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电力管廊建造技术研究论文_刘章军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电力管廊是城市发展必然产物,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已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力管廊的相关建造技术及注意事项,以及在电力管廊的建造设计上与城市发展结合的相关考虑,希望能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力管廊 市政管线 分类城镇

一、城市新型预制电力管廊快速建造技术

1、装配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

电力预制管廊具有长条形的特点,研制一种装配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使用螺丝连接,基本能避免焊接流程,能够实现冷作业话。达到快速安装,快速拆卸等效果,从而缩短了施工的工期(如图1)

2、采用时空效应的综合管廊明挖法快速施工工艺

考虑土体的时空效应,在施工工程中考虑不同分段,分层开挖方案,不同开挖顺序以及不同开挖暴露时间对基坑的支护结构承受能力,以及其变形的特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图2)

3、城市综合电力管廊施工中的地基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软土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避免因为软土的承载能力过小等不利因素对电力管廊的施工和后期使用的影响(图3)

4、预制电力管廊现场快速拼装施工技术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找垫层厚度选择,纵向施加压力控制,垂直方向垫板调平技术,管节精准就位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要形成一整套预制电力综合管廊现场快速拼装施工技术(图4)

电力管廊工程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整体现浇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形式。尽可能增加每节箱涵的分节长度,减少变形缝的数量,一般采用25米长度的分节长度,在节与节之间设置变形缝,同时,在变形缝之间设置剪力键,以减少相对沉降,保证沉降差度不大于30mm,确保变形缝的水密性。做好细部构造的防水工作,在变形缝,施工缝,通风口,投料口,出入口,预留口等位置,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渗漏设防重点部位,对于变形缝的防水,其方法一般是采用复合防水构造措施,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变形缝内设橡胶止水带,并用低发泡塑料板和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做嵌缝处理。同时,施工缝是防渗漏的一个非常薄弱的部位,因而应尽量减少施工缝的设置数量。施工缝应为水平缝,你能够设置成垂直缝,而且水平施工缝最好设置在底板面以上不小于300处。在浇筑新的混泥土之前,在已经浇筑好的施工缝表面,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者涂刷混泥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泥土。选用的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应该具有膨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应该不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二、电力管廊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综合管廊的建设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加之国家尚无相关规范,在电力管廊的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重视,并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电力管廊内空气质量较差,主要存在缺氧、可燃和爆炸,有毒和刺激性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电力管廊属封闭型地下构筑物,废气的沉积、人员和微生物的活动都会造成沟内氧气含量的下降;另外沟内敷设的电缆在运营时会散发大量热量,电力管廊内空气的危险性也是其不能被广泛推广的原因之一。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风险的控制是公用事业电力管廊工程的重要部分。因此整个电力管廊必须设置通风系统以保证沟内余热能及时排出,并为检修人员提供适量的新鲜空气,同时当沟内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又能有助于控制火灾的蔓延和人员的疏散。总之,要尽量提高沟内环境,保证电力管廊的安全运行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在电力管廊收容的各种管线间可能会产生排斥性或具有潜在性危险,容易造成对公共安全的危害,所以并非所有管线都可共容于同一孔管沟内。为了确保管沟内各工程管线的正常运行和管沟的安全,相互有千扰的工程管线通常分开设置在不同的小室内。

3,原则上,管沟的埋深须考虑沟面荷载、冻土深度、绿化等因素并尽量浅埋。国内外在电力管廊的规划中,一般应保证电力管廊上部有2.sm以上的覆土层。因为即使在修建电力管廊的情况下,道路下仍可能有少数管线需要直埋,所以应为既有管线在电力管廊上部穿越留有足够的空间,这个覆土深度对于减小车行荷载对管廊廊体的影响也较适宜。

三、电力管廊技术在城镇建设中的适用性

电力管廊内工程管线布置紧凑合理,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能有效利用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是城镇地下空间但是由于我国小城镇普遍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强,管理落后。归根结底,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电力管廊的造价高,和电力化相适应的投资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虽然电力管廊相对于传统的直埋方式投资较大,但从长远来说可以避免道路破坏,交通中断,更有利于地下空间的利用,决策者应以长远的眼光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仅仅看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因此,对于经济发达县市的城镇完全可以在交通繁忙的主要路段尝试建设电力管廊,从而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挖掘道路而造成的交通阻碍;同时可降低路面的翻修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增加路面的完整性和工程管线的耐久性。交通的畅通和基础设施的良好运转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城镇也不能只看到电力管廊的优点就盲目建设,而是应与小城镇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对于旧镇区,由于地下管线的错综复杂性,并不勉强修建电力管廊;对于新建镇区,可使电力管廊的建设与高速道路和地铁的建设同步实施与街道的拓宽和改建同时进行。在确定方案时,应当对市政道路路段上规划的各种管道、通道类型,进行归纳电力,分析比较其传统建设模式与电力管廊建设模式的初期建设成本、维护运行管理成本、道路拓宽改造的可能性、管道(通道)迁移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的迁移性成本,从而明确设置电力管廊的必要性,减少设置电力管廊的盲目性。虽然我国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有明显的改变,但是从长远的观点以及考虑到地下空间利用的可持续性,应坚持逐步使公用设施大型化、电力化和地下化的方向。小城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结合旧城镇的改造和新城镇的建设,适当建造电力管廊是合理可行的。

综上所诉: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事业在中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管廊的建设是保证人民优质用电,美化居住环境的前提条件。为此,相关同行应共同努力行动,夯实管廊建造技术,注重建设工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考虑好管廊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经济性,公共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徐兰京.给排水管材现状及管道内壁水质分析.给水排水,1999,25(10):66~68.

[2]吴兆申,梁敏华.给排水工程管材的选用与发展.给水排水,1996,22(12):49~53.

论文作者:刘章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预制电力管廊建造技术研究论文_刘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