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具体形上学视域中人性能力的三重维度论文

论具体形上学视域中人性能力的三重维度论文

论具体形上学视域中人性能力的三重维度

戴兆国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 人性能力是具体形上学关注的主要哲学问题,也是具体形上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支点。《成己与成物》在阐述意义世界生成的过程中,立足具体真实的存在,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对人性能力作了多维度的理论展开。分别论之,本体论维度揭示的是人性能力何以在,认识论维度论述的是人性能力以何在,价值论维度阐发的是人性能力为何而在。三重维度呼应关照,整体呈现了具体形上学的人性能力观,为现代哲学人性理论的新开展提供了思辨的支撑。

关键词: 具体形上学 人性能力 三重维度

“具体的形上学”三书1 “具体的形而上学”三书,指杨国荣教授创作的《道论》《伦理与存在》《成己与成物》。三书从本体论、道德形上学、意义理论角度呈现了现代哲学对形而上学思考的理论成果。三书的理论相互呼应,经纬交织,显示了哲学家对存在问题的多角度沉思,为现代哲学的形而上学理论贡献了独具特色的智慧。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具体形上学的三部曲。在某种意义上,具体形而上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形上学理论创建的成功范例之一。其他如历史本体论、仁学本体论、象思维的哲学、和合学等都展示了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建构的自觉。本文的讨论以具体形而上学为主词,涉及具体著作则用注释标明。(杨国荣教授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将《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也看做具体形上学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具体形上学就是四书了。参见杨国荣,贡华南,郭美华:《哲学与当代世界——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举行前访杨国荣教授》,载郭美华、邓辉主编《东方哲学》第十一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9年版,第12页。) ,以人的存在问题为思考的轴心,从存在的本源、道德的形上向度、意义世界的生成三重角度,展示对存在奥秘的哲学之思。从哲学思想史的角度看,对存在问题的追问,无疑离不开对人这一存在主体本身的反思。其中,揭蔽人性能力的构成又是反思主体存在秘密这一问题的核心环节。2 在《哲学视域中的人性能力》(《思想与文化》第八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154页)一文中,杨国荣教授指出,李泽厚曾提及“人性能力”。不过,李泽厚的提法,主要表现为对康德实践理性的概括。(《李泽厚近年答问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6版,第213页)杨国荣教授进而提出,他对人性能力所作的是广义理解。这一理解与《哲学何为》(《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一文中所谈到的能力大体一致。在杨国荣教授看来,对“哲学何为”这一问题的理解,离不开人与世界的关系。以“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当成为什么”为内容,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具体展开为认识、评价及规范等维度。以此为参照,人的精神本体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就包括认识能力、具体的道德品格或德性、审美的趣味三种。这里的“精神本体”概念大致相当于后来所说的“人性能力”概念。2008年,杨国荣教授又发表了《论人性能力》(《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能力涉及多重方面。就其不同于外在的手段而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不同于抽象的逻辑形式而融合于人的存在过程并与人同“在”而言,它既具有认识论的意义,也渗入了本体论与价值论的内涵,从而可以名之为“人性能力”。《论人性能力》就是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者的统一中,对人性能力作一概要分析。概括地看,对人性能力的关注,乃至对这一概念的系统解读,反映了杨国荣教授在建构具体形上学理论过程中,其所秉承的思路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本文讨论依据的《成己与成物》虽然以意义理论为核心,但是其中涉及的人性能力内容却非常丰富。本文讨论人性能力理论的三重维度,也基本上遵循了杨国荣教授早先阐述人性能力的思路。 《成己与成物》为“具体的形上学”三书的第三书,其主要篇章详细阐述了人性能力的构成与要素。概括地看,这一分析包涵了对人性能力阐述的三重维度,即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为了清晰地揭示这三重维度的具体表现,本文以《成己与成物》为讨论的文本,具体探讨人性能力论表达的内容。

