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对临床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_包清

(勃利县人民医院;黑龙江七台河154500)

【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对临床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正常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检测结果异常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体检者皆给予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检测,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出异常者有13例,正常者有5例,假阴性率为27.8%;对照组检出异常者为1例,正常者为17例,假阴性率为5.5%,观察组的13例患者中白细胞异常、红细胞异常、细胞形态异常、存在寄生虫患者分别有4例、6例、2例与1例。结论:血细胞形态检查法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准确的证据,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临床疾病诊断;应用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6-0177-01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自动化检测仪器不断出现,其中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疾病诊断应用中最为广泛。该设备不但能将繁琐的检验程序进行简化,而且还能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医院检验的效率[1]。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出现,传统显微镜下形态检验开始被替代和忽视,导致现如今很多检验结果出现漏洞与误差,此时加强对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的重视非常必要[2]。今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结果正常者、异常者各18例,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对临床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体检的研究对象36例,所有体检者均进行血液标本抽取并给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将血细胞检测结果正常体检者18例作为对照组,将血细胞检测结果异常体检者18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0例,女8例,年龄为24至74岁,平均年龄为(42.9±3.6)岁,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年龄为25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43.1±3.5)岁。采集所有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后皆装入内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的真空抗凝管内,所有血液标本均未出现溶血情况,体检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肾衰竭患者、精神类疾病患者、病症严重无法沟通患者、严重肿瘤患者等。两组体检者年龄、性别等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检查使用染液为瑞氏染液。先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体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再对血液标本给予瑞氏染液处理,将血液样本制作成2张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给予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检查,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中粒细胞、异常细胞、淋巴细胞及寄生虫等成分的数据进行记录。观察两组体检者血液标本的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以及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检查结果。假阳性评定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查结果为异常,但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检查结果未有异常。假阴性评定标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结果为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检查结果为异常。血液标本异常诊断标准:异性淋巴细胞超过1%;原始细胞不低于1%;晚幼粒细胞大于2%;早中幼粒细胞不低于1%。

2.结果

观察组检出异常者有13例,正常者有5例,假阴性率为27.8%;对照组检出异常者为1例,正常者为17例,假阴性率为5.5%,观察组的13例患者中白细胞异常、红细胞异常、细胞形态异常、存在寄生虫患者分别有4例、6例、2例与1例。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表(n)

 

3.讨论

我国医学临床上常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来进行临床疾病诊断,该方式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还能节省人力资源,能提高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还能再血液学中应用,能够为期提供较多的证据与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3]。

然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液学检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它只能提供细胞大小、分布情况、相互间比例等信息,却难以提供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寄生虫等的的质量、形态及动态变化等相关信息。因此,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液学检测中有很高的限制性。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医学检测方式,它应用涂片技术来对血液疾病等疾病进行检查[4]。虽然该方式相比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不仅工作效率较低、检查过程较慢,但却有非常高的有效性。它能对血液中细胞的数量与质量清晰反应,通过显微镜肉眼观察到细胞结构,准确全面的鉴别出异常细胞。在白血病、小儿疾病、疟疾、发热等疾病的诊断中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此外它相对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能提供更准确与丰富的信息。由此可见,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取代血细胞形态学涂片,相反应该注重对血细胞形态学涂片的应用[5]。

本次研究中,对36例患者按照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异常)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再给予两组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检出异常者有13例,正常者有5例;对照组检出异常者为1例,正常者为17例。可见对于血液异常指标患者给予血细胞形态学涂片检查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其检查效果相比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著较优,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综上所述,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尤其是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必须要给予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因为血细胞形态检查法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准确的证据,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诊断价值较高,防止误诊与漏诊出现,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晓东.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临床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8):106.

[2]姚文玲.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对临床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1):83-84.

[3]薄蔚. 血液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2):155+157.

[4]朱永朝.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3):139.

[5]庄瑞松. 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0):231.

论文作者:包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对临床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论文_包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