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网格与数字档案研究_网格系统论文

知识网格与数字档案研究_网格系统论文

知识网格与数字档案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档案馆论文,网格论文,数字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档案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化水平对档案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实施纲要》要求,把建设数字档案馆列入事业发展规划,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这一新的发展突破口,积极探索数字档案之路,以发展数字档案馆为目标,创新档案服务工作机制,由档案实体的传统管理向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转型,以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档案的新要求。

目前,我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建立在信息资源构建理论基础上的,基本能满足人们在网络和Web环境中发现、管理和利用档案信息的需求。但是这种服务,检索出来的还是以文件为单元的一条条信息,即使数字档案馆采取个性化定制或集成服务模式,但对于“求知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说,并不能迅速而准确地提供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知识信息。知识服务已向档案信息资源构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字档案馆建设需要引入新的理论、技术支持,我们认为知识网格将成为数字档案馆知识创新与服务的大平台。

一、知识网格

网格是伴随着互联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简单地讲,网格就是把整个互联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网格的基本特点是资源共享与协同工作。网格的基本理念是,不再关注单个网站和与因特网连接的单个设备,而是让所有的计算机、相关设备和服务商协同工作,提供更广泛和更丰富的解决方案,使人们能够控制信息并让它在指定的时间以指定的方式传送给自己。网格的目标就是要能像电力网供电一样,使得相兼容的任何设备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插入网格,得到所需要的服务,网格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

网格计算技术的初期主要集中在高性能科学计算领域,提升计算能力,并不关心资源的语义,故不能有效地管理知识。目前网格已经从计算网格发展成为面向服务的知识网格。

知识网格是一个智能互联环境,它能使用户或虚拟角色有效地获取、发布、共享和管理知识资源,并为用户和其他服务提供所需要的知识服务,辅助实现知识创新、协同工作、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其目标是创建一种基于因特网的新一代知识服务平台和软件基础设施。在这个平台上,知识的处理是分布式、协作和智能化的,用户可以通过单一入口访问所有知识信息,享受一步到位的服务。它采纳下一代互联网所使用的技术和标准,下一代互联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知识网格提供了技术和实现平台。

知识网格具有以下特点:

1.人们能够通过单一语义入口获取和管理全球分布的知识,而无须知道知识的具体位置。

2.全球分布的相关知识可以智能地聚合,并通过后台推理与解释机制提供按需的知识服务。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之一是知识提供者提供元知识。统一的资源管理模型将有助于实现知识服务的动态聚合。

3.人或虚拟角色能在一个单一语义空间映射、重构和抽象的基础上共享知识和享用推理服务,其中的相互理解没有任何障碍。知识网格还会使知识共享更加普遍。

4.知识网格应能在全球范围搜索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并确保合适的知识闭包(即最小完备知识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建立新的知识组织模型。

5.在知识网格环境中,知识不是静态存储的,它能动态演化而保持常新。这意味着知识网格中的知识服务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断自动演化改进。

知识网格关注的问题:

1.知识获取与知识表示的理论、模型、方法和机制。在知识网格中获取知识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人们直接通过交流互相获取知识,或通过接受他人发布的知识资源获取知识;另一种方法是知识网格通过对诸如数据、文本和图像等资源进行抽取、挖掘、归纳、演绎、合成来获取知识。网格由6个部分组成,即网格结点、数据库、存储和处理设备、可视化设备、宽带网和网格软件。知识网格应该能够辅助人或虚拟角色有效地获取和发布知识,并以人机都可理解的方式将其表示出来。

2.知识可视化和创新。主要包括智能化的用户接口(如:语义浏览器或知识浏览器),它使人们通过可视化来共享知识。语义链网络和认知图可以缩短知识表示和知识可视化之间的鸿沟。接口应体现知识网格的个性特征,并能通过类比推理、归纳机制及组织规则来激发知识创新。

