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领导者的叛逆心理_逆反心理论文

如何消除领导者的叛逆心理_逆反心理论文

领导者如何消除被领导者的逆反心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被领导者论文,逆反心理论文,领导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逆反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个体对于外界引导在态度方面所持的与常规反应相悖的种种逆向反应。从主观上讲,可能因为被引导者固有的态度障碍——认知归因的偏差,也可能是因为态度对象特有的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从客观上看,直接诱因乃是引导者、引导内容、形式以及与引导情境相关的特征。如,对硬性简单的禁止而导致的禁果逆反;因付诸指令、压力而导致的自主逆反;对过量反复而导致的超限逆反;因时机不符而导致的情境逆反等。在领导过程中我们不能否认存在着由于被领导者主观因素而产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但更多情况是由于客观因素,即领导者的工作不当而使被领导者产生了逆反心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注意适度,防止超限逆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指出:“为人过度的时候,最适意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意的东西。”在有些领导者的观念中,似乎耐心反复是增强领导效果的重要手段,殊不知机械无变化的反复是逆反心理的突出诱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缺乏新异信息刺激的条件下,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就会由兴奋转入抑制(这就是生理学说的“负诱导”)形成“超限抑制”状态,人们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产生厌倦情绪和疲劳感。在领导工作中,有些领导者往往忽视被领导者的工作性质和被领导者自身的状况,总是反复强调自己的工作方式,这在有些情况下,势必会导致被领导者的超限逆反心理。如被领导者的工作是一种例行性工作,或者被领导者对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目的、任务都已非常明确,有相当能力完成工作任务时,这时领导者的苦口婆心只能适得其反。要避免这种逆反心理现象的出现,领导者在指导工作中要力避简单的无新意的重复,切忌淡而乏味的套话、废话。

二、了解环境,防止情境逆反。情境逆反是指被领导者对于本来应该接受的引导与劝告,由于引导、劝告的时机、场合不合时宜,被领导者“关闭心扉”予以抵制的现象。这是因为,态度结构中的情感因素往往制约对认知因素的容纳。当被领导者在情感状态良好、心情愉悦时,他可能接受平时不能接受的东西。反之,当他因某种情境情感状态焦躁、沮丧、抑郁时,他就可能拒绝本来能够接受的东西。

鉴于被领导者的情境逆反心理,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中一定要了解环境,采取适当的领导方式。要提高领导的有效性,领导者就要密切注意领导情境的变化,实行一种开放系统的、随机制定的、因情境而异的权变领导方式,避免被领导者的情境逆反心理。

三、充分尊重,防止自主逆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健全人的身上,存在着一种趋向自主并试图摆脱外部控制的倾向,或者说这是自觉不自觉地维护他的“自主”地位,不愿听任何别人的干预和支配。

在领导活动中,被领导者的自主逆反心理强与弱同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有密切关系,领导者只有充分了解被领导者,掌握他们的成熟程度,充分尊重他们在不同成长时期的自主要求,采取适当的领导行为,才能更好地完成领导工作,当被领导者不够成熟的时候,一般来讲,由于其尚不完全具备充分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与信心,其自主逆反心理较弱;相反地,当被领导者逐渐成熟时,由于其具备了相当的能力与工作的信心,其自主逆反心理也逐步增强,这时领导者要充分尊重这些被领导者的自主需要,把权责下放给成熟的被领导者,并适时地表示赞美与支持,避免那种喋喋不休的指导方式,防止自主逆反心理。

四、培养信任,防止信度逆反。无论是司马迁《史记》中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还是童话中牧童高喊“狼来了”而无人再来救他的故事,我们从中可以引伸出来,由于某些消极经验的积累,人们对于产生信息源的引导者的可靠性——信度的怀疑,必须影响对引导者诸如人格、态度、语言等特征的信任,进而影响对引导的接受或抑制,其结果导致了信度逆反。

领导者要取得被领导者的信任,防止其信度逆反心理,关键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使被领导者产生对引导动机的信赖归因。心理学研究实验表明,一个人要想让人信赖,至关重要的是要让人看到他发出的信息同他本人的利益,不发生关系,甚至发出一种看来非但不能给他带来益处反而招致损害的观点。因此领导者一定要以公心为重,在关键时刻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第二,保证引导材料的真实性。这是确定信度的根本因素,而真实性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杜撰的或被歪曲的,不应该作为事实的论据。

标签:;  ;  

如何消除领导者的叛逆心理_逆反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