(3)在做动物眼球实验时,先让学生通过教材大致掌握眼球解剖相关知识,然后与新鲜羊眼球标本结合教授,使学生更加真实全面掌握眼球结构[2]。实验中,从眼眶上壁和侧壁进行逐层解剖,以便学生观察和学习眼球内部结构。通过本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眼球的结构,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模型与鲜活标本结合起来,全面理解眼球的结构和鲜活状态,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医疗费用增长过快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话题,这给医疗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提升社会对医保政策及其落实情况的认可,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医保住院费用不合理现象。

一、人性能力的本体论维度

根据具体形上学的理论立场,“人既建构社会实在,又以社会实在为自身存在的本体论前提,二者的以上互动既从一个方面展示了‘物’与‘事’的关联,又使这种关联超越了对象性而呈现为人的存在形态。”1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导论”第5页。(本书之前有2010年人民出版社版、201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以有物作为存在背景,有事成为人之在的具体显现。自有物至有事,再自有事而至有物,物—事与事—物的双向勾联已成为人之在的本体论的事实。作为原初自在的物,在事的参赞下,成为与人不可分离的实在。人之在的价值和意义因物—事的本然关联而呈现。物—事与事—物的勾联互通也因人之在的不断敞开而形成新的结构,为人之在的意义的无尽呈现提供实然的图景。人存在于世,其要成物成事必须借助实践力量的显现才能够完成,其中人性能力之开发、养成和提升便成为人之实践力量的主要环节。根据人之在与物之在的关联,以及由此引出的人之在世的生存的世界图景,聚焦人性能力的存在与展现,便成为具体形上学审视人性能力论的本体论维度。

早在康德那里,就已经将对人类本性的认识作为哲学思考的重要内容。康德曾经指出,从类的角度可以把人理解为地球上赋有理性的存在者,这是特别能被称为世界知识的,尽管人只是构成了地球上造物的一个部分。2 Immanuel Kant, Anthropology From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Translated by Mary J. Gregor, Martinus Nijhoff / The Hague / 1974, Preface. 从这一立场出发,康德在《实用人类学》中,对人的感官能力、想象力、情感以及欲求能力等做了系统的考察,对人的能力体系做出明确的说明。康德试图把讨论人类本性的认识归于世界知识的范围,但是受其理性主义立场的限制,康德尚没有突入本体论领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成己与成物》则以人之在与物之在的互动相激为反思的图景,深入解析了人性能力在本体论维度所包涵的具体内容。

在狭义认识论的视域中,相对于感性能力,理性表现为沉思,是深刻的、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从逻辑思维的层面看,理性的要求首先体现在思维过程应保持思想的自我同一。”4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7页。 理性的能力就是保证思维过程的思想的同一,避免逻辑的错误。理性能力所以能够保持思想的同一,在于理性能够提供可以确信的理由。理性能力作为人性能力的展现,并非仅仅停留于传统哲学所认为的认知领域。理性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完整地体现于认知、评价和实践的所有过程。理学提出的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分别,以及休谟认为的理性应该是情感的奴隶,等等,这些传统的观点都只是看到了理性的某一方面功能。“作为成己与成物的内在条件,理性的能力在这里表现为通过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推论与辩证思维等的统一,逐渐提供世界的真实图景。”5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8页。 鉴于成己与成物的互动,理性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就不再止步于对世界之真的把握,同时也指向世界之善。具体形上学从广义认识论角度对理性内容的扩展,为更好地理解人性能力的核心层面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是广义认识论视域下的人性能力的第一重表达。

