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效益分析论文_郑小燕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效益分析论文_郑小燕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水土保持局 湖北 43870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小流域水土保持问题,探讨了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技术,进而论述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效益,希望能为今后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

一、前言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理办法,从而保证小流域水土保持的治理能否富有成效,确保小流域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护自然的和谐。

二、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

小流域中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轻中度的水力侵蚀,土壤侵蚀的方式是以面蚀的方式范围逐渐扩大,并且主要为片蚀和细沟状侵蚀,由于长时间受到了地形、降水以及人为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性作用,逐渐形成大量沟壑。水土流失会对流域内的自然生态景观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其长时间的侵蚀所形成的沟壑也对地貌造成严重侵蚀,进而对机耕作业产生负面影响,大大降低土地的整体利用率,制约的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再加上降雨相对比较集中,大量的径流直接顺坡冲刷下来,出现跑土与跑肥现象,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沙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小流域本身的地势较为起伏,坡耕地的植被缺乏一定程度的保护,上游坡面降水径流未能及时实现蓄滞入渗。在遇到了大雨和暴雨的时候,坡水很容易下泄,泥沙混杂在一起,对道路、桥涵等产生严重的破坏,并且还能淤塞水利工程,对下游的农业生产以及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将导致生态系统本身的自我平衡机制受到损害、生态调节功能失衡,并且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原则

1、在综合治理中注重保护原生态植被

原生态植被,是在大自然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与土壤基质、天然降雨形成了自然和谐的关系。若小流域内降水增加,则植被生长旺盛,演化进化加快,植被保护地表功能增强;若小流域内降水较少,则植被生长放缓,甚至停止演化进化,较少耗水,仍然能很好地保护地表基质。因此,在对小流域内进行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时,若因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低于该区域的土壤允许流失量,则应采取保护措施,促进原生态植被自然修复、演替、进化,而不应再采取人工植树种草措施。

2、在开发建设中尽量避让或保护原生态植被

水土保持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原生态植被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形成的,弥足珍贵,一旦破坏则极难恢复,甚至不可能恢复。原生态植被,尤其是河源区、饮用水源区的原生态植被,长期演化形成不易,开发建设中必须避让和保护。

四、进一步完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建议

1、根据水土流失治理原则,统筹规划

小流域水土治理工作一定要根据小流域内当前拥有的资源现状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合理调整林业用地、农业用地之间的比例,不仅应该保持农业产量,同时也要改善水土环境。各流域应该在此原则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案,以“防治结合”的理念,根据区域特色进行综合治理,促进区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2、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林草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措施,该种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地面植物的覆盖率,减少暴雨对于水土的冲刷以及溅蚀,也可有效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首先应该整地,将土壤翻耕后,优化土壤条件,植被也就会变得更牢固。在小流域范围内,可以将种植面积尽可能扩大,建立有效的生态防护林,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也可有效减少一些自然因素(如雨水、风力等)侵蚀土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应该根据坡面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树种,制定合适的防涝措施以及沟头防护措施,并且按照不同的比降沟道做好精心的规划,一定要注意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其次,应该定期除草松土,确保能够充分发挥林草的作用,还应该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避免不法分子会破坏防护林。

3、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

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有多种,其中带状耕作、高耕作以及沟垄耕作都是最为常用的方法,而少耕、保留作物残茬、免耕以及秸秆覆盖等措施是有效的抗旱耕作方法。农业耕作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条件,达到保肥、保土、保水的效果,提高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有效提高农业产量,而且也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缓和农业开发和水土治理之间的矛盾,促进水土治理进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系统。

4、水土保持工程

想要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一定要有机结合水土治理的相关科研成果高科技,为林业耕作措施以及林草措施提供更加先进、精良的设备。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建立防护林体系。②如果存在严重的重力侵蚀的地方,应该修建沟道削坡。③修筑干砌石谷坊以及浆砌石跌水坊。经过微小的调整地形后,就可以防涝排洪,保土蓄水。想要保持水土,不单单需要加强治理,同时还应该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土壤保育工程以及生态系统防护工程,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

1、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减弱灾害程度。在对小流域内进行综合治理的同时,可以创建经济型的果树林,这样可以对各个地区的环境加以绿化,能有效地改善土地的整体利用。而且,对专门从事单一性的粮食生产格局能起到一定的优化性作用,能进一步促进农林牧副等各业的综合性经营,并呈现出协调性发展的良好态势。除此之外,减弱灾害程度,对坡面实行植树、修梯田、栽植经济林、种草等处理实施,可以确保区域中的水资源充足。在小流域内的中上游设置谷坊、蓄水池,能对水资源使用等起到一定的控制效果。实施治理措施能让工程蓄水减沙、抗旱防洪等多个方面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2、改善水土流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对小流域采取相关的措施之后,进行效果监测,并对不同措施年有效拦蓄水径流进一步增加,适当减少了土壤侵蚀量,进而大大降低侵蚀率,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在实施小流域综合性治理之后,每一地区的水资源使用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善,有效地解决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水方面的问题,进而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创了农业发展的新局面。这样的方法,可以让更多的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且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在对小流域实行综合性治理后,可以大量增加标准农田面积,并且大量栽植经济果林。在人口不断增长前提下,人均的林地、农地面积在不断增加,粮食也大面积增产。

3、社会效益分析。在小流域内,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性治理工作,不仅能做到自觉维护生态系统平衡,还能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程度,可以控制乱砍乱伐现象,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真正保护土地不再出现沟蚀、石化、沙化等,并且通过小流域治理后,可以减轻下游的泥沙危害以及洪涝灾害。通过大力开发荒山和荒沟,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就会转换为经济方面的优势,这样可以提升环境的整体容量,为创建农业典型示范基地,起到一定的示范性作用,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全面进步。除此之外,进行小流域治理后,区内的生活环境与生产条件得到改变,农作物产量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产业结构出现大面积调整,生活质量大大提升,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并真正体现管理民主、村风文明、村容整洁。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定要科学合理,明确综合治理的办法,从各个角度来分析治理技术,构建有效的治理技术系统,这样才能够提升治理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岚.暖泉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3(11):56-57.

[2]王文普.馒头营子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4(03):119-121.

[3]张晓武.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4(01):32-33.

论文作者:郑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效益分析论文_郑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