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世界”中的农业_国际象棋论文

“国际象棋世界”中的农业_国际象棋论文

耕作在《国际象棋小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象棋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觉又到了夜晚9点。匆匆地,带着些歉意下楼来向门卫道别,门卫掏摸着钥匙板一声叹息:你怎么就总有这么多的活儿!

我怎么就总……?回首想想,真是的,这一年半来,我几乎每晚都这样留在办公室里,翻弄刊稿和校稿用的那一群小兵小将棋子。因为,我已投身在国际象棋世界,耕作在《国际象棋小世界》。

国际象棋是世界最流行的体育竞技项目之一,拥有3亿人之多的爱好者。它的组织——国际棋联拥有160个成员国(地区)。这一项趣味无穷的活动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开发智力、强化思维功能,所以在发达国家早已列入学校课程。国际象棋这种优越的益智功能及其投资小、易开展的特点,很适合我国国情。在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先生“提高带动普及”的特色战略指导下,经过我国棋类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中国的国际象棋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女子已经夺得各个年龄组的世界冠军,我国以少儿为主体的国际象棋人口因而迅速增长。

然而,200万国际象棋爱好者却没有一种合适的普及性杂志,为他们传播赛事动态,传授棋理棋艺。于是,去年我社进行改刊整顿之际,在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的支持下,我提出了利用和发挥现有的独特技术优势,开办少儿国际象棋系统辅导性杂志。我深知这是一条起步艰难而有风险的航道。但,总得有一艘“破冰船”来率先突破,来“兴风作浪”,激活并尽力使之畅通、拓宽。社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先赶出试刊,这就是双月刊《国际象棋小世界》。我的征稿信向棋界一发出,正在紧张的大赛战事中的特级大师和国际大师们,还有高级教练,立即抢出时间来从大量对局记录中选出那些较适合少儿棋手的素材,撰稿后纷纷用传真、用特快专递送来;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秘书长林峰、世界冠军谢军、中国棋王叶江川等一批权威人士,联名写信要求办成办好这本少儿杂志,地方教练也再三要求我们能长期坚持下去、切莫放弃……棋界上下极为热情的鼓励和殷切的期待,更坚定了我的信心。

由于《国际象棋小世界》的读者以小学生为主,为能使棋坛名将的佳作让小棋手接受和消化,常常要对稿件进行改写。对每一篇来稿的处理,我都像制作一份教材那样细琢慢磨,从技术到文字上,都得考虑小棋手的心理需求,根据自己廿余年的教学经验,努力用小棋手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解答小棋手可能想要了解的问题。例如介绍一个对局,除了那一着着好棋坏棋之外,应总结揭示怎样的主题?而如列出一种局面及其以下的精彩演变,还得补充说明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应该那样走?这就能比单纯的材料演示让小棋手接受到更多棋理,逐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当然,这样的工作量就明显超出了一般的编辑任务,但认真的读者们就能得到不同于一般杂志的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应能有利于广大小棋手的棋艺更好提高。这就不仅是杂志编辑、也是棋类工作者们的共同心愿了。

由于《国际象棋小世界》的读者群是一种特定的圈子,目前其发行联系亦由我本人负责。我先后克服了时间紧、事务多以及某书商临阵撒手等等造成的困难,稳住了基本发行量。杂志的读者群纵使明确,对其层次定位仍然是个问题:作为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目前与出版社唯一联办的杂志,协会自然希望杂志能够反映当今棋艺的高水平,而读者中最大量的是低龄小棋手,这就在内容的组织安排和风格的统一方面形成了矛盾,不是简单地划分篇幅就能解决的,都还有待探索调整。

工作中还曾遭遇的一些困难和压力,是在人意料之外的,但这并没有动摇我的决心。我准备着承受种种磨炼,不管我已经或还将付出几何。我相信在各方的关心和支持下,不懈地努力发掘开拓,必能更好打开局面,办成社会、经济两种效益兼顾的品牌刊物,让《国际象棋小世界》的传播领域不断拓宽、扩展。

标签:;  ;  ;  ;  

“国际象棋世界”中的农业_国际象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