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德道经》的释义研究论文

帛书《德道经》的释义研究论文

帛书《德道经》的释义研究

○孙培淇

(阜阳师范大学,安徽 阜阳 236000)

【摘 要】 春秋晚期,道家创始人老子西出函谷关,留下了一部著作《德道经》,其中包含无为而治、辩证法、道法自然等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人的为人处世和治国理政。然而世间流传的《道德经》并不是老子的原书,而是东汉学者王弼等人改编后的版本,即现在的通行本。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本课题将以帛书《老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原文中那些朴素的思想,从中找寻到生命哲学的奥秘、治国理政的方法、为人处世的智慧等思想。

【关键词】 老子;马王堆;帛书;辩证法;哲学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其抄写年代为公元168年,因其德篇在前,道篇在后,故有学者称之为《德道经》。从先秦古籍的有关记载来看,《老子》传本在战国时就已分两种:道家传本道篇在前而德篇在后,法家传本德篇在前而道篇在后,帛书《老子》应属于法家传本。帛书《老子》的内容与世间流传的《道德经》大不相同,后者是汉末学者王弼改编后的版本。帛书本应该更接近李耳的原著,所以比王弼本更有研究价值。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帛书《老子》的研究,其中深层的内涵和蕴藏的智慧正逐渐被发掘出来。

德道经首篇《论德章》主要阐述了顺应自然的思想,带有朴素的唯物性质。本篇首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熊春锦《老子德道经译注》疏:德,昇也,上德是居道而用德,淳德尚未朴散成德的子系统,所以言其有德。李水海《帛书老子校笺译评》疏:上德的人不表现形式上的德,所以实是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熊春锦疏:下德状态,德朴散为五,完整性已经丧失,所以不言其有德。李水海疏:下德的人不表示自己失掉德,所以实是无德。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熊春锦疏:上仁是先天本性的善,是自然的流露;上义则属于后天意识行为,需教化并自觉遵从才能恪守。上礼同样属于后天智识系统的教化,如果没有上仁上义的支撑和信德的基础,就很难维持,需要振臂疾呼,即使如此也难长期守住。李水海疏:上德的人因循自然,没有认真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然而是出于无意而作为;上义的人有所作为,并且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作为;上礼的人有所作为,可是没有人回应他,他就卷袖捋臂,强引人们行礼。

《德道经》知天下章,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运动的规则和法则,掌握了道就掌握了天象和事理。“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牅,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名,弗为而成。”李水海疏:不从门户走出,就能推知天下的事理;不从窗口向外窃视,就能了解天象的规律。向外走出得越远的人,他就知道得越少。因此,得道的圣人,不出行而能知道事之情,不窥见就能明晓物之理;不妄为而能成就功之业。

1.3.2.2 术后排气时间 术后3 d询问患者,了解患者是否已排气及排便情况并在表格上写明第几天有排气排便。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熊春锦疏:所以有志于身国德道复兴的人,要把握住信德厚实之土,建立道德信仰信念,尊道贵德,忠信不惑;把握住智德阳水,弃饮水的愚,才有复兴道德的希望。李水海疏:因此,大丈夫立身于敦厚,而不处身于轻薄;立身于笃实,而不处身于盛美,所以要舍弃那种轻薄、盛美的表象,而采取这种敦厚、笃实的真情。

《德道经》得一章蕴含着辩证法的思想,讲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同时也劝人们顺应道的普遍性。“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熊春锦疏:从前道治和德治时代的人,由居道而用德,所以能与自然同体,治身可以长生久视,治国可以天下太平。只有德的品格,才是天、地、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失得一能量的营养,万物将产生不良变化。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李水海疏:光明的道,好似暗昧不清;前进的道,好似后退一样;平坦的道,好似崎岖不平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nalyzed group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limitation of this study,as well as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on the long-term results.

《德道经》请靓章仍讲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诎,大巧若拙,大辩如讷,大赢如绌。燥胜寒,静胜炅,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李水海疏:最完美的犹如缺损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败竭的。最充盈的犹如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没有穷尽的。最正直的犹如弯曲的一样,最灵巧的犹如拙笨的一样,最雄辩的犹如口吃的一样,最盈余的犹如不足的一样。炎火可以战胜严寒,冷水可以战胜暑热,清虚恬静可以成为天下人民的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教师奥不断接受来自学生的信息,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处加以纠正,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习—错误—理解—纠正的循环过程,这样做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更牢固。例如在讲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可以做如下的实验:将两个一样的灯泡(6V、0。3A)一个并联在6V的蓄电池上,一个并联在6V的干电池上,用电压表检测两个电路的电压,之后让学生思考,两个电路点啊是否相同?两个小灯泡亮度是否一样?引导回答错误的学生找到错误原因,即两个电路电源的内阻不同。学生将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会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在讨论中找到正确答案。