由于具体形上学一直以人与人的世界为哲学沉思的对象,因此其理论的铺陈从来都是以人的问题为核心指向。就《成己与成物》阐述的主题而言,人之在如何展开,是人之在如何可能的题中之义。这一展开过程不仅通向意义世界,其过程本身与意义的展开也是并行相续的。人性能力伴随人之在的敞开而得到锻炼、提升。人性能力作为一个系统,既是个体之在能力的逐渐形成,也是群体之在能力的渐次提升。正是人性能力的不断养成,促使人之在与世界之在不断得以勾连,进而形成某种共存、相生、互融的存在论场景。基于这一本体论的立场,具体形上学反对近代哲学家限定于知这一领域,仅仅突出感知、理性等特定的方面,从而在二重意义上对人性能力做狭隘的理解。5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4页。 如康德从形式与实质、先验与经验的区分加以划界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从人的真实发生的历史过程来看,成己与成物首先与人对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理解直接相关。近代哲学以来的传统一直试图从科学角度来把握人的能力,其中对人性能力的认知也就仅仅停留于狭义的认识论领域。当康德提出“普遍必然的知识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的时候,其思考指向也就局限于知识论的论域,缺少对人之在的全方位关注。《成己与成物》指出,康德追问普遍知识何以可能,更多地只是关注形式和逻辑的方面。以此为思考的进路,康德在涉及人性能力时,常常主要从形式的方面入手。由于人性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变革世界和变革自己这一过程中的体现。因而,人性能力既有康德意义上的形式逻辑的方面,又涉及意识过程、精神活动,从而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逻辑与心理的统一。1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导论”第13~14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已经指出,劳动是指人借以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生产活动。劳动“不仅已经脱掉一切社会形式和性质规定,而且甚至在它的单纯的自然存在上,不以社会为转移,超越一切社会之上,并且作为生命的表现和证实,是尚属非社会的人和已经有某种社会规定的人所共同具有的。”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923页。 当这种物质变换的活动能够为人们自由支配时,人们只需要消耗最小的力量,就可以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928~929页。 。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也就摆脱了必然王国的制约。

据此,具体形上学提出,从本体论的层面看,“以本身作为目的”表明人的能力与人自身之“在”难以分离:作为目的性规定,它融入于人的整个存在,并以不同于外在关系的形式,体现了人的存在特征。4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5页。 马克思对必然与自由王国的区分,其前提是将劳动看作社会化的活动,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劳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不是单向的。这种交换也内在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化。劳动作为人的最为基本的实践方式,其趋于自由的程度必然决定着人所期望的意义世界实现的程度。劳动越自由,则意义世界就越丰富多样,人之在与物之在也就越能共生相融。劳动的自由是人之在意义显现的最根本的途径。离开了劳动,任何形式的意义的实现、留存乃至光大都失去了依托。正是劳动锻炼了各种能力、创造了多种价值、提升了人的全方位智慧。人性能力在劳动趋向自由的过程中,其本体论维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福斯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了全新一代切削液ECOCOOL GLOBAL 20,以帮助用户应对各种挑战。其设计理念是在满足机床和金属加工行业的性能目标要求外,满足绝大部分工业化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为用户提供高性能、安全和环保的切削液产品。

具体形上学对人性能力在广义认识论维度的五重表现的揭示,紧扣成己与成物的互动,将人之在看作一个整体,将成己的外化与内化过程统一起来。五重具体人性能力在人性层面的表达,不仅回答了人性能力以何在的问题,也为解析人性能力如何运作提供了辨析的具体对象。这一基于广义认识论对人性能力的抉发,为理论化为德性,理论化为方法,提供了人性能力如何付诸实践层面的引导。

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维度对人性能力的解蔽,为价值论维度的人性能力阐发提供了理论前提。人性能力何以在,揭示的是人之在得以可能的本体论根据。人性能力以何在,即人性能力如何得以展示,为人之在的敞开提供了认识论参照。人性能力为何而在,则为人性能力从观念领域转向实践领域指明了价值论的归依。

《道论》提出哲学领域中求其“通”的深沉涵义在于展示存在的真实形态:不同视域的相互融贯所折射的是存在本身的统一性、具体性。通过澄明存在之维的本源性以及它在真、善、美或认识、价值诸种哲学问题中的多样体现,形而上学既融合了不同的哲学视域,也作为智慧的追求而指向存在的真实形态。5 戴兆国:《当代中国哲学形上学建构的理论自觉——从〈论道〉到〈道论〉》,《哲学动态》2013年第5期。 回到统一的、具体的存在,就是回到存在的本然。循从这一本体论视野,《伦理与存在》强调人的存在既有其社会本体,也有个体存在的本体论根据。就社会本体而言,主要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或广义的劳动过程。在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人总是一种趋于社会性的存在。但与此同时,人也表现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期望获得自身存在的历史根据。6 戴兆国:《当代道德形上学理论建构的突破——以〈伦理与存在〉为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从具体形上学对存在具体性的关注来看,《道论》阐述的精神本体,《伦理与存在》阐述的个体境界,都为阐明人性能力做了理论准备。

