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_刘慧

岳阳市岳阳楼区站前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0例,均为我社区医院感染性疾病科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就加用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n=20)与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n=2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转阴19例,未转阴1例,转阴率为95%;对照组转阴16例,未转阴4例,转阴率为80%,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吸收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具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白细胞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仅头晕1例,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恶心2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率为20%,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社区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例,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转阴率和总吸收率,且安全性也居较高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耐多药肺结核;效果;安全性

肺结核为临床慢性传染性疾病领域常见病理类型,由肺部感染结核杆菌所致,是公共卫生防控工作中较为突出的一项问题。其中又以耐多药肺结核(MDR-TB)在治疗时更为棘手,且预后差,此是指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等两种或以上药物产生耐药的肺结核类型,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日趋严重,MDR-TB更为多见,已成为现阶段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社区医院防范工作也较为严峻。本次研究选择我社区医院相关病例,就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均与《肺结核诊断及治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符合,并经胸部CT检查证实。随机分组,观察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4-69岁,平均(61.6±4.7)岁;空洞型7例,浸润型13例。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6-68岁,平均(61.9±4.3)岁;空洞型8例,浸润型12例。两组对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均自愿签署,并排除具药物禁忌者、合并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及意识障碍者,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基础抗肺结核用药方案同,即乙胺丁醇0.75g/次,1次/d;利福平0.45g/次,1次/d;异烟肼0.3g/次,1次/d,均为口服。对照组:本组病例取氧氟沙星加服,0.3g/次,1次/d;观察组:本组病例取左氧氟沙星加服,0.3g/次,1次/d。两组均行6个月治疗,后对效果评估。

1.3 观察指标

(1)转阴率对比:每月安排1次实验室痰液检查,连续出现2次阴性的情况且后续多次复检未见阳性,即为转阴。(2)总吸收率对比:显著吸收:吸收量>2/3,病灶空洞呈闭合显示;吸收:吸收量<2/3,病灶空洞相关减少;无变化:病灶区域和空洞均未改变。(3)记录两组胃肠、肝肾等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数资料转阴率、总吸收率、总不良反应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转阴率对比 观察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转阴19例,未转阴1例,转阴率为95%;对照组转阴16例,未转阴4例,转阴率为80%,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

2.2 总吸收率 观察组总吸收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具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吸收率对比 [n(%)]

 

注:*P<0.05。

2.3 不良反应率 两组均未出现白细胞异常、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仅头晕1例,并发症率为5%;对照组恶心2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率为20%,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L型异构体,具光学活性,可对于DNA旋转酶中分布的A亚单位产生抑制,并可使细菌DNA所具有的转录、复制特性明显受抑,进而加快细菌DNA死亡及降解进程,最终发挥理想的抗菌成效[1-2]。此药抗菌谱较广,在由敏感菌诱导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疾病治疗中较为适用,半衰期较长,组织分布广泛,不良反应少,且耐药率呈较低显示。相较氧氟沙星,抗菌活性为其2倍,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仅为其1/3,对枸橼酸杆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沙雷菌属、志贺菌属均具较强抑制作用[3-4]。故临床多用左氧氟沙星将氧氟沙星代替,此也为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并均具统计学差异的原因。

相关文献也指出,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应用,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其为一种典型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具较强的对引发结核病的革兰氏阴性菌及肺炎链球菌抑制作用,经口服进入人体后,可进一步进入巨噬细胞,并着重对肺部巨噬细胞产生抑制,进而促临床效果最大程度提升。其在尿路感染、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肺结核中均有较佳的应用成效[5-6]。而氧氟沙星虽也可发挥一定的缓解耐多药肺结核症状的作用,但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其主要在由革兰阴性菌引发的扁桃体、尿道、呼吸道等部位感染中应用,而对肺结核症状控制效果不佳。且此药起效快,药效在口服后0.7-1.6h即可发挥,另外,因其在人体内的代谢量呈较小显示,经尿液及粪便可排出体外,故确保了用药安全,与其它抗结核药物配合应用,可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例,应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转阴率和总吸收率,且安全性也居较高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洪丽,杨蕾.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探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3):88.

[2]Koh WJ,Lee SH,Kang YA,et al.Comparison of levofloxacin versusmoxifloxacin for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188(7):858-864.

[3]张东升,李剑波.莫西沙星替代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9):756-757.

[4]Chauny JV,Lorrot M,Prot-Labarthe S,et al.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with levofloxacin or moxifloacin:Report of 6 pediatric cases[J].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2012,31(12):1309-1311.

[5]胡诚,向姣玲,何华,等.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当代医学,2016,22(13):145-146.

[6]朱航,雷迅,张帆,等.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2):201-208.

论文作者:刘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_刘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