“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所以不要因私心贪欲而追求复杂,即使拥有再多的数,质量如同玉石那样美好,但是离开了道无和德一,也就如同普普通通的一堆瓦砾而已。

“天象无刑,道隐无名。”熊春锦疏:天象与大道皆无后天的形名,属于先天态内之物质。“夫唯道,善始切善成。”熊春锦疏:唯有大道化生滋养万物,以上善为起始,而且善于成就万物。

《德道经》反复章,蕴含着对立双方互相转换的思想。“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熊春锦疏:反方向、反有相物质的常道运动规律而行持,就是进道的开始,回归德道是追本溯源地修心明德归道。自然万物从肉眼可见的后天有相中诞生,一切有相却又是从无相中诞生。

2018年11月16日,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四大品牌共37款重磅车型亮相2018年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全新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A级轿车携独具型格的A 200 L运动轿车先型特别版炫酷登场。来自阿法特巴赫的第一款四门跑车及梅赛德斯-AMG独立研发的第三款车型—全新梅赛德斯-AMG GT四门跑车迎来了中国市场的首发。梅赛德斯-AMG董事会主席慕容涛(Tobias Moers)先生在车展现场表示:“全新梅赛德斯-AMG GT四门跑车是AMG‘性能豪华’的完美代表。这款纯正四门跑车的到来,不仅进一步扩充了AMG GT家族的产品序列,还将为我们开辟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

《德道经》中和章,则阐述了道生万物的理论,强调了隐性世界的重要作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熊春锦疏:道生万物已经离开德一进入了阴阳的状态中,人类对万物的认识,停留在看得见的有相物质世界,而将看不见的无相物质忘在脑后。“勿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李水海疏:事物,有时减损它,反而得到增加;有时增加它,反而得到减损。所以前人所教导的,我也发为议论去教导他人。毕竟,强横的人不得寿终正寝,我将以说此话的前辈作为师长。

《德道经》至柔章阐述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李水海疏:天下最柔弱的东西,驰骋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里面;不见形象的东西,入于没有间隙的东西之中,我因此才知道无为的益处。施行顺应自然的教化和政策,天下很少有人能做到。

《德道经》立戒章讲述了减少贪欲,适可而止的思想。“名与身熟亲,身与货熟多,得与亡熟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李水海疏:名誉和生命比起来,哪一个更亲近呢?生命与财货比起来,哪一个更宝贵呢?得到名利和失掉生命比起来,哪一个使人忧患呢?过分地爱惜名誉,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过多地收藏财货,必定要遭到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能得到长久安全。

《德道经》知足章阐述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希望天下有道、社会安定,减少人民的惨祸和痛苦。“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李水海疏:天下安定而有秩序,就把战马还给农夫用来种田。天下慌乱而不安宁,攻伐拔除他国的兵马,而起于疆场。罪恶莫大于纵欲,祸莫大于不知足,灾殃莫惨重于贪得。所以知道满足这种满足,就是最大的富足了。

《德道经》闻道章,讲述道深微妙,隐奥难见,具有内敛、含藏的特点。“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闻道。”李水海疏:上士听到了道,能够勤快地实行它;中士听到了道,将信将疑;下士听到了道,就嘲笑它,不被嘲笑,就不足以称为道。

“一带一路”的传播可在政府、媒体、智库、民间等多个层面进行,各层次内部还可再细分。以政府层面为例,除了通过政府形象、城市形象来对外推介“一带一路”之外,国家领导人对“一带一路”的直接表述具有更好的说明效果,一篇演讲胜过媒体的万千解释。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的演讲、在海外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都是可供研究的优质样本。在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创新的背景下,通过对这些样本的研究可直观地观察到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基本观念、现实路径与操作范式的转变与创新。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德道经》无为章,老子认为“无为”就是清淡朴质,减少情欲文饰。“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李水海疏:求学者一天比一天增加情欲文饰,闻道者一天比一天减少情欲。闻道者的情欲减少了再减少,一直达到清淡不妄为的境地;不妄为就是没有因为什么欲望而作为。将要治理天下,就得常常借助于不妄为而行事。假如妄为而行事,那就不足以治理天下了。

熊春锦疏:人类在失道以后,必然会按照失德、失仁、失义、失礼不同社会阶段下滑,随着忠信的严重丧失,仁义礼智失去信德之土的承载,乱象频生,也就进入最后的愚智时代。李水海疏:所以失掉道之后就讲德化,失掉德化之后就讲仁爱,失掉仁爱之后就讲分义,失掉分义之后就讲礼仪,因此礼仪是忠信淡薄的表现,是世乱的祸首;先知的认识,是违背道原则的一种盛美的表象。