回归具体真实的存在,揭明人性能力本体维度的依据,还只是确立了人性能力何以在这一问题。若想深入探讨人性能力的具体内容,探明人性能力以何而在,还需要转向人性能力的认识论维度。

二、人性能力的认识论维度

相应于此,具体形上学认为,“人性能力既不同于抽象的逻辑或先验形式,也有别于单纯的意识或心理功能。”1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6页。 人性能力从形成到展开,都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在成己与成物互动过程中的统一。《成己与成物》从马克思区分必然与自由理论出发,通过对劳动的具体分析,深化了对人性能力的本体论维度的抉发。

基于传统认识论狭隘地理解人性能力,具体形上学提出了一种广义认识论的人性能力的维度。“一方面,人性能力总是奠基于广义的认识成果,其形成也与这种认识成果的内化、凝结相联系,否则便会流于空泛。另一方面,广义的认识成果若未能体现、落实于人性能力之中,亦往往只是一种可能的趋向,作为尚未被现实化的形式条件,它们缺乏内在的生命力。”2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导论”第14页。 也就是说,人性能力首先是指类的能力,即人类在形成、演化进程中不断积淀在人性中的各种能力的总和。这种类的人性能力始终处在不断生成过程中。“生生之谓易”是类的人性能力不断创生、发展的写照。其次就每个个体而言,其人性能力则表现为具体的知情意等方面。个体人性能力总是以未发到已发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类的一员,个体人性能力体现的是类的人性能力的某一方面。伴随着人类广义的认识成果不断得以积淀,人性能力也就获得了成长和提升。为此,具体的形上学以五重形式分析了人性能力在认识论角度展开的不同特点,即理性,感知与体验,想象、直觉与洞察,言与意,判断力。3 在《成己与成物》北京大学2011年版中,此部分内容所阐述的五重表达为理性与感知,想象、直觉与洞察,言与意,体验,判断力。这与2018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论述有出入。北京大学版将理性与感性联系在一起讨论,强调理性与感知的相互关联和双向互渗,这对于解决传统哲学对感知与理性的割裂有很大的启示作用。2018版强调感知与体验都是以身为认识的中介,以此与理性相区分,也有其论述的合理之处。从文本前后的变化也可以看出,具体形上学的思辨也一直处在生成的过程之中。

“舍我其谁”出自《孟子·公孙丑》,原句为“如欲治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舍我其谁”表达的是一种果断、勇敢、自信的情感。征兵宣传片使用这个成语,是为了突出解放军士兵不畏艰难、勇于承担的豪情壮志。然而西媒在翻译这个成语时,并没有交代其同汉语叙事的关联,也没有在译文中体现这种关联,仅仅用语法正确的英语译出了其字面意思。脱离了汉语叙事的“舍我其谁”在英语叙事中明显表达了一种为难、抱怨的情绪,“bear the burden”表达的情感与原文完全相反,似乎解放军士兵并不认同自己的职责,扼守国门仅仅是因为这件事别人都不愿意做。

具体形上学认为,能力对于人来说,是指人在广义的知、行过程中所展示的现实力量,这一力量体现于成己与成物的各个方面,表现为人把握和变革世界、把握和变革人自身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人的这种能力不同于外在的形式,它始终与人同在并融入于人的整个存在形态,从而构成了具有本体论意义的规定。以‘人性’规定人的这种能力,既在于它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也以其所内含的本体论性质为根据。”3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2页。 由此可见,具体形上学所言的人性能力立足于人的整体存在,并且从人之在与世界之在(内含物之在)的相互关联出发,明确了人性能力的本体论维度。人性能力作为反映人之在的本质力量,是内在于人的,“这种本质力量既是成己与成物所以可能的前提,又在成己与成物的过程中得到现实确证。”4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72页。 具体形上学希望从成己与成物相统一的角度对人性能力予以揭示,其目的就是要摆脱传统哲学对人性以及人性能力问题反思的窠臼,找到具体形上学理论能够落实的通道。

