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现状分析论文

“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现状分析

李月娥

摘 要 以“双一流”建设高校档案馆为样本,对其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与认证数量、时间、类型、名称和服务内容等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其他高校档案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以期提升高校档案馆的移动信息服务水平。

关键词 高校档案馆 微信公众平台 服务现状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公众号,是微信的一个功能模块,具有成本低、传播快、功能强等优势,为档案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并大大拓展了档案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1]50

2015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成为继“985 工程”、“211 工程”之后最为重要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2]。“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我国高校建设领域中具有示范效应,成为其他高等院校学习的样板。因此,笔者以“双一流”建设高校档案馆为例,对其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以期窥探我国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其他高校档案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有效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性,有效降低心律失常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因此,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可积极推广并使用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现状

1.开通与认证数量。截至2019 年3 月,全国137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档案馆中开通微信公众账号服务的共计49 所(占比35.8%),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2 所(占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总数的52.4%)、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7 所(占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总数的28.4%)。可见,目前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服务在高校档案馆尚未形成规模。而在账号认证方面,49 所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档案馆,大部分已完成了官方认证,认证的账号主体大多数为所属高校;8 所没有完成认证的高校档案馆中有4 个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主体是个人,如南开大学档案馆(NK 档案)、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丽娃志)等。

2.开通时间。笔者以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主体信息中备注的注册时间为开通时间,对于个别没有明确备注注册时间的公众号,则以该公众号推送第一条信息的时间为开通时间。调查结果显示,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于2014 年4 月17 日发表第一篇推文“走进交大——徐汇校区优秀建筑集锦(一)”,使得上海交大档案馆订阅号成为49 所高校档案馆中开通时间最早的。而“双一流”建设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量在2014—2017 年间一直呈稳步上升趋势,2018 年后有所下降(图1)。

图1“双一流”建设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各年度注册数量统计图

4.公众号名称与微信号。在公众平台名称方面,37所高校档案馆使用了“校名全称+档案(馆)”的形式,如南京大学档案馆、山东大学档案与校史、贵州大学档案馆与校史馆等,这种命名方式简单好记且便于搜索,利于公众平台的推广宣传;有7 所高校使用了“校名简称+档案(馆)”的形式,如浙大档案馆、上海交大档案馆、华理档案等,这种命名方式虽然简短,却需要用户对学校简称有一定的了解,搜索性降低;另外有5 所高校采用了其他命名方式,如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的“丽娃志”、上海大学档案馆的“上大兰台”和西南财经大学档案馆的“西财史话”等,给用户检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在微信号设置方面,除了中山大学,其余高校均有微信号,但目前普遍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给用户的检索和识别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从而失去了微信号的设置意义。

3.平台类型。49 个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中,订阅号有36 个,占73.5%,服务号有13 个,占26.5%,可见目前大多数高校档案馆更倾向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档案信息宣传,而对于深层次在线服务功能需求的关注则相对较少。

目前微信公众平台的自动回复主要分为被关注回复、关键词回复、收到消息回复三种类型。其中被关注回复是用户关注公众号时,自动发到用户手机微信的内容,是为用户首次服务的窗口,可以设置问候语、主要功能介绍、联系方式或者帮助导引等,从而帮助用户快速了解需要的信息。关键词回复则是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信息进行全匹配或半匹配规则回复的消息,一般可以采用该功能设置工作指南、流程等。如东南大学档案馆微信平台引导用户输入“K”获取常见问题列表,然后输入相应的序号便能得到具体内容。收到消息回复的目的在于当用户发到后台的消息超出了关键词设置的内容时,可以引导用户回复其他已经预设好的内容来达到交流互动。如设置单位联系方式,引导用户主动联系或者提醒用户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达到交流反馈的目的。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课题组自1998年起就聚焦创新学习内涵、特征与策略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初步建构出创新学习理论框架。以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为主要目标,课题组组织了数百场次的教师培训。