《德道经》德善章,讲述圣王如何治理天下,应该心境广大,浑厚真朴,收敛意欲。“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翕翕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李水海疏:圣人心境广大,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善良的人,对他善待;不善良的人,也对他善待,这样就能使人人都归向善。守信用的人,对他信任;不守信用的人,也对他信任,这样就使人人都讲信用。圣人处在天下人之上,收敛自己的意欲;治理天下之人,使自己的心浑厚朴素。百姓皆使自己的耳目聪明,圣人则闭塞自己的耳目不用。

《德道经》生死章,讲生死都有其必然的规律,求生过甚便会适得其反,遵道抱德、无私寡欲才是养生之道。“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椯其角,虎无所措其蚤,兵无所容其认。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李水海疏:人离开生道,就进入死道。属于生道的十分占有三分;属于死道的十分占有三分;还有的人过分看重生道,妄动而陷于死道的十分也占有三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过于看重生道而不顺应自然。听说善于保持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用避开兕牛老虎,进入军阵不用穿上铠甲。兕牛无可用角触击他,老虎无可用爪抓到他,兵器无可用刃伤到他。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没有入于死地啊。

《德道经》尊贵章,集中讲了道生养万物的主旨。“道生之,而德蓄之;物形之,而器成之,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祭也。道生之,蓄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李水海疏:道使万物生长,而德使万物蓄养;体质构成万物的形状,而器型完成万物的品类。因此,万物尊重道使万物生成,使万物蓄养,使万物成长,使万物发育,使万物定形,使万物安质,使万物调养,使万物受到庇护。道使万物生成,而不占有它;道使万物发展,却不自恃有功于它;道使万物长成,而不主宰它。这就叫作幽深、玄远、奥妙的德。

758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fter cardiac surgery: an analysis of 103 cases

永磁同步电机架悬直驱技术,要求轮对与电机空心轴间留有一定间隙,来适应轮对与空心轴之间的动态变位。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此动态变位主要来自空重车变化下的一系弹簧垂向静挠度改变量,轨道非线性病害冲击,以及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下的轮对和空心轴间动态位移。因此,永磁同步电机架悬直驱结构设计面临如下技术难点:如何实现永磁同步直驱电机和车轴的匹配,并使之在轨缝、道岔或轨道病害等非线性冲击以及轨道随机激励下不互相干涉。

《德道经》守母章,阐述朴素唯物认识论,道既是一种永恒运动的物质实体,又是这一实体所依据的客观规律。“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㙂,闭其门,终身不勤。启其㙂,济其事,终身不棘。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道身殃,是谓袭常。”李水海疏:天下万物都有其本始,把这本始作为天下万物的根源,又认识了万物的本身;既认识了万物的本身,又持守着万物的根源,终身都不会有危险。堵塞主体产生知欲的器官,关闭主体产生嗜欲的门径,这样终身都不会陷于困境。打开主体产生知欲的器官,忧虑主体有为之事,这样终身不可救治。能察见细微的,叫作真正的聪明;能持守柔弱之道的,叫作真正的坚强。以主体智慧之光,去返照主体内在的聪明;这样,就不会给自己遗留下灾殃,这就叫作因循自然常道。

《德道经》盗桍章,老子站在人民立场,对当时社会阶级矛盾进行揭露。“使我潔有知也,行于大道,唯湤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积财有余,是谓盗桍。盗桍,非道也。”李水海疏:假使我掌握着知识,行走于大道之上,这样就只怕走入邪路。大道虽然很平坦,然而世人却好走邪道。潔修宫室,而田畴一片荒芜,仓廪也十分空虚;既然如此还穿着锦绣衣服,佩戴着锋利的宝剑,饱享着丰厚的食物,而且搜刮来了绰余的财货;这就叫作强盗头子。强盗头子走的不是大道。

王蔷认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要以活动串联学习内容,以活动驱动学习过程,以活动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时,整节课内容最好有一个大的主线,贯穿全文。笔者上7B unit 5 welcome to the unit时,把哆啦A梦作为主线,图片以及视频导入,fun facts呈现和哆啦A梦的互动活动等,给学生建构一个大的框架,紧扣本节课内容。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可以恰到好处地的创设主线情景,我们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德道经》包罗万象,经书中修身养性的思想,为道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书中蕴含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经书中蕴含的政治思想被历朝历代所沿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熊春锦.老子德道经校注[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李水海.帛书老子校笺译评[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基金项目】 帛书《德道经》的释义研究,项目编号:BKSKY18-058。

【作者简介】 孙培淇,阜阳师范大学。

标签:;  ;  ;  ;  ;  ;  

帛书《德道经》的释义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