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好处论文_李维忠

浅谈数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好处论文_李维忠

李维忠 沙河子学校

摘要 探究性学习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要使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提高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关键词 数学 探究 学习 培养

近年来,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老师和学生来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这与传统的教学不同,探究性学习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要使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提高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探究性学习首先教师在提出问题,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情况,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然后由学生思考、猜想与假设,但必须是根据自己所有学的知识,不能凭空想象,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性质》时,先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大胆猜测它具有什么性质,学生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提出假设,这个过程并不能随意说,教师也可提示学生从边、角、对角线方面去考虑,学生提出假设互相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后,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和纠正,最后形成正确的结论,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并不是说老师就是多余的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或是多种结论,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解释回答,教师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有些时候要与学生一起研究结论,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及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拔与提高,还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提醒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在学习《有理数加法》时,教材设置了一个很好的情境,就是小车向两个相反的方向,然后运动的结果就是两个有理数相加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提出问题,设置疑问,结论先由学生观察猜想,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验证结论,这一过程即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具体执行者。

探究式的学习重视学习方法要领传授,传授学生互助合作学习“要诀”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是学生借助外界力量和智慧开展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解题要领,才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实现学习效能的有效提升。可见,“方法”是学生有效学习活动深入推进的“金钥匙”。但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只注重数学问题的解答训练,致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探究式互助合作学习活动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将方法传授作为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补充,搭建学生锻炼和解答问题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答过程的“回头看”,反思解题过程和方法,总结解题经验和要领,逐步形成问题解答的一般要领,从而使学生带着方法要领进行互助合作学习活动,提升互助合作学习效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问题:已知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如图所示,E、F分别是ABCD的边AD、BC的中点。求证:AF与CE相等。

上述问题是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数学问题案例,教师在该问题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完成该问题探究解答的“任务”。学生在解答问题活动中,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成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在探究问题条件的过程中发现该问题解答的关键是“正确掌握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因此,在学习小组探究活动中,有学生提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根据问题条件,判定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从而进行问题有效解答。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ABF≌△CDE,从而得出AF=CE的结论。

其证明过程如下:

证明:方法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E、F分别是AD、BC的中点,∴AE=CF。

 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即AE∥CF。

 ∴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AF=CE。

 方法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E、F分别是AD、BC的中点,∴BF=DE。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D,AB=CD。

 ∴△ABF≌△CDE。

 ∴AF=CE。

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不仅对问题进行了有效解答,同时为有效合作学习活动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指导。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利用探究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大胆假设,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发展,还要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在合作中进步,这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在课堂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做到充分自主,合作交流,积极探索,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在思维能力,态度习惯,自信意识等方面都获得不同的而又充分的发展,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为促进学生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作者:李维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浅谈数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好处论文_李维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