以寻找世界与人自身意义为实质指向的感知与体验,与理性从“心”出发有别,强调“身”在人性能力中的作用。由此,源自“身”的感知与体验,构成了人性能力的第二重表达。感知作为人之在与世界之在联系的直接通道,基于以“身”而“感”。“身”成为人与世界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感知的过程也并非完全排斥理性。“作为人性能力的体现形式,感知既从感性的层面敞开统一的世界,也展示了人自身的整体性。”6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2页。 从人们日常的知觉,到科学的观察,理性又总是渗透于感性当中。相对于语言对人性能力的揭示带有某种外显的特征,体验则带有返身性、切己性。“体验并非仅仅是对象性的辨析,它与主体自身的情意认同、价值关怀、人生追求等等无法分离。所谓反求诸己,也就是以主体自身的整个精神世界为理解背景,从而超越单向的对象性认知。”1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3页。 从具体形上学的立场出发,体验展示了人性能力不同方面的特点。在身心交融的过程中,体验呈现了沟通个体与普遍的能力。“以身体之”又显示了扬弃感性与理性对峙的趋向和能力。体验对时间的超越,又使人以有限境遇中得到的触发,进而去感受无限。2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4页。 体验作为一种人之特有的广义认识能力,依托的不是狭义之体。体验之体是身心统一之体,这种统一就是对人之在的整体性体认。

循沿人之在的统一性思路,具体形上学认为想象、直觉与洞察具有超越逻辑程序的趋向,是广义认识论视域下的人性能力的第三重表达。在以心观之的整体层面,这三种认识能力的特点是以非理性或不同于理性的方式展示人性能力,展示人把握世界和自身的内在力量。想象以经验为基础,以理性为指引,表现为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综合。“想象不仅构成了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且体现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过程。”3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89页。 想象能力是感性的放大和理性能力的迁延。没有想象,感性是无内容的。离开想象,理性便是干枯的。具体形上学提出,想象指向的更多的是可能之域,直觉则直接关涉对世界和人自身的理解、领悟与认识背景、过程之间的关系。直觉类似于庄子所说的心斋、坐忘,包含着“以神遇”的神不可测之意。“从形式之维看,直觉以思维环节的凝缩、简省以及由此形成的跳跃性、直接性、无中介性为特点;在实质的层面,直觉则表现为通过转换或越出常规的思维趋向,形成对相关问题、对象的整体领悟。”4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91页。 具体形上学认为,想象打开人的认识视野,直觉则赋予人以新的思路和理解,洞察则进而使人在达到整体领悟的同时获得内在的贯通。5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91页。 洞察作为人性认识能力的独特方面,在思维的指向性与非指向性、限定与超越限定、预期与非预期的对立统一中,体现了对思维之度的适当把握。“从人性能力的维度看,想象、直觉、洞察的共同之点,在于以不同于一般理性或逻辑思维的方式,展示了人把握世界与人自身的内在力量。”6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93页。 这里所说的不同于理性或逻辑的方式,并不意味着反对或脱节于这一方式。具体形上学将想象、直觉与洞察归为认识的一类形式,并以思维之度来揭示三者的内在特征,为我们从认识论维度把握人性能力的构成,提供了非常清晰的认识图景。

从“是什么”到“意味着什么”,从“人可以期望什么”到“人应当承担什么”的追问,具体形上学的哲学之思,蕴含着多重的思辨进路。回答这一系列追问,都离不开对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解析。“就个体的存在而言,自由的人格既表现为价值目的意义上的德性主体,也呈现为价值创造意义上的实践主体,这种存在形态不同于抽象层面上知、情、意的会融,而是具体地展现为人性能力与精神境界的统一。”3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导论”第18~19页。 人作为实践主体,其人性能力的发挥,就是要创造一个属人的意义世界,也就是富有价值意涵的世界。人性能力的发挥,为促进精神境界的提升不断提供条件。《成己与成物》将与人性能力统一的精神境界解析为价值意境和人性境界,以此为我们展示了人性能力的价值论维度。

