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设备及管线保温层下腐蚀与防护技术论文_冯唯一,王洪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350318

摘要:电力能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相应提高了发电企业的实际工作要求。核电厂利用核能转换为热能,再使用汽轮机发电的机构,对于电力生产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其内部设备及管线普遍装有保温层。随着社会和管线使用时间不断增加,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其保温层下腐蚀问题会日益严重,如不进行管理,就会影响核电厂的正常生产运行。笔者从核电厂实际生产工况入手,就保温层下腐蚀机理和相应的防护技术,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单位参考。

关键词:核电厂;保温层下腐蚀;防腐技术;监测

保温是保冷、保温、以及防烫装置的总称,在核电厂生产中,承载着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维护设备和管线热平衡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装置安全有效的运行状态。保温措施在核电厂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主回路和辅助系统中均设置有大量的保温层,因此核电厂需对保温层下腐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保温层下腐蚀机理入手,对其进行防护,以确保稳定的生产状态,提高核电厂生产效益。

一、核电厂设备和管线保温层下腐蚀问题概述

保温层下腐蚀(Corrosion Under Insulation)具体是指产生于安设有外保温层的设备及管道外表面的腐蚀现象。保温技术的广泛使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也相应增加了保温层下腐蚀的风险,如进一步恶化为泄露或火灾爆炸事故,不仅会给核电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一)保温层下腐蚀基本机理分析

安设有保温层的设备及管道,如发生保温材料安装不当、保温材料受外力印象破损、检维修不当、外保温材料性能劣化等问题时,就可能导致外界水分渗入保温层,随着水分不断积累,设备及管道金属表面与保温层间,潮湿腐蚀环境逐渐形成,在薄层电解质液膜的影响下,就会发生腐蚀。相关科学研究表明,如果是碳钢或低合金钢材质,则以均匀腐蚀和点蚀为主,如果是奥氏体不锈钢,则以应力腐蚀开裂和点蚀为主,后者在核电厂中应用广泛,如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将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有水分渗入保温层并产生聚集是导致基底环境改变的根本原因,也是保温层下腐蚀问题的开始。如保温层出现破损,发生水分渗入,其保温节能效果将大大降低,同时由于水分的集聚,将在保温材料和金属表面间形成相应的薄层电解质溶液,创造电化学腐蚀所需的必要条件。这一阶段阴极、阳极发生的反应,以及总反应如下图所示。

应力腐蚀开裂问题成因如下,潮湿环境中,保温材料与金属表面间存在大量的游离水,在游离水的作用下,保温材料无机离子转移至金属表面,为应力腐蚀裂纹的产生创造条件。在特殊腐蚀剂或焊接管道中,应力腐蚀就会发生。

(二)保温层下腐蚀干扰因素分析

核电厂普遍具有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等特点,内部设备、管线分布情况、保温层使用情况较为复杂,保温层腐蚀干扰因素众多,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一,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具体是指冷却水塔水汽、涂层老化、外保温层脱落或损坏等;二,运行工况因素。核电厂运行工况对于保温层下腐蚀的影响,主要表现于温度变化方面。核电厂生产过程中,管线温度变化区间较大,金属表面在干湿交替、冷热交替的环境中,发生保温层下腐蚀的概率提升明显;三,保温材料影响因素。事实上,不存在可完全避免保温层下腐蚀的保温材料,但部分材料本身具有水溶性、渗透性,或遇水产生腐蚀有害物质,就不适用于核电厂使用;四,存在腐蚀介质。如在潮湿环境中存在腐蚀介质,则会加速保温层下腐蚀问题的发生速率。部分保温材料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在潮湿环境中发生水解,导致环境pH值下降,从而加速腐蚀反应过程。常见腐蚀介质,主要包括硫酸盐和氯化物两种。

二、保温层下腐蚀防护技术措施分析

(一)传统防腐措施分析

传统防腐蚀措施以有机涂层防腐为主,常见措施包括厚浆型环氧铝粉漆、浸泡级环氧酚醛涂料、以及无机硅酮铝粉高温漆三种。第一种防腐措施的优势在于维修方便,但仅适用于连续温度在150℃下的工况使用;第二种防腐措施的优势在于热循环性能及防腐保护性能优异,缺点是施工要求较高,需严格控制膜厚,且仅适用于连续温度在230℃以下的工况使用;第三种防腐措施的优势在于具有优良的耐高温特性,但整体防腐能力有限,施工要求较高,需多道涂层。

传统防腐措施普遍会为了美观,而在保温材料外层覆盖一层铝箔包层或不锈钢包层。一方面,外加金属包层给予保温材料一定的保护,降低了保温材料受外力损坏的可能性,同时避免了保温材料与外界环境的直接解除;另一方面,外加金属包层相应提高了保温层下腐蚀检查的难度,通常发现问题时,腐蚀问题已经恶化至一定程度。并且,在150℃以下运行温度情况下,保温层内还会有冷凝水产生,相应提高了保温层下腐蚀的发生概率,并且这种风险会随着保温使用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

(二)新型保温层下防腐技术分析

随着保温层下腐蚀防护技术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保温层下腐蚀技术被不断提出。美国防腐工程师协会(NACE)经过长时间的科学研究后,证实了热喷铝涂层具有良好的防腐应用效果,可有效避免保温层下腐蚀问题。与传统的防腐技术相比,热喷铝技术具有更优良的防腐性能,可实现20~30年的长期有效防腐保护。国际油漆总部实验室,在经历7年的研究之后,研发出一种“冷喷铝”技术,并相应设计出测试涂层性能的评价方法。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模拟和实际试用测试,新型冷喷铝防腐技术证实了自身的优越性能,科研实验证明,该种涂层在大幅度的温度变化环境中,仍可保持相对优异的防腐保护性能、耐热震性和耐高温性。

结语:

综上所述,保温层在核电厂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起到节能、保温的重要作用。核电厂内部设备、管线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且保温层下腐蚀干扰因素众多,较容易发生保温层下腐蚀,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和生产。因此,核电厂应从保温层下腐蚀反应机理入手,不断提高自身防腐技术水平,以提高生产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奇术,刘洪群,钟赵江等.核电厂设备及管线保温层下腐蚀与防护技术[J].全面腐蚀控制,2014(03).

[2]黄赟.保温层下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3(03).

[3]王玉福,王红,马祥礼等.集肤效应电伴热管线局部腐蚀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02).

论文作者:冯唯一,王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核电厂设备及管线保温层下腐蚀与防护技术论文_冯唯一,王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