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有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评季羡林《一蓑烟雨任平生》论文_高天义 尚宣彤

不为有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评季羡林《一蓑烟雨任平生》论文_高天义 尚宣彤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摘要:《一蓑烟雨任平生》是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的诗意人生精装典藏系列”中的一册,正值季羡林先生逝世将近十年,重读季先生质朴的文章,感受一代学人充满智慧的有益人生。

关键词:季羡林;谦逊淡然;有益人生

说来惭愧,“季羡林”这个名字我在中学时代就已经耳熟能详了,但仅限于对于名字的“耳熟”,而对于季先生的其他文章我一直未曾拜读。直至今日,在老师那里拿来一本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的诗意人生精装典藏系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才算第一次正式接触季先生的文章,也才领会到先生的人生智慧。该书共有两辑。第一辑为《一寸光阴不可轻》,是季先生受上海《新民晚报》之邀,为“夜光杯”版所写的一些关于人生漫谈的文章,其中多为先生身处暮年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考,对青年人的无限关怀与殷殷期望,以及身处世纪末对新世纪豪情满怀的展望。第二辑为季先生应浙江人民出版社之邀,编选的关于禅意人生的小文章,称之为“人生絮语”,大多是先生在病中一些感想和耄耋之龄人生体验。季老的这些文章大多以漫谈式的语言,自述人生经历,畅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于琐事中见真情,灿烂而复归平淡”,平平淡淡之中尤显得诚挚真切,朴拙的语言更包含无穷的人生智慧。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是该书其中一篇,于1993年季羡林先所作,自述他八十余年来人生的欢喜起落,以质朴的文字浓缩自己生平经历。季羡林先生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市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幸运的是作为家族同辈里唯一一个男丁,季先生幼年时受到父辈格外的重视,6岁随叔父到济南求学,叔父对教育的重视和学校老师的鼓励与培养,加之先生早年的聪慧,使他获得优异的成绩。1930年,季先生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同时录取,为日后出国留学考虑,季先生选则了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在这里季先生度过了他青葱的大学时光。季先生早年显露文学天赋,曾发表一些文章,在“毕业即失业”的季节却意外地凭此找到了谋生的路子,而这个“特长”也成为他日后学术岁月之外的另一种人生思考方式,也正是这缕平淡悠远的文思,成长为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枝,丰富着现代学者散文的艺术风格。1937年,留学德国两年期满,计划回国的季先生却因为日军全面侵华,以及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滞留德国,季先生如零雁孤鸿,滞留异国他乡,滞留期间音信中断,先生称之为“烽火连三年,家书抵亿金”。不幸中的万幸,季先生因而有机会跟随年逾八旬的西克教授学习吐火罗文,也使他日后在吐火罗文方面享誉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季先生辗转跋涉回到阔别十年的祖国,当年风华正茂的少年郎,归来已是而立之年的学者。学成归来的季羡林先生回到北大,开始了他长达六十余年的教书生涯,以后虽历经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但他始终心无旁骛,不忘学术,终成一代大师。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而季先生则不以为然,他引用清代文人项鸿祚的话“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表明自己的态度。回首季先生的一生,他也的确是如此,高中时期季先生便开始尝试写文章,之后一生未曾废离;留德期间,在炮火轰炸中他跟随西克教授潜心吐火罗文研究;牛棚之中,遭遇不公正待遇也不忘学术;八十余岁高龄,仍每天步行七八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风雨无阻,著成八十余万字的皇皇巨著《糖史》。即便患病住院期间,季先生也时时刻刻的思考文章结构,他将做学问融入生命之中。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的确悲哀,然而季先生努力把握有限生命,做到“一寸光阴不可轻”。季先生成为博古通今的学者,这与他一生无论何时何地,始终珍惜时间、勤勤勉勉是分不开的。而他谦虚淡泊、心系天下的精神则使超越了学术的边界,将学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季先生在学问方面已作到足以自傲的境界,但他却始终保持极度谦虚淡泊的态度,他在《反躬自省》一文中说“说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才能、学问、道德、成就等评估过高就”,“许多人事纠纷和社会矛盾由此产生”,为此,他请辞“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的称号。反观时下的学术界风气,人人本末倒置,以拿头衔、混圈子为目的支配自己的学术计划,而忽略了应踏实的做好本职,殊不知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必把精力和心思放在招揽顾客,高挂酒旗上?一心专注于学问,自会“香飘十里”。季先生常常自我反思,他将古希腊人的名言know thyself(认识自己)记在心里,也正是如此,季先生自始至终所保持的勤勉的精神和谦虚淡泊的态度,使他虽身处动荡年代,却能排除外界纷繁嘈杂的干扰,在学术道路上永不停息。这大概也正是季先生所反复强调的有意义的人生吧。

季先生在学术方面令我们高山仰止,但季先生并非一头扎进学问里边的“清高”式的老学究,作为社会公共知识分子,学术之外,季先生亦有所担当。在他的文章中,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他对青年人的深切期望与勉励,对祖国的无限钟爱,对世界性问题的深切关注。在《芳林新叶催陈叶》一文中,季老自比为“陈叶”,将刚刚入学的朝气蓬勃的学生比作“新叶”,他说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他没有生命消逝,年华不在哀叹,而是精神昂扬的投入学生的教育,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他对青年学生“雏凤清于老凤声”般的殷殷期望。与同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季先生经历过中国最动荡的年代,也体会过天涯游子异国飘零的辛酸,在中国步入新时期,百废待兴之际,季先生更是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投注到对祖国建设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上。这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最好注脚。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学者,季先生也对人类、自然等世界性问题有深刻的思考。他认为西方科技是与自然为敌,征服自然的,势必会带来大气污染、生态失衡、物种灭绝等;而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与自然为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共生,因而在二十一世纪,要以东方文化济西方文化之穷,要以东方文化为主线。对人与自然矛盾问题的思考,既体现了季先生作为中国在知识分子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同时也展现了他博大胸怀,普世之爱。可以说季先生的一生是从关注个人的小我走向大我,从青灯书卷到心忧天下的。

古语云:“智者乐,仁者寿”。耄耋之年的季先生在学问之余,通过这些散文、随笔,漫谈人生,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生平经历,更用他大巧若拙的笔锋畅谈人生感悟,轻松愉快的语调中间包含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然而作为中国转型时代的经历者,季先生本应对历史有更多的记述和更为深刻的思考,本应对社会弊端大声疾呼,然而季先生的文章中更多的是人生琐碎,对“反右”“文革”这些民族的创伤只是略有提及,而并没有深刻的反思。即便是他的《牛棚杂忆》,也是“忆”的成分居多,对于这场动乱的深度思考也终究有限,远不如巴金那样真挚动人、顾准那样深刻有力,终究缺少了历史的厚重与思考。可以说,在这方面上,季先生似乎是在有意回避,不过一个人有一个人所关注的领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选题行文风格,有他百年人生智慧,有他的“有益人生”就足矣。

季先生逝世已近十年,细读先生文章,传承先生之精神,努力前行,以此追忆先生,当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参考文献

[1]王景科,牟洪建.一代鸿儒多磨难 十分本真见精神——略论季羡林的散文创作[J].山东社会科学,2008(06):53-58+68

[2]季羡林.一蓑烟雨任平生[M].厦门:鹭江出版社,2016.11

[3]季羡林.牛棚杂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01

作者简介:高天义(1991-),男,汉,河南南阳,硕士在读,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

尚宣彤(1994-),女,汉,山东青岛,硕士在读,南昌大学,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

论文作者:高天义 尚宣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不为有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评季羡林《一蓑烟雨任平生》论文_高天义 尚宣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