作为认知与实践活动的桥梁,判断力也具有综合性的品格。判断力是建立在对前四重广义认识论视域下的人性能力的综合运用。作为能力的综合统一,判断力以人自身在身与心、个体规定与社会规则之间的统一为指向,由此也使之成为人性能力的第五重表达。具体形上学分析了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道德判断是沟通道德行为的选择与评价,进而以规范来引导主体在具体情境中做出合乎道德的行为。审美判断以某种合目的性为指引,将人的目的性与对象所呈现的形式加以联接,以达成关于对象的审美认识。这两种判断都具有某种创造性的特点。“作为把握世界与人自身之‘在’的方式,判断内在地包含着创造之维:对具体的个体而言,做出判断,总是渗入了创造性的活动。”1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97页。 认为判断力具有创造性,源于判断力是认知转向实践的关键环节。道德判断、审美判断都是要付诸实践的,尤其对于人之在具有主体性、能动性的特点来说,更是如此。判断力总是基于规则并指向一定目的,这种能力的特点,一方面表现为对各种认知活动的综合加工,另一方面又直接触发主体的具体行为。“无判断不行为,无规则、无目的不判断。”判断力以创造性的特点遵循由知己到行己的转变,实现了自由与必然、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2 判断力作为引向实践行为的中节,在实践的运用中也有着自身的原则导向。这些原则包括正当原则、向善原则和有效原则。这些原则的统一既体现了实践能力展开的动力来源,也预示着其展开的价值方向。(杨国荣:《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214~215页)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将以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治理、城市防洪建设及中小河流治理、抗旱备用水源建设为重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一步完善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着重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完成辽河、鸭绿江干流及15条主要江河支流、143条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完成116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总投资191亿元。

从《成己与成物》的论辩思路来看,人在追问世界和自我意义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脱离人之在这一本体论的事实。回顾具体形上学理论建构的三部曲,我们也不难发现本体论维度一直是对人之在追问的本然场域。人性能力所展示的本体论维度自然也不例外。

三、人性能力的价值论维度

与以宗教典籍、文学名著、社科经典为主要翻译对象时期的翻译理念不同,实用文体的翻译需要建立“语言服务”理念。[2](P5)外宣类文本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对外传播信息,这既包括让受众准确无误地获取与主题相关的中心信息,也包括对外展示文化、思想精髓和语言的独特之美,从而引起兴趣,引发关注,融入世界。由于汉语和英语反映了迥异的思维方式、文化积淀和审美标准,目的语读者存在较为不同的阅读预期。因此在翻译外宣文本时,译者需要在语篇的逻辑结构、语言修辞、句式、信息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重组和改写,以适应目的语读者对重点信息的需求,贴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和对文本的审美要求。

广义认识论视域下的人性能力的第四重表达是言与意,其中的关键之点是人的语言。人的语言能力的形成与人心之存在密切关联。有意义的语言总是包含着具体的思想内容。自觉、系统形态的思想,其凝结、发展和表达,又离不开语言。凝结于语言中的知识经验,是人性能力的外化和延伸,人性能力又为知识经验所进一步发展。思想走出自身,必赖语言的组合与生成。语言同样也不是空洞的符号,以名指物,以名喻道都是语言作用的直接显现。无论是中国哲学对名实、言意关系的辨析,还是现代哲学对语言本质的揭蔽,将语言看作某种精神禀赋,认作存在的家,都是对语言与人之在关系的深度解读。“唯语言才使人能够成为那样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7 孙周兴编选:《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81页。 具体形上学指出语言所具备的品格,使人对世界的把握超越了当下性和直接性,而且使个体不必重复类的认识过程,人性能力由此奠基于类的认识历史之上。在此意义上,语言能力既构成了人性能力的表征,又内在地提升了人性能力。8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96~97页。

