为0分。

1.4数据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都采用了SPSS 19.0统计软件来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P<0.05时有差异且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护理后有41例拍嗝成功,拍嗝成功率为70.69%;每天的吐奶频次为(4.19±1.29)次;亲属的依从性为(3.11±1.19)分;研究组护理后有55例拍嗝成功,拍嗝成功率为94.83%;每天的吐奶频次为(3.07±0.08)次;亲属的依从性为(4.98±2.15)分;对比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从胎儿分娩脐带捆扎到出生以后28d就叫做新生儿期。新生儿时期婴儿的肌肉具备相应的张力。四肢弯曲,脊柱有微微后凸,胃呈水平位,食管下部括约肌较松。但吞咽能力健全,极易出现溢乳及呕吐。

新生儿科学拍嗝在产科护理各项工作中是一项日常性的护理工作,也是健康教育中亲属必须掌握的关键方法之一。科学拍嗝对防止新生儿溢奶、预防其出现窒息、吸入型肺炎等安全风险意义重大。普通的拍嗝方式操作困难程度较高、专业要求较高,要求亲属要能够熟练进行运用,但对刚开始成为父母的亲属而言是无法全面地把握动作重点的,加之亲属通常会过度担忧新生儿的安全问题,时常无法把握科学的拍嗝方式,亲属依从性减弱使得拍嗝成效极大地下降。改进以后的拍嗝方式,操作简便,极易把握,同新生儿本身的生理特征相符,安全性较大,亲属的接受程度较优,因此有利于亲属很好地提升拍嗝的成功率,减弱新生儿吐奶的频次,具有优良的亲属依从性。本次研究中,采用改进拍嗝方式进行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拍嗝的成功率、每天吐奶频次、亲属依从性都优于对照组,P<0.05,与吴莎莉等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改进拍嗝方式对比普通拍嗝方式运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明显,有利于改善新生儿的吐奶情况,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嵇志娟,嵇志刚,刘宁等.影响家属对新生儿优质护理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5):718-720.

[2]张美.新生儿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7(9):200.

[3]马繁荣,单玲.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4):150-152.

论文作者:刘春燕,徐小超,申芳,高卫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5

标签:;  ;  ;  ;  ;  ;  ;  ;  

探讨两种拍嗝方法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比较论文_刘春燕,徐小超,申芳,高卫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