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拔牙术后出血急诊处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林凤霞

试论拔牙术后出血急诊处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林凤霞

绥芬河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绥芬河 157399

【摘 要】目的:讨论导致拔牙术后出现出血症状的原因及对策,确保手术安全,使患者得到最有效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拔牙后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出血的原因,记录并分析相应症状及效果。结果:拔牙后出血原因主要为软组织撕裂、术后护理不当、牙槽骨骨折、牙槽窝内异物残留、局部炎症及全身因素等。本组病例中≤44岁者占75%;复杂程度较高的患牙拔除术占93%,45%的手术医生临床经验较少。经缝合、填塞等急诊局部处理有效27例,占94%,9例转入内科进一步治疗。结论:拔牙后出血为口腔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以预防为主。急诊处理时应兼顾患者局部与全身情况,对因治疗,必要时会同内科进一步诊治。

【关键词】拔牙;术后出血;急诊处理

拔牙术后出血是牙拔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造成患者精神紧张,严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乃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本文回顾分析了我科2016年1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36例拔牙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旨在减少拔牙术后出血发生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相关知识背景

拔牙后出血不止可能是因为拔牙当天就刷牙或者漱口,过早的刷牙漱口会使水冲走覆盖在创面的血凝块,导致出血。也可能是因为过早地吐出咬压的棉卷,咬压棉卷就是为了压住伤口,让伤口早点产生血凝块,以帮助愈合伤口,过早地吐出棉卷,不利于创口愈合[1]。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出血,对于继发性出血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牙槽窝内血凝块遭受损伤所引起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反复吸吮拔牙区,饮食上不能吃过热的食物,也不要反复漱口等,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1.2基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口腔外科拔牙,后因出血在我院急诊科与综合临床科二次就诊且记录完整的病例36例,本组病例未纳入外院拔牙后出血的急诊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46.3±27.4)岁。出血部位:前牙6例,前磨牙9例,第一磨牙10例,第二磨牙4例,第三磨牙7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治疗方法

根据拔牙后出血的不同处理方法分为5组:①局部压迫止血:去除拔牙创面疏松血凝块,将棉条(或蘸取少量云南白药粉剂)置于创面咬紧;②重新处理牙槽窝:局麻下彻底清除残留肉芽组织、去净残留异物,咬棉条止血;③填塞加压止血:在牙槽窝内置入明胶海绵、止血纱布或碘仿纱条等止血材料,填塞加压止血;④缝合止血:对于软组织撕裂较大、牙槽骨损伤的患者,应在局麻下复位牙槽骨、缝合撕裂的软组织,结合棉条加压止血;⑤请专科会诊、全身用药:对于有全身系统性疾病、长期使用治疗药物的患者,如采用局部止血措施无效,应请专科会诊全身用药。在局部进行加压止血、缝合止血、对牙槽窝进行搔刮、采用明胶海绵或碘仿纱条填堵、使用全身性止血药物。对于患有血液疾病,慢性肝炎等全身疾病请相关科室会诊,共同处理。首先要注意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再询问患者的相关病史以及相应的治疗情况,找出导致出血的原因。因局部因素引发的出血,要相应的进行局部处理,一般对牙槽窝内的炎性肉芽组织进行清除、将残留余根予以拔除、复位牙槽骨以及对损伤的组织进行复合等可以有效止血;因牙槽内的小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要用明胶海绵进行牙槽窝填塞,并对两侧牙龈进行水平缝合[2]。较大的牙龈撕裂,应先缝合撕裂的牙龈再给予肾上腺素棉球压迫。因全身因素引发的出血,首先对局部创口进行止血处理,并对原发疾病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使用止血药、对高血压症状进行控制、输血等,在紧急情况下请内科以及血液科医生进行会诊[3]。

2结果

在36例拔牙术后出血患者中,原发性拔牙术后出血32例,继发性拔牙术后出血4例。因局部因素导致拔牙术后出血者18例,其中,牙跟软组织撕裂者7例,牙槽窝内肉芽组织出血5例,未遵守拔牙术后医嘱所致出血4例牙槽骨骨折出血2例,术后继发性感染出血者6例,全身因素出血9例,其中高血压8例,糖尿病8例,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等血液系统疾病5例。本组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均有效止血。均未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死亡。

3讨论

此次研究中强调要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意义在于能够各尽其责,明确自身对患者的工作范围,使患者得到较为全面、系统、有针对性的治疗。拔牙术是口腔领面外科中经常施用的术式,而在进行拔牙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拔牙后出血常。通常情况下出血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然而会使患者出现紧张、忧虑的不良心理状况。在本组实验的28例患者中绝大多数表现出了程度不等的紧张、害怕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部分患者会因过度紧张而出现濒死感。这对于高血压以及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却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对于术后出血,医生应当加强预防,在止血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遵循局部与全身兼顾的治疗原则。出血的患者统计中发现:局部因素是导致拔牙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局部因素中牙跟撕裂伤居拔牙后出血原因的首位其原因多为使用牙钳、牙挺方法不当,拔牙前分离牙跟不佳,没有使环状韧带与牙跟完全分离,撕裂引起出血。牙槽损伤造成的出血多表现为从拔牙窝内往外渗血,一次拔除牙较多、牙槽窝留存异物如炎性肉芽组织、断根残留以及操作粗暴导致牙槽骨骨折或血管损伤为常见的造成牙槽损伤因素。其次,拔牙时未能彻底刮除牙槽窝内的肉芽组织、牙槽窝过度搔刮造成血管损伤或者断根遗留所造成术后感染等均可造成术后渗血甚至出血。医患沟通不畅:由于患者护理不当,过度漱口、吸吮、咬棉球时间过长破坏血凝块,导致血凝块脱落,引起出血。全身因素引起的拔牙术后出血往往难以控制,一是患者本人隐瞒了病情或不知情,二是相关医务人员询问病史不够细心,忽略了关键问题。综上所述,拔牙后出血为口腔外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以预防为主。急诊处理时应兼顾患者局部与全身情况,对因治疗,缩短患者病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友华.220例拔牙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6(33):76-77.

[2]冯惠敏.拔牙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5(4):23-27.

[3]张晓龙.拔牙术后出血72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08(2):11-12.

论文作者:林凤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试论拔牙术后出血急诊处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林凤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