3.在动态虚拟组织间进行有效的知识传播和知识管理。为此中国知识网格研究组提出一种知识流网络来实现动态虚拟团队间的知识有效共享。

4.知识的有效组织、评估、提炼和衍生。知识可通过基于语义的范式来组织,以确保有效的检索和修改操作。知识网格应能删除冗余知识,并提炼所含的知识来合理扩展有用的知识。

5.知识关联和集成。知识网格应能关联和集成不同级别(如概念级、公理级、规则级和方法级)和不同领域的知识资源,以此来支持跨领域的类比推理、问题解决和科学发现。

二、知识网格与数字档案馆

知识网格能够有效地解决数字档案馆知识资源构建中的三个关键问题:

1.实现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生成。知识网格具有知识生成特性,这是与现有数字档案馆信息管理平台之间本质的区别。现有数字档案馆信息管理平台仅仅实现了档案信息的有序化,不具有知识生成的功能。而知识网格则能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地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对比、综合等,形成新的知识。所生成的知识在经过评价过滤后添加到知识库中,然后再对其进一步求精。经过知识发现和知识求精处理后,相应的信息资源就以知识的形式储存,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就不再仅仅是信息,还有知识,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甄别信息、获取知识的时间与精力支出。

作为数字档案馆来讲,提供信息服务是其基本功能,但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现实环境中,如何从事实、数据和信息中提取对决策有直接作用的知识是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方向,而知识网格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物质基础。知识网格是数据网格和信息网格的集成与拓展,它除了提供计算服务和信息服务外,还使用数据挖掘、智能代理、分布式知识库等技术将数据和信息转换成知识,有利于数字档案馆进行知识管理及知识服务。

将知识网格和数字档案馆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为有效地实施知识管理提供支持。现有数字档案馆的网络平台与丰富的信息资源为知识管理提供了硬件基础设施与信息源,而知识网格作为一种软件基础设施,将由网格提供的存取机制和由数字档案馆提供的功能进行映射,用以管理、处理分布的数字档案馆间的信息流。网格侧重于存取服务的执行,数字档案馆侧重于结果的管理。知识生产通过网格服务应用进行管理,知识的组织与管理通过数字档案馆的使用来实现,将知识网格和数字档案馆技术整合起来才能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实现知识生成和知识组织与管理之间的连续性。

2.建构数字档案馆集成的检索体系。知识网格把多个数字档案馆整合为一个巨大的超级虚拟计算机,实现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在分布式的异构环境中,知识网格技术能够以一种全局命名方式,有效地管理数量繁多的名字和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精确定位所需的数据集,并为后续处理提供支持,能够有效管理数据资源存储形式等相关信息,实现命名、定位和访问的透明性。知识网格支持对异构数据资源的访问,为用户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选择适当的访问协议来实现用户提出的数据访问请求。

3.构建数字档案馆集成的服务体系。在知识网格计算中,灵活的、可扩展的信息服务体系结构能够保证资源信息提供者的广泛分布性和信息服务的分布特性,避免由于单个信息服务实体的失败导致其他资源信息服务不能正常提供服务。知识网格中的所有元数据构成元数据目录,这种目录结构系统具有层次和分布式的特性,并且不会破坏现有系统的元数据描述方法,并能与它们很好地交互、融合。全面整合的服务趋势为数字档案馆服务体系的集成奠定了基础。数字档案馆可以利用知识网格应用工具层(Grid Application Tool kits)所提供的工具以及其他层次的接口和服务构建数字档案馆集成服务体系。

纵观国内外研究成果尚缺少对数字档案馆知识资源构建及服务模式的研究,将知识网格技术运用到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与服务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知识网格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进展。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图书馆虽有相似之处,但在资源特性、组织模式、服务对象、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因而,对知识网格在数字图书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应用研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因此如何在数字档案馆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知识网格在数字图书馆领域应用研究的成果,致力于研究以知识网格作为软件基础设施,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数字档案馆是档案界应该研究的课题之一。

标签:;  

知识网格与数字档案研究_网格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