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_莫云根

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_莫云根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应用型课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和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学习金字塔理论作为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能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金字塔;信息技术教学;途径

一、前言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成果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法设计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二、学习金字塔理论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在1946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也被人们称之为“经验之塔”,该学习理论采用数字的形式对不同学习方式所达到的学习效率的研究,也就是学习者使用不同学习方式两周后的学习效果。在金字塔的顶层为知识灌输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5%;运用阅读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仅有10%;用声音或者图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20%;用示范或者演示学习效率为30%;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达到50%;用演练或者做中学的方式教学,学习效率达到75%以上;而在金字塔的最低层,用运用实践或者教会别人的方式,学习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

学习金字塔理论详细地描述了照本宣科、单向灌输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所产生的学习效果的差异,因此也被称为学习成效金字塔。学习金字塔形象地概括了学生学习中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知识,还有助于培养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相互转化。

三、学习金字塔下的信息技术教学途径

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全面贯彻学习金字塔理论,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整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资源,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知识的反馈和内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发挥技术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形象和声音效果,能够将教学中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直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信息的输出量。同时其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等特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首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广泛搜集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精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者小视频,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展示直观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信息以及信息技术》内容时,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准备好有关本节课的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播放几组图片如:全球夜晚灯光图、肯德基的优惠劵、盲人摸象”等,让学生通过图片观看,总结信息技术的丰富性、时效性以及不完全性等特征,让学生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特征学会正确获取信息、高效处理信息、灵活应用信息技术。

2.创设学习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型课程,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充实,更需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如果单纯讲解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和实际相联系,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新兴的科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加深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利用相似的案例或者故事引导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让学生从这些故事或者案例中深刻领悟和感受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教师在选择案例和相似的故事时应当具有思考价值,并且在课堂上能够生动传神的表达出来,发挥故事案例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讲解“WPS演示文稿中如何插入图片”时,首先要对本节课所要掌握的技术重点和难点给学生们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本节课中学会如何设置特殊画笔、如何使用图层、路径与选区的转化以及如何绘制路径等。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个主题活动作为本节课技术掌握的开端,问题情境设置为怎样制作精美的图片。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先将事前准备好的精美的WPS演示文稿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范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运用演示的技术制作出一个精美的WPS演示文稿。在制作方法上,教师要先对学生进行技术的演示,强调制作的技巧,避免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差错。

3.分组合作讨论,实现互动交流

赞可夫曾经表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触及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意志,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3]。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利用课程中具有教育价值和意义的内容,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进行辩论活动。

在学习“WPS演示”时,首先给学生展示WPS演示的具体操作方法,学会运用WPS演示软件处理演示文稿;其次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一起来体验WPS演示软件,共同制作出一个演示文稿,要求图片具有美观性。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深入了解WPS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等。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小组之间共同讨论,提出纠正的措施,发挥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4.任务驱动教学,重视学生演练

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引导,教学内容隐藏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中,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做任务,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

如在“设计具有交互功能的网页”中,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掌握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任务的主题定为完成“制作环保专题网页”。将本节课的内容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任务:首先让学生使用表格定位,其次网页中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再次网页有超链接,网页的上有班级的名称。组员名称和口号等重要信息,最后将网页命名为index.htm。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来完成。提前完成的小组可以将自己的成果上传,对自己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5.设置实践活动,提高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演练能力,还要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应用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中,学会巧妙的设置一些实践点,提高教学的效果。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活动以及软件操作的内容等,教师要整合这些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如在教学《信息编码》内容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二进制编码的应用,提高对计算机原理知识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不断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探究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先给学生展示一些汉字编码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为学生设置一些小练习,如自学郑码输入法,并学会编出自己姓的GB22312-80的内码;上网搜集郑码输入法和正码输入法之间的区别和应用等,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实践应用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比较实用的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深化知识。

四、结语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金字塔理论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充分认识不同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舒春平.回归生活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6).

[2]李凡鑫.项目学习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2).

[3]刘克士.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学习金字塔”理论有感[J].学周刊B版,2014(7).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芦墟初级中学 215211)

论文作者:莫云根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_莫云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