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陈庆

石门县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 湖南石门 415300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从我院于2015年04月-2017年04月间收治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此次研究中的80例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40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整理、记录、分析其所得数据。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疗效达标,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95.00%;常规组40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疗效达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77.50%;组间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予以有效的、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子宫内膜炎;抗生素;阴道洗液;疗效

在临床妇科疾病中,子宫内膜炎疾病比较常见,有急性子宫内膜炎与慢性子宫内膜炎之分,临床以慢性子宫内膜炎居多,且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下腹疼痛、月经过多、腰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1]。近两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故而积极加强重视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2]。本次研究特此以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分析常规治疗与综合治疗的效果,现将具体结果作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04月-2017年04月,参照《妇产科学》中相关标准予以确诊;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在月经间歇期,所有患者均存在腰部酸痛、下腹坠胀痛、白带呈淡黄色且增多;经期时间过长、经期月经量过多、绝经后阴道流液、痛经。排除其他严重妇科疾病者;排除无法交流、精神障碍、语言障碍者;排除不愿配合、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排除并发其他器官功能严重异常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80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占4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为30-75岁,平均(50.23±3.5)岁,病程2个月-48个月,平均(21.22±3.2)个月,有17例患者存在产、孕史,占比42.50%;常规组患者年龄为32-75岁,平均(50.21±3.7)岁,病程3个月-45个月,平均(21.13±3.5)个月,有18例患者存在产、孕史,占比45.00%。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比较,无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抗生素药物治疗,安排专业的临床医师,对抗生素药物的剂量以及应用方法进行控制,详细记录患者每日病情状况,坚持治疗3个疗程(一个疗程7d)之后对患者进行检查,若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则适量减量,若疗效不突出或无好转,则采用其他治疗措施。

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即抗生素+人工周期配合阴道冲洗给药方法,为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坚持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7d,通过药敏试验以及培养等方式,对其分泌物进行检查,按照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为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而后为患者予以阴道冲洗、上药,控制炎症后,实施人工周期治疗,即选择1mg戊酸雌二醇,坚持应用3周,并在用药15d口服200mg黄体酮胶囊,每日一次,坚持连用2周;或者在患者月经来之前的1d,取20mg黄体酮注射液予以肌注,每日一次,坚持应用5d。

1.3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体征、症状及其表现均完全消退,月经规律;有效为:接受治疗后,患者体征、症状及其表现有所好转,月经基本恢复正常;无效:对比治疗前,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变化,甚至有加重趋势。临床治疗总疗效=(有效+显效)/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4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了95.00%;常规组40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了77.50%;组间结果对比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n(%)]

 

3.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社会发展等各项因素,使得抗生素药物用量不断增加,故而慢性子宫内膜炎近两年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现如今在临床妇科疾病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3]。宫内节育器、子宫内膜宫内感染时间较长、流产后存在少许胎盘、子宫黏膜下肌瘤、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过低、子宫黏膜息肉等等,都是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若是治疗不当,往往会引起耐药、菌群失调,更甚至还会导致育龄期妇女发生不孕现象[4]。基于此,积极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对保障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实施了综合治疗措施,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了常规治疗措施,从结果中可知,研究组临床疗效高达95%,明显高于常规组77.5%的总疗效(p<0.05)。这一结果表明,抗感染+人工周期配合阴道冲洗给药方法,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建议临床采纳。综合治疗方法中所实施的人工周期,是按照患者人工周期中的孕、雌激素规律,促进子宫内膜修复[5]。与此同时,还能够起到药物性诊刮作用,对新生子宫内膜炎的发育、炎性子宫内膜炎的脱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帮助患者尽快康复[6]。除此之外,按照培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为患者实施治疗,不仅治疗彻底,而且疗程充足,故而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治疗方法。

总而言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积极予以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7]。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芸.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56例临床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4:27-28.

[2]罗运飞. 90例慢性胃炎Hp阳性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观察[J]. 中国医学工程,2015,07:109+111.

[3]毕显珍. 慢性子宫内膜炎100例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12-113.

[4]郭艳. 醋酸甲羟基孕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03:401-403.

[5]于爽. 多种药物在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的比较[J]. 中外医疗,2013,32:109+111.

[6]邹本琴. 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50例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2:177.

[7]王艳. 慢盆消炎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6,15:3042-3044.

论文作者:陈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论文_陈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