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论文_初春来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论文_初春来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八郎镇铁桥学校 138000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以人为中心旨理。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又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人势必成为管理的中心,所以研究学校中的,特别是作为办学主导力量的教职工的职业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学校的有效管理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就当前学校管理工作来看,存在着“重管事,轻管人”、“重管结果,轻管过程”的倾向,更有甚者,要求教师每天上班签到,坐班定时,下班签退,似乎只有时刻把教师管得严严的,才能显示出管理的威力和水平。这种管理策略,无视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业的社会特殊性,未必是一种好的办法。这里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教师的工作特点、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就教师的工作特点而言,教师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工作外,备课、批改作业、辅导、自我学习、搜集资料、教研以及家访等都很难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或特定的办公地点完成。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他们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是很难用一个标准的尺度来衡量的。因为教师的职业活动是以个体活动为主,而教育成果却是集体创造的,一个人的培养需要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就一所学校来说,单是教学常规的形成就需要各任课教师的配合、后勤的保证等全体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所以,教师的努力目标、工作效率及教育效果的价值都是难以具体明确准确评价和计算的,并非准时上下班那么简单。

2.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教师的心理具有求知进取、善于思考、喜欢说服、讨厌压服的特点,以及“为人师”的社会期待和强烈的自尊心,又促使教师自觉地严于律己,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尤其是职业成熟度较高的教师,有着追求事业成就的强烈愿望,其事业心、责任感强烈而持久。他们不仅希望得到学生的尊重,更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如果置教师的工作特点于不顾,动不动就往教师身上套“金箍”,搞得教师连必要的“人格自尊”与“人身自由”都没有,势必会产生逆反心理、反抗心理和行为,这种反抗心理即使不表现出来而埋于心底,也会产生情绪上的不安而导致工作上的消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人性化的管理及其实施办法

学校是一个教育集体,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范来培养人才的,并以此组织自己的全部活动。学校要实现其教育目标主要得靠全体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想办好学校首先要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使教职工真正成为管理学校的主体。

那么,怎样才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呢?

1.要尊重教师的人格,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度”。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环境的非限制性。家访、学习、搜集资料、教学研究等一系列教学的延续工作,都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的。所以,如果强行在学校里推行“坐班制”而不给教师一定的“自由度”,企图用时间卡老师,那实际上就是把老师置于学校领导的对立面,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心情舒畅地放开手脚工作,也不利于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而且对教师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是一个极大的挫伤。

2.要一碗水端平,管理要一视同仁。

学校的教职员工,尽管文化层次、工作经历、年龄性格、能力大小各不相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在评价人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有根有据。要多鼓励少批评,要以理服人。切忌在评价人的问题上走极端,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面否定。更不能抬高一部分人而压低另一部分人。要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对学校的工作计划、实施办法、检查评比和总结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设立质量标准,按这些标准来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及时肯定教师在工作中的点滴成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要营造一种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心情。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教师们工作起来便会心情舒畅,干劲十足。反之,如果工作环境不好,便会严重挫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是搞好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怎样才能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最终?我想,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那就是加强人际沟通。学校的人际沟通主要有领导和教职工的上下沟通、教职工间的平行沟通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加强领导和教职工的上下沟通,可以让领导和教职工彼此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做什么。增进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加强教职工之间的平行沟通可以让教职工互相了解彼此的工作特点、成绩、困难等,有利于教职工消除因工作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和隔膜。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情况,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如此一来,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便会形成。

论文作者:初春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  ;  ;  ;  ;  ;  ;  ;  

浅谈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论文_初春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