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生态系统对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论文_肖加栋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水稻田中养殖螃蟹对稻田土壤中微生物含量的影响。选择施加传统化肥和喷洒农药为主的水稻种植田为对照组,用以稻-蟹为生态系统的水稻种植田为试验组,结果表明稻-蟹生态系统对试验组土壤的微生物含量有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特别是在种植水稻60-80天后,试验组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含量要高于对照组,同时三种微生物中优势菌种也发生了改变,试验组中的优势菌种有利于土壤循环水稻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因此稻-蟹生态系统是一种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水稻种植;螃蟹;微生物;优势菌种

中图分类号:S511.048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种植土壤的情况有着很高的依赖程度。在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矿化土壤中的有机质,形成并分解腐殖质,从而使得的土壤质量发生改变,有利于转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并修复受污染的土壤[1]。传统改善土壤质量的方式主要为施肥,同时喷洒农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这种施加肥料的方式会使土壤发生板结现象,减小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同时农药的施加会造成污染,也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2]。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改善土壤质量的方式被广泛应用,即采用生物投放,与作物共作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这种新型方法是在作物种植田中引入某一动物进行培育,利用动物排泄物,经土壤中微生物分解后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研究表明,在水稻种植中,采用鸭、鱼等生物与水稻复合形成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本文对稻-蟹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含量进行了研究,选定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为典型微生物,并对稻-蟹生态系统对三种微生物中优势菌种的改变进行了探索。

2 实验方法

选用嘉禾218为水稻品种,投放的蟹种类为绒螯蟹,购买蟹苗后进行3个月的培育,之后投放如稻田中。试验组的稻田周围放置围网防止蟹逃窜,不喷洒用于除草和杀虫的农药;对照组施加肥料,其中采用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为氮肥、磷肥和钾肥,喷洒用于害虫防治的典型杀虫剂以及除草剂,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喷洒3次。种植水稻及投放绒螯蟹后的20天,40天,60天和80天分别在两块稻田中央S型取土(5点),取土深度为距离表面5-15cm处,质量控制在3g左右,以无菌塑封袋封装,带回实验室进行测试,或在4℃冷柜中保存。

土壤中的微生物需要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所采用的培养基分别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改良高氏I号和马丁-孟加拉红。对于菌落的统计采用平板菌落计数的方法,对于优势菌种的判定需要进行单菌落培养,并分子鉴定,最后确定种类。

3实验结果

想要真正了解投放绒螯蟹对种植水稻土壤的影响,除了需要统计稻-蟹生态系统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还要对各种微生物中优势菌种的变化进行研究。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细菌来说,试验组相比对照组来说出现了巨大芽孢杆菌和阿氏芽孢杆菌,前者可以实现无效磷向有效磷的转变,能够对土壤中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磷元素进行降解,后者则是对含钾物质进行活性降解,这两种芽孢杆菌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足够的磷元素和钾元素,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对于放线菌来说链霉菌属在试验组中的种类和数目增多,这种链霉菌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对于真菌来说,在试验组中出现了青霉菌属和韦斯特壳属。

表1 投放蟹后稻田土壤各种微生物中优势菌种的变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水稻中引入绒螯蟹后,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特别是在大于60d后,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中各种微生物的优势菌种也发生了改变,更多有利于水稻生长和提高抗病性的微生物出现。

参考文献

[1] 李成芳, 曹凑贵, 展茗,汪金平. 稻鸭共作对稻田氮素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8,28(5):2115-2122.

[2] 展茗,曹凑贵,汪金平,代光照.稻鸭、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J]. 土壤学报, 2008, 45(6): 1179-1183.

论文作者:肖加栋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  ;  ;  ;  ;  ;  ;  ;  

稻-蟹生态系统对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论文_肖加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