具体形上学在分析价值意境时,明确了价值的具体含义。“价值所体现的是事物与人的需要、理想、目的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评价而得到具体的判定和确认。”4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55页。 价值又具体展现于现实的关系之中。“作为人化存在的属性,价值关系及价值规定同样具有现实的品格。在现实存在中,事实层面的规定与价值规定并非彼此悬隔;事物本身的具体性、真实性,即在于二者的统一。”5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56页。 价值关系并非某种抽象的关系,而是以现实世界的事实关系为基础。价值关系的现实性源自人性能力的创造性。王夫之在分别仁义之心与灵明之心的基础上,指出仁义之心展现的价值理念蕴含着至善之理,灵明之心主要表现为认知和理解能力。6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55页。 具体形上学认为,心之功能的不同,代表着人性能力在发挥创造作用过程中的具体价值指向。

以人化世界为图景,揭示事实与价值世界的关联,避免了从纯粹本然世界角度去讨论事实和价值的分立。具体形上学此一思路的改变,弥合了哲学史上事实与价值二分的鸿沟,也为勾联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世界的一切莫不与人有关,世界因人之参与而有了意义呈现的可能。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非平行无涉的两个世界,而是相互交融、共生共存的世界整体的两重面向。实践主体从价值评价到价值肯定,再到价值渗透,最后达成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融合,以此构建起价值意境,为人性能力的创造性发挥提供了现实的场域。为了更好的展示人性能力创造价值的过程,具体形上学分析了道德、审美和宗教领域中的价值意义的显现。

“我他妈的就是收过路费了,咋了?老子穷,来求你们的赞助来了。你不交钱,我就不让你进。爱咋咋!”老男人开口就是驴嗓子。

在具有伦理意义的世界中,其渗入价值内涵的观念形态,将伦理的意义世界与伦理的实践生活联系在一起。主体的道德观念和意识,莫不指向具体的道德行为。“内敬则外必和,心乎敬则行必以礼。”1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六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607页。 道德主体的行为发动源自于其内心对道德观念的遵从。道德观念世界的意义,其价值的落实体现于道德行为当中。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意义世界的生成作为审美世界的内在向度,既包含艺术创作,也体现于美的鉴赏。在这一过程中,“意义的生成内在地蕴含着物之呈现与意之所向的统一。”2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60页。 意之所在,体现的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向的发动和展开。在审美意向的驱动下,物逐渐向审美主体呈现其可能表达的多种美的姿态,进而引发物之意义的呈现。与道德和审美世界相应,宗教的精神世界,也展示为一种具有价值内涵的意义世界。具体形上学认为,宗教对彼岸世界的向往是宗教观念的积极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拒斥则是宗教观念的否定表达。《坛经》曰:“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其迷凡悟佛的信仰路径就是强调对意义世界的重构。由此,具体形上学为我们辨析了价值意境在道德、审美和信仰领域中的具体呈现。无论在哪个领域,意义世界的生成都离不开人之在与物之在的相互关联,都是人性能力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运用。“在价值的领域,意义世界的形成与体现相关意义的实践生活难以彼此分离。”3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59页。 价值意境作为人之在的主动创造,不仅关联着对“意味着什么”的问题的解答,也蕴含着对“是什么”的理解。由此价值意境与世界图景得到了统一,人性能力在这一统一中获得了价值维度的展现。

如果说价值意境为人性能力的运用提供了意义世界这一背景,那么人性境界则为人性能力的具体展开提供了现实的场景。“人性境界首先以理想意识与使命(义务)意识展示了精神世界的人性内涵。相对于此,人性能力更多地表现为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变革世界与变革自我的现实力量。”4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73页。 前文已经分析过,具体形上学所理解的人性能力不是以某种抽象的逻辑形式表达的本质力量,也不是单纯的意识或心理功能。人性能力在认识论维度所蕴含的五重表现,也都与现实世界的意义生成相关联。

