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论文_王海龙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论文_王海龙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内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探究,输尿管闭锁26例,狭窄30例,狭窄长度<1.4cm 18例,>1.4cm且<3.5cm 28例,>3.5cm 10例,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选择不同的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观察治疗疗效后进行为期一年术后随访。结果:治疗56例患者痊愈患者29例,好转26例,失败1例,一年后随访发现,3例患者病情复发具有轻度狭窄情况,三个月后观察发现狭窄并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手术治疗治疗输尿管狭窄,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尤其是轻中度狭窄,患者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输尿管狭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106-02

输尿管狭窄是我国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炎症输尿管狭窄等不同的病情应该采用不同的治疗技术,过去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对患者创造较大创伤并且复发率较高,治疗效果难以满足患者生活要求,为了探究分析更好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针对不同的病因的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研究2015年1月—2017年6月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手术的患者治疗情况,针对患者采用不同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资料效果进行总结,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6月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的输尿管狭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在年龄范围在1~6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6.1±2.7)岁,病程范围在1月~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3±0.89)年。左肾25例,右肾31例;上段输尿管狭窄11例、中段输尿管狭窄4例、下段输尿管狭窄20例、输尿管与肾盂连接处狭窄20例;输尿管闭锁26例,狭窄30例;狭窄长度 <1.4cm 18例,>1.4cm且<3.5cm 28例,>3.5cm 1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前治疗前都进行常规超声、上尿路逆行造影、肾动态现象检查以及培养肾盂尿或中段尿,肾功能正常患者进行IVU检查,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进行对症处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以及尿血等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56例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以IVU、肾盂穿刺及输尿管逆行造影为主,手术先进行麻醉在截石位进行常规消消毒以及铺巾,将管镜插入到尿道中,采用脉冲式灌注泵寻找患者的输尿管口,根据患者输尿管狭窄的不同病因和不同狭窄长度,以内腔镜观察结果为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18例患者采用输尿管内切开术,10例患者采用输尿管扩张术,20例则是球囊扩张术,还有8例患者激光清除术。

1.2.1输尿管内切开术 输尿管内切开术利用电刀、冷刀和钬激光进行治疗,电刀用于切除瘢痕组织,但难以做到精切切割会造成热损伤,所以为了减低狭窄复发率,主要是采用冷刀进行瘢痕切割,减少输尿管周围的纤维化,钬激光具有气化、组织凝固、止血作用,有效降低瘢痕降低热损伤。在手术中备受欢迎,应用范围较广的输尿管狭窄治疗手段,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较少。

1.2.2输尿管扩张术 输尿管扩张法主要针对狭窄位于输尿管中下段的患者,可以直视将导丝插过狭窄段,在输尿管镜的作用下扩张,均匀推动输尿管镜使得输尿管狭窄部位得到充分扩张后,再放入双J管,有效减少患者因肾盂积水导致的腰酸背痛,降低对肾功能的损害,但对施术者要求较高,具有临床医生具有精湛的技术以及良好的设备。

1.2.3球囊扩张术与激光清除术 球囊扩张是随着斑马导丝将具有不透X线标记的气囊放置入狭窄段,然后以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气囊膨胀的注入对比剂,当X线位于气囊蜂腰中部时,加压完成狭窄段的全扩张后维持5~6min。激光清除术则是针对炎症引起的输尿管狭窄,利用激光震碎后用取石钳清除,然后利用激光将输尿管狭窄壁切开后,在输尿镜下放置双J导管。

1.3 治疗评价标准

术后随访是在手术后定期对患者检查,以常规超声及腹部平片检查为主,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复查方法,检查患者尿路的通畅情况。为期一年的术后随访还需要针对患者自我感受以及评价标准进行跟踪记录。治愈:术后患者狭窄明显扩张,尿路通畅肾积水消除,没有疼痛等并发症;好转:术后患者狭窄度得到改善,有一定程度的扩张,输尿管以及肾积水情况有所改善;失败:术后患者的狭窄程度,输尿管、肾积水等病情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出现病情恶化。

2.结果

研究中56例患者治疗中以输尿管镜为引导进行输尿管狭窄部位的穿刺以及插管,其中正确引导方向的有45例,术后出现尿外渗、败血症6例,经过后续治疗后痊愈。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56例患者痊愈患者29例,痊愈率51.78%,好转26例,好转率46.42%,失败1例失败率1.78%。经过术后3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的问题,并且出现轻度狭窄,再次进行扩张手术1例,内切开手术1例,以及金属网状支架1例。所以一次性实现手术痊愈的有27例,一次痊愈率为48.21%。

3.讨论

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输尿管狭窄临床治疗中不再局限于开放性手术,目前多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作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病症较为明显,虽然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可以有效接触狭窄问题,但是对身体伤害极大,容易出现并发症,并且复发率较高。根据研究结果,56例患者痊愈患者29例,痊愈率51.78%,好转26例,好转率46.42%,失败1例失败率1.78%,接受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56例一年后随访发现,3例患者病情复发具有轻度狭窄情况,再三个月后就发现狭窄并无明显变化。复发率仅有5.35%。可见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输尿管狭窄内切开术以及输尿管狭窄扩张术,提升扩张输尿管狭窄段,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再者目前我国输尿管狭窄扩张术以及内切开术都比较成熟,可以在输尿管镜或者是直视下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不需要X线的监视。腔内泌尿外科技术作为如今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可以有效减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在我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其安全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医生的广泛认可,因此只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永达,袁坚,李逊,罗金泰,曾国华,吴开俊.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09):608-611.

[2]郑文峰,李志斌,刘科普,李宇.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9):52-53.

[3]李学彪.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67例[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4):63-64.

[4]高金鼎.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78例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160.

[5]邓子良,吴凡宇,成亚,谢文锋,张帮英,吴俊雁,刘燕青. 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闭锁443例临床分析[J]. 现代医院,2014,14(09):41-42.

论文作者:王海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论文_王海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