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体重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琼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体重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单纯性肥胖儿童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7例,两组患儿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增用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体重,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质类型;心理护理干预;单纯性肥胖症;儿童

目前,由于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改变,而饮食摄入量过大、体育锻炼过少导致肥胖儿童不断增多。相关研究指出[1],我国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年增长率约为5.09%。肥胖会对儿童身体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其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积极予以干预措施来改善肥胖儿童体重,以维护儿童身体健康[2]。本文对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体重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单纯性肥胖儿童74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单纯性肥胖儿童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7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5~12岁,平均年龄(7.24±2.05)岁,8例重度肥胖,19例中度肥胖,10例轻度肥胖,对照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5~13岁,平均年龄(7.39±2.11)岁,7例重度肥胖,18例中度肥胖,12例轻度肥胖。观察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对照组患儿并无较大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单纯性肥胖症诊断标准[3],超过同性别、同身高人群正常儿童均值体重20%以上即为肥胖,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并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药物治疗引起的肥胖、遗传肥胖、代谢性疾病导致的病理性肥胖以及不配合完成治疗的患儿。

1.3方法

两组患儿均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健康宣教,予以患儿饮食指导,控制患儿饮食,鼓励患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增用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其内容为:根据《中国儿童气质量表》[4]了解肥胖儿童气质类型,掌握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并据此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①难养型气质:对于该气质类型肥胖儿童,主要实施支持、包容的心理护理干预,不轻易责难患儿,避免情绪冲突,倾听患儿的诉说,帮助患儿宣泄负面情绪,促使患儿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耐心地引导患儿,帮助患儿养成良好饮食、运动习惯。②易养型气质:主要通过共情、倾听的心理护理来改善患儿心理和行为,向患儿讲解肥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告知患儿具体干预方法,鼓励患儿积极表达,让患儿积极接纳自己,消除患儿负面情绪,让患儿以正面的态度来面对肥胖。③启动缓慢型气质:主要通过积极鼓励的方式来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耐心地讲解肥胖相关知识,并给患儿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和认识肥胖以及掌握肥胖干预方法,帮助患儿建立自信心,促使患儿积极遵照医嘱改善自身的行为习惯。④行为强化:将减重目标拆解成小目标,每达成一个小目标则予以小红星奖励,当小红星累积至一定数量时,则能满足患儿一个合理要求,以此来激励患儿积极坚持。⑤家庭支持:加强对患儿家长的指导,告知患儿家长肥胖及其干预治疗相关知识,让患儿家长了解肥胖的危害性,并帮助患儿家长分析患儿行为、情绪特点以及其变化的原因,促使患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患儿,并能帮助患儿更好地坚持治疗。

1.4观察指标

研究期间对患儿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观察两组患儿肥胖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显效:随访结束后,患儿体重降低两个级别,或体重恢复正常水平;有效:随访结束后,患儿体重降低1个级别,但是体重未恢复正常;无效:随访结束后,患儿体重未降低1个级别,或无显著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软件SPSS18.0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肥胖是指患儿机体内存在多过的脂肪,而脂肪量过大会影响患儿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并没有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特效药物,通常通过饮食、运动干预措施来改善患儿体重。但是儿童缺乏关于肥胖的知识,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差,最终影响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实施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体重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不同气质类型患儿的个性特点、行为方式等均有一定的差异,其心理障碍也各有特点。而针对患儿心理特点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强化心理干预效果,有助于消除患儿紧张、抑郁、自我感觉差等不良情绪,从而能提高其自信心。加强与患儿沟通,积极予以鼓励,并耐心地讲解相关知识,能有效帮助患儿正确地认识自身的问题,促使患儿尽快纠正自身不良行为习惯,从而为体重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5]。对患儿进行行为强化,将大目标拆解成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能提高患儿自我成就感和自信心,能帮助患儿更好地坚持下去,最终达到减重的目标。总之,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体重,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刘芳.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及其影响综述[C]// 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 2011.

[2]付连国,马军,王海俊,等.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对其身体机能影响的多水平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3):359-363.

[3]徐玉珍,陈国琴. 幼儿单纯性肥胖矫治情况分析[J]. 中国校医,2014,28(3):235-236.

[4]刘惠娟,李晶,吴娟琴,等. 714名学龄前儿童气质与行为问题发生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11):1299-1300.

[5]黄卡. 心理-饮食-运动干预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19-221.

论文作者:杨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基于气质类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体重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