从人性能力不断趋于完善的角度看,人性能力的发挥对于价值世界的创造必将越来越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现实社会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导致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马克思将这些阶段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阶段。目前人类尚处在第二发展阶段,由此也造成了人性能力在运用过程中的异化。具体形上学认为,人性能力异化的最突出表现就是被异化为外在手段和工具。由于科学过分强调对象化的思维,致使科学侧重于对世界单向的发问与构造,其结果就造成了对人之在意义的淡忘。人性能力往往被规定为只有工具性价值,人的物化与异化,人性境界的失落在所难免。这也是现代哲学所反思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争的根源。

与人性能力工具化倾向相对应,忽视人性能力在实践领域中的具体展现,又会导向人性境界的虚无主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学,将心性之学限定于德性涵养的伦理之域,强调人性能力主要指向德性之知,也就不可能展现人的全部本质力量。理学对醇儒人格的追求,把人性境界归结为个体精神的“受用”,其结果则是离开了人性能力的现实运用,导致人性境界走向封闭和玄虚。具体形上学认为这种思辨倾向也是人性境界论中的虚无主义。一切形式的“虚无主义以意义的消解为特点,其根本问题在于否定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在价值,无视意义追寻与自由走向之间的历史联系。”1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导论”第12页。 此处所论的人的创造性活动根源于人性能力的积极发挥。在此意义上,人性境界的形成,就是不断促进人去追求价值实现,进而成为完满的德性主体。相反,人性能力的发展,又使人成为价值创造意义上的实践主体。德性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具体融合,就是自由人格的培养。“作为人性能力与人性境界统一的具体形态,这种自由人格同时又从人自身存在这一向度,进一步赋予意义世界以深沉的价值内涵。”2 杨国荣:《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78页。 人之在与世界之在的关联,为价值的呈现提供了世界图景。人性能力在发挥创造性作用的过程中,所改变的不仅是世界之在,而且也包括人自身之在。自由人格的不断生成也就意味着人性境界的不断提升。

具体形上学阐述的价值境界和人性境界,始终没有离开人性能力的现实表现。其最终落实的自由人格,为人性能力的全面呈现提供了最好的指向。人性能力生成的过程,伴随着人类意义世界的不断丰富,以及人类自身的自我完善。就人性能力本身而言,其内在呈现的过程,价值之域始终是其不可绕过的重要环节。在人类不断创造出新的意义世界的过程中,人性能力也逐渐得以丰富。这一过程是无止境的。3 麦文:《人性新谭》,安徽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36~38页。

具体形上学以人之在与世界之在的关联为理论图景,全方位、多维度为我们展示了意义世界的生成与人性能力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成己与成物的统一,就是人性能力不断提升的永恒进程。人性能力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的具体显现,为我们推进对哲学的原初命题“认识你自己”的理解和领悟,为更深入地揭示人性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辨通道。

傅振照:《“会稽刻石碑”在绍兴县平水镇》,载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编《越文化研究通信》〔N〕,2010-9-10(第1版)。

On the Triple Dimensions of Human Capacity in the Concrete Metaphysical Perspective

Dai Zhaoguo

Abstract: Human capacity is the main philosophical issue concerned by Concrete Metaphysic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oint of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Concrete Metaphysics. In the process of elaborating the generation of the meaningful world, Cheng Ji and Cheng Wu, which is based on concrete and real existence, has made a multidimensional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acity from the dimensions of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axiology.In other words, the ontological dimension reveals what human’s capacity is, the 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 expounds what human capacity is, and the axiological dimension expounds why human capacity is. The triple dimension interrelates each other and presents the Concrete Metaphysical view of human capacity as a whole, which provides the speculative support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acity in modern philosophy.

Key words: Concrete Metaphysics; Human Capacity; Triple Dimensions

中图分类号: B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8705(2019)03-09-16

作者简介: 戴兆国,1971年生,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哲学比较。

责任编辑:张 明

标签:;  ;  ;  ;  

论具体形上学视域中人性能力的三重维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