二、我国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大部分高校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平台都或多或少地设置了部分自动回复内容,但是基本没有提供人工客服功能,这给用户咨询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满足实时客服需求,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网页版客服聊天工具,所有通过微信认证的微信公众账号,登录微信公众平台后,可以在“功能·添加功能插件”中,找到“客服功能”插件点击开通。微信的社交软件属性决定了用户对交互及时性的需求,因而提供及时的人工服务,能有效提升实时交互效果,从而优化用户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日益多样化,档案部门需要积极面对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在拓展公共服务领域与方式等方面带来的助推作用[4]20,积极转变观念态度,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认真组织与配备相关的专业人员,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移动信息服务。

2.类型选择。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多数高校档案馆倾向于选择信息发布为主的订阅号,对于服务开发的需求较少,而选择订阅号与服务号双号运营的几乎没有。订阅号主要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每天可发送一条群发消息,消息将会显示在用户的“订阅号”文件夹中。而服务号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较之于订阅号的基础接口,它支持高级接口,可以更好地服务用户,如支付接口可以让档案馆远程在线服务功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但服务号一个月内仅可发送四条群发消息,消息会显示在用户的聊天列表中。因此,在把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模式的基础上,高校档案馆应根据自身需求,特别是推送消息的频率和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在线服务开发要求两个方面来决定平台的类型选择。简言之,若偏重于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简单的消息推送,达到宣传效果,建议选择订阅号;而如果希望获得更多的功能,如开通微信支付等,则建议选择服务号。

5.互动效果。调研显示,多数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设置的自动回复信息不全面,缺少人工服务入口或者人工服务不及时,用户体验不是很好,没有切实发挥移动服务的便捷性与及时性。

相对于名称而言,目前大部分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没有加以重视与利用微信号,设置千差万别。不管是随机生成,还是采用学校中英文校名全称或简称与dag、archives、arc 进行不同组合,都缺乏统一的规范,无法起到应有的检索与宣传作用。笔者认为,微信号的设置可以增加用户检索的渠道,建议高校档案馆尽量设定简洁且具权威性的微信号,可以让用户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与推广。

4.微信认证。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档案馆已完成账号认证,但由于账号主体是个人等多种原因,有小部分高校档案馆暂未完成认证,这容易造成用户对其真实性和安全性的置疑,不利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广与发展。微信认证,也称微信公众号认证[5],是腾讯对公众号主体所提交的主体信息、资质文件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书面甄别与核实的过程,有效期为一年。其中个人类型公众号,2014 年8 月24 日前注册成功且条件满足的公众号可以认证,而其后注册的暂时不支持微信认证。认证与非认证公众号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带有“V”图标,经过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即可获得认证标识和更丰富的高级接口权限,从而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微信应用,打造更强大的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个性化服务。为了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可信性和权威性,高校档案馆应重视账号认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准备好相关资料,以便顺利通过,避免重复认证多次缴费。

3.命名规则。目前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名称设定相对比较规范,但是仍有部分学校使用简称或者个性化的命名方式,给用户检索造成了不便。笔者认为,与企业、个人等微信公众账号取名不同,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取名并无太多花样与技巧,“高校全称+档案(馆)”的统一命名模式将极大方便用户的检索和关注,建议成为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账号取名的普遍共识。

5.服务内容。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一般都设置了2—3 个菜单,内容主要包括档案知识、服务指南与工作动态、专题展览、在线服务等,个别高校档案馆还开设了视频直播等栏目;但有6 个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只有对话窗口,并未设置菜单;有的微信公众平台虽然有菜单设置,但是其中并无实际内容,点击显示“建设中”。在推文方面,以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等为代表的十来个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推文数量和质量相对较好,但有部分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开通之后推文数量很少,仅有几条历史记录,甚至有2 个微信公众平台则至今没有发布过任何推文。

