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业要抓住机遇发展规模经济_规模经济论文

乡镇工业要抓住机遇发展规模经济_规模经济论文

乡镇工业必须抓住机遇发展规模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论文,抓住机遇论文,规模经济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规模经济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农村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然要求。近几年以来,人们对乡镇工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形成共识。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工业缺乏规模效益,特别是东部地区,大城市郊区附近的乡镇工业发达地区,正面临着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为此乡镇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农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一、当前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中的一些偏向。所谓规模经济就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在一定的时空内高度聚集,并因此而产生高经济效益,其基本特征是:第一,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度聚集;第二,社会分工的高度化和生产的专业化;第三,产品的低成本、大批量、大市场,但当前乡镇工业在发展规模经济中存在着一些偏向:

1.一些地方热衷于经济数量的增长, 在大投入求大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拼命上新项目,发展高产值项目,厂子大了,产量多了,产值高了,但走的是外延式的低效益的发展路子,没有发挥资源等生产要素应有的效应。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以固定资产、员工的多少来衡量乡镇企业规模的大小,致使一部企业“添大求洋”,虽然家大业大,但效益反而却更低了。

2.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热衷于“小而全”、“大而全”,一说要搞规模经济就热衷于造厂房、添设备扩大生产能力,甚至将外协加工任务,抽回厂里自行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虽大了,功能也全了,但由于不在生产专业化上出新招、产品的精益求精上做文章,违反客观经济规律,也是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

3.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搞形式上的联合、有的甚至出于各自的利益,仍实行“三不变”政策,搞行政隶属关系不变、所有制性质不变、纳税渠道不变的松散的联合体,徒有企业规模,实无规模效益。

4.一些地方的乡镇企业对发展规模经济,热衷于抓硬件建设,放松了管理、放松了人才的培养,员工素质的提高,结果企业的规模上去了,但由于管理素质差、管理水平低,若大一个摊子,因无法管好而出不了效益。

此外还有一些乡镇企业热衷于零敲碎打,哪种产品好销就上哪种生产线,使不少乡镇中出现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趋同化倾向,大家挤在狭窄的跑道上,你争我夺无法都不能有作为,无法搞规模经济。

二、发展规模经济的主要途径。

一般来说发展规模经济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单个企业的规模经济;二是企业集团或经济联合体等企业群体的经济规模;三是地区经济的规模经济。为此发展规模经济的途径:

1.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中实现规模经济。上海市郊的乡镇工业起步早,发展快,但和其他省市一样,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化、产品结构趋同化等不合理的问题,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仍然是市乡镇工业的主导产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比例也不很合理,特别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还有一些乡镇同类产品的生产有多个,有乡镇办的,也有村队办的,上不了规模。为此要加速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首先要将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要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要突破乡、镇、村的地域界限,同类企业与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联合起来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实行规模经营。其次发展规模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同时在以工补农的基础上要立足工业加速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要使数量较多的加工初级品的、中间产品的企业扩大规模,向生产高新技术、高科技含量产品方向发展,向系列产品方向发展,使产品上质量、上档次、上规模。

2.在新建和加大技改力度上发展规模经济。第一,对新建项目,一是要上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二是按“高、大、新”的原则,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而且市场容量要大,实行大批量生产、大规模经营。第二对老企业有发展前途的老产品通过加大技改力度来发展规模经济:一是加大技改力度调整和发展新产品上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转”,要果断决策敢于淘汰效益低、质量次、销路差的大路货产品,开发名特优特色产品;二是对市场容量大、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因生产批量小,达不到规模经济的,则应加大技改投入,扩大规模,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实行大批量生产,搞好销售,扩大市场占有率,尽快成为同类产品中的“小巨人”,实现规模经济;三是对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因产品单一而制约发展的,则应引进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应用新工艺,开发系列产品。

