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应注意问题的探讨论文_刘朝霞

关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应注意问题的探讨论文_刘朝霞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电业局乌拉特中旗供电分局 内蒙古自治区 015300)

摘要:变电站是输电网络的重要节点,是电力系统网架的基础,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变电站大多都已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维护问题;措施

1.概念分析

1.1智能变电站

智能性变电站指变电站工作过程的一种转化,在具体信息的收集、处理、输送、输出等各个环节中使用数字化的信息内容,不再使用传统的模拟信息形式;同时构建起和系统匹配的整体通信系统以及网络,该种处理形势下,各个设备之间使用数字化的形式传递或分享信息,由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技术的完善,各种网络形式的技术在不同的系统中应用更加广泛,这些都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提供了对应的条件。

1.2特点分析

和过去的变电站运行方式对比来说,智能化处理在信息内容的处理、收集、传递各个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过去的处理形式中比较重视功能、系统的需求和使用的手段,智能化的处理方式更加看重目的。分析系统的设备发现,新形势下的系统重视智能化、一体化的集合甚至是合成,这些都是传统的变电站所不具备的,从系统方面分析,智能化的处理方式为整个网络系统提供更加良好的运行条件,凸显的为全网络的概念,关注不同变电站主体之间、总调度中心和个体之间的配合作用,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智能化变电站形式包括几个不同的层次,其中两层化的网络是站控层、过程层;三层化的结构含有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2.常见问题

2.1安全

分析整个系统的通信模式发现,智能变电站的处理方式直接转化成为对等传输的模式,摒弃传统的处理形式,新型的传输方式对于系统的安全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即使是系统中的小部分出现故障,或是保护性不足,整个的系统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该种问题的原因是不同装置之间没有特定的隔离点,系统内部的隔离关键是依靠软件,系统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隐患,运行中受到影响。

2.2可靠性

系统运行中光学互感器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造成设备运行环节中玻璃和光纤出现问题,加上有源电子互感器必须依靠模块或元件的作用,系统作业环节中稳定性差,各种资源被不同程度的浪费,高压电子互感器被外部的磁场所影响,导致信号不够稳定,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增加。

2.3电源问题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为电子式互感器维护,在不具备直流性的电源状态下,系统内部的继电保护装置或测控装置将无法高效的反馈出设备的实际运营状态,一次的设备整个暴漏在没有保护的环境下。结合双重配置的基本原则,电子式互感器的实际工作电源包括两组直流电源共同支持,在某一个电源发生问题或不能提供电力的状态下,系统内部具有直接性关联的元件无法准确的获取资源,保护装置处于锁定的状态下,从中不难发现,如果直流电源发生接地状况的时候,人员要提高重视程度,不可随意性的检查回路,出现电源停用状况时须将对应的保护装置停用。

3.管理措施

3.1提高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

3.1.1建立安全责任管理体制

整个变电站运行系统是非常复杂化的过程,每一个环节之间具有关联性,所以在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将不同时期的任务详细划分,进行明确的表明,将责任强化到个人,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建立标准化的考核体系,在系统内部某个环节发现问题的状况下,直接寻找到相关的管理人员,采取责任追究的形式,对管理工作中责任心高,具有强烈上进心的人员进行奖励,提升系统内部所有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培养人员的安全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2应用三票两制

三票两制中的两票包括运行的操作票和工作票,在进行两票记录的时候必须遵守和根据相关的规定流程完整填写,应用相应的设备时候要填写操作票,避免无票或虚假票据的状况出现,利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来降低后期出现问题的概率;三制具体包括工作许可制、工作监护制度、实施作业环节中的体制,日常的运行环节中严格落实制定好的三线制度,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内容,坚决杜绝形式化。实施环节中严格的遵守使用制度,能够避免出现问题,让各种工作按照顺序依次展开,防止出现危险性事故,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安全保证,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3.2巡视管理

3.2.1日常管理

由于智能化变电站系统中含有的设备较多,各种的设备技术含量高,同时工作环节中需要一起启动较多的设备,所以必须重视日常的管理工作。内部各个设备对于工作区域的环境要求不一致,需求较高,因此每一位运维人员必须保证每个时期设备的稳定、安全性运行,保证巡查工作的准确性,如果巡查环节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全面检查处理,快速的寻找到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解决问题,避免留下隐患问题。

3.2.2和运检人员共同合作

系统中包含各种类型的设备,不同的设备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参与到运维工作中的人员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具有差异性的,如果单一的配备两个人员进行系统全面检查,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漏洞,无法达到预期的检查目标,万一系统内部出现突发问题,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安排工作的时候,要考虑到参与人员的专业性水平和特点,合理的进行技术人员分组,联合作业,必要的时候应用交换的方式展开巡查,提高工作效率。

3.2.3联合厂家

系统运行的环节中,要及时的和技术人员沟通,专业的设备生产工作人员要到实际区域进行回访和调查,到实际工作现场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运行中是否存在问题,对于运行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在未来加工生产环节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处理,提升综合应用效率。

3.3标准体系建立

分析多年来国内的变电站发展历史,从中不难看出,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系统的运行状况具有直接性关联。目前国内在该领域中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仍旧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标注体系,同时由于经济技术的综合性影响,和其余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差距,面对该种状况,解决的方式为提升运行效率,持续性的调整和改革现有的标注体系,对于其中包括的内容详细化的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细致化的分析,寻找到最有效科学的解决方式,为未来工作的良好展开提供理论依据。

3.4重视设备的管理

3.4.1实施方式

提升系统内部设备的管理力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来说,智能变电站具有两种设备,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相对高些,二次设备的网络化程度较高,充分考虑不同设备的优势和先进化程度,结合各自的特点匹配出最优质的管理方式,提升工作的实效性。

3.4.2设备管理

系统中包括的部分关键性设备要展开特殊化的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结合实际,建立数据信息资源处理库,将系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资源合理整合,为未来的应用做好准备。保证操作管理工作的水平,控制顺控操作票,根据具体的规范管理倒闸操作票,保证考勤工作的准确性,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提升内部人员的主动性。

4.结束语

总之,智能化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进步的象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智能化变电站的工程在不断发展完善,在当前的建设模式下,运维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素质,全面考虑问题,才能正确处理网络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从而确保电网、设备以及人身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黄薛凌.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及维护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5).

[2]郝振宇.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及维护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5).

论文作者:刘朝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  ;  ;  ;  ;  ;  ;  ;  

关于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应注意问题的探讨论文_刘朝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