六是资金支持因素。有利面是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多年来对水工程建设持续投入,水资源配置格局和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立。不利面是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长期存在较大投资缺口,水利资金配置合理性有待论证。

1.开通情况。自2012 年8 月微信公众平台推出至今已六年多,但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档案馆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数量并不多,占比不足40%,其中还有一部分“僵尸号”(特指那些创建后无推文或推文频率极低的账号)[3]9,可见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档案领域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普及程度相对不高,大部分高校档案馆仍然未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6.信息推送。由于高校档案馆业务的相对固定性,目前多数高校档案馆能够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内容和实际信息化开发能力设计微信公众平台的栏目菜单,但是信息推送却普遍存在内容不够新颖、更新不够及时等问题。

全自动钢印打印机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伺服电机13通过件2上的两根直线导轨作垂直方向移动,移动到位后由抓手组件15取放印件。抓手组件由直空发生器7及气动吸盘8组成,纵向移动由推拉气缸3实现。当抓手装置将证件移至钢印机指定位置时,钢印机接收传感器信号后实施加盖钢印动作。动作到位后传感器信号发出停止动作并返回原位置,此刻推拉油缸3返回动作到位信号发生后气缸1作水平方向的横向移动,将证件移动摆放区16位置,此刻直空发生器7及与之连接的气动吸盘8动作松开证件,伺服电机13通过滚珠丝杆副垂直方向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气缸1到达原位,至此一个循环动作完成,重复进行下一轮操作,完成下一个证件的盖印。

为了更好地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贴合用户需求的在线服务和信息推送功能应相辅相成,稳定高质的信息推送能够吸引和留住用户,将档案在线服务推向更广泛的利用者。做好信息推送,首先应分析用户需求,在基于实际档案馆藏资源的基础上,明确本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发文方向与主题;其次,提高文章编辑能力,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的展现形式呈现兼具原创性和生动性的推文信息;此外,应明确信息推送的更新日期与发布频率,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增强用户黏性。

综上可知,体育游戏能够促进学前儿童成长。而为了落实好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创新活动设计与创新,教师应遵从趣味性、自由性、竞争性、可变性体育游戏创编活动设计原则,并注重设计器械类游戏、对抗类游戏、角色类游戏、体能类游戏等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培养学前儿童团队意识,完善儿童人格,让学前儿童从小树立起体育运动意识和观念,健康成长。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为用户和档案之间搭建了新的服务桥梁,是提升档案服务的媒介与机遇。目前,我国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档案馆已经尝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档案信息服务,虽然在探索实践中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笔者坚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高校档案工作者新媒体运营意识及专业能力的不断增强,微信公众平台终将为高校档案馆信息服务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雷晓庆,曹东玉.国内档案馆微信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档案管理,2015(6):50-52.

[2]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 体 方 案 的 通 知 [EB/OL]. [2019-01-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何思源,张弛,曲春梅.档案“微”平台发展现状及运营策略研究——以档案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 山东档案,2016(6):6-11.

[4]张小兰.新媒体时代档案馆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构建及运营研究[J].浙江档案,2015(12):20-21.

[5]微信公众平台. 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AE%E4%BF%A1%E5%85%AC%E4%BC%97%E5%B9%B3%E5%8F%B0/1488140?fr=aladdin.

Analysis of Service Status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of Archives in“Double First-Class”Universities

Li Yuee

Abstract Taking archives of “Double First-Class”universities as sampl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number of opening and certification, opening time, type and service content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t pres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other university archives and improve the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level of university archives.

Keyword university archives; WeChat public platform; service status;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

中图分类号 G270.7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9-05-13

DOI: 10.16565/j.cnki.1006-7744.2019.12.30

★基金项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档案分会科研课题“RFID 技术在档案实体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GD-Y-2018-41)。

★作者简介: 李月娥,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档案信息化。

标签:;  ;  ;  ;  

“双一流”高校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现状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