3.调查企业组织结构,发展企业集团或经济联合体,实现规模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是农村乡镇企业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一大特征。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既存在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竣的挑战。要立足市场,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上海市郊乡镇企业必须要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由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生产初级品、中间产品为主向最终产品、中高档产品、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由面向国内市场,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为此乡镇企业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以资产为连接纽带、技术和专业化协作为基础,采取兼并、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组建跨行业跨地区具有提高规模的经济联合体,或以名牌产品企业为龙头,吸纳配套厂、协作厂组成企业集团,或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造,对产业关联度大的一批企业以持股、控股等形式形成综合经济实体,或通过裂变分离再搞横向联合、外向嫁接改造形成新的规模经营实体,总之使沪郊原有的分散的小型企业增量资产投入,盘活存量资产,有机地聚集成经营灵活竞争力强,效益好的规模经济实体,提高乡镇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

4.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济。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各工业化国家发展规模经济一般在工业化中期,资本获得了一定的积累,基础设施等投资环境比较优越,经济发展接近起飞临界点,才有可能发展规模经济,因此发展规模经济是有条件的。条件不具备硬要搞规模经济不可能轻易实现,如果条件具备了不去努力,那就坐失良机。对于上海市郊乡镇工业来说已完成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正在步入工业化中期,大部分乡镇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本,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很好,具有较多的科技人才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因此区县乡镇等各级政府,要很好地把握时机,要因势利导,要有紧迫感,加速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在发展模式上要因地制宜,要针对各个乡镇经济的发展水平,生产布局等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可行的模式有:对原有企业进行大规模技改实行内涵扩张式发展;通过新建、扩建、横向联合、合并兼并实行外延扩张式发展;通过建立工业小区互相协作配套实行专业化生产,聚集式发展;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造以资产为纽带、发展规模经济;通过内联外引实行嫁接式发展规模经济。

三、发展规模经济要处理好几处关系。发展规模经济要坚持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规模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现在有些乡镇一说要实行规模经济,就盲目地在固定资产投入上做文章,上大项目,甚至以产值的多少来划定企业规模的大小,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投资增加了,厂也建大了,但由于结构不合理、产业效益低,无规模效益可言。因此要实现规模经济,不仅使企业具有一定规模更主要的是使企业的各生产要素实现有机的组合,企业的规模与结构紧密结合,规模适中、结构合理,生产能力才能得到有效释放。因此规模的扩大是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的。

2.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由于以产值论英雄的错误思想在沪郊农村乡镇企业中仍有一定的市场,部分企业仍然片面地扩大规模追求高产值,忽视效益的提高。因此实现规模经济必须以效益为最大目标,企业要不要扩大规模,扩大到多大规模就要看有没有效益,因为规模是由成本性质和收益状态决定的,而不是由抽象的“大、小”、“多、少”、“高、低”决定的,能使组织、管理、生产的成本费用最低,获得收益就递增,这就是规模经济,反之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就会使成本过高,收益降低,或超过一定的规模而再扩大导致成本管理费用上升收益下降,都不是规模经济。

3.规模与协作的关系。乡镇企业是靠艰苦创业互搞协作发展起来的,随着多年的发展实力增强了,家大业大了,一谈到要上规模,有的企业就想把厂办得大大的,车间要多,设备要配齐,要把企业办成一个万事不求人的企业,减少了与其他企业的协作关系,这样企业大了产值高了,但由于一些设备或车间利用率不高,开工率不足,成本、费用直线上升,实践证明求大求全不是规模经济,只有开展协作、实行专业化生产,在产品上求新、质量上求精,要在生产的专业化、系列化上独辟捷径才能实现规模经济。

总之,发展规模经济,一般来说大企业容易实现,但企业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判断企业规模大小的标准是:一看需要,二看可能,三看市场,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大企业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但必须以大市场、高水平管理等作保证。对市场容量小、更新期短的产品,只要充分发挥资源的聚集效应,则中小企业也能实现规模经济。

标签:;  ;  ;  ;  ;  

乡镇工业要抓住机遇发展规模经济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