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研究热点及其未来展望论文

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研究热点及其未来展望

胡红珍 孙芙蓉 韦婧婧

(温州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温州 325000)

摘 要 :在新课改和教师教育政策的引领下,我国的教师教育经历了从一体化、均衡发展到注重质量发展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为了了解这一过程中我国教师教育的关注点,使用知识图谱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分布在师资培养政策、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国外教师教育的启示、教师教育方法、教师教育的专业标准这五个方面。在未来的发展中,教师教育将在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培养模式以及师德建设上持续关注。

关键词 :教师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热点;未来展望;21世纪

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1〕。 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从起步向深入推进,同时教师教育也从一体化走向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关于教师教育的政策也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地更新与完善。鉴于教师教育政策的导向,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为政策分析、理论探究、实践问题解决等。以往在对教师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时,大都处于一种思辨视角,缺少历史梳理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因此,本文在梳理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基础上,分析有关教师教育的文献计量结果,并基于政策导向的视角,展望我国未来教师教育的走向。

一 、新课改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

(一 )教师教育一体化时期 (2001-2005年 )

2001年5月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2〕。为加强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2002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体制创新,从教师培养培训分离向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变》,强调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一体化的关键是教师教育机构的一体化。在教师教育体系稳定的基础上,2004年2月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

这一期间,国家对教师教育的规划主要强调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设,逐步推进从各院校相互衔接、教师教育机构一体化到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明确了教师教育开放化、一体化的培养模式〔3〕

分油机板卡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采取抢占式任务添加并按照优先级进行处理的方式[8]。分油机板卡上电后任务的添加和跳转关系见图5。

(二 )优质教师资源建设时期 (2006-2014年 )

2006 年《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颁布,启动“特岗计划”。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规定从当年秋季开始,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率先招收“免费师范生”。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行“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制度。2011年9月,我国逐步推进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开始打破教师资格证书由各省考试认证的局面。2013年教育部宣布从2015年开始教师资格证书全部实行国考,打破了师范生在教师资格准入方面免考特权。

英国的教师教育一度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具体系、最具特点、最具成效的教师教育, 以其法制性、实践性、开拓性见长〔11〕。在教师教育政策方面,英国制定了权威且规范的政策与标准,为教师教育的改革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实行专业课与实践课相融一致的课程体系;在培训体系方面,构建“教学学校”为主导,其他学校共同参与的的教学联盟形式。

2001年我国启动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界的新形态也掀起了教师教育领域的变革。一系列相关的教师教育政策文件连续颁布,研究者对教师教育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本文以CNKI(中国知网)CSSCI期刊中2001-2018年的2207篇有效文献作为数据分析的来源,绘制出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热点。

10月份,上海石化行业在完成装置检修后,生产运行基本处于平稳状态,4家主要企业和两家园区当月产值环比2家微涨、2家持平、2家下降。尽管原油价格出现下跌,但因市场滞后效应,石油板块产值仍保持增长态势。上海石化和高桥石化产值同比分别增加23.91%和35.32%,居增长前列。上海化工区实现产值82.04亿元,虽环比下降21.48%,但是1—10月累计产值1005.33亿元,提前两个月产值达到千亿元。金山二工区继续新建和扩产项目投产红利,产值同比增加22.1%。上海华谊集团主要产品市场畅销,甲醇、醋酸、烧碱和PVC产量环比分别增长4.4%、5.6%、4.6和39%,致使当月产值同比增长3.2%。

(三 )全面深化改革 ,提升教师教育质量 (2015年至今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提高教师质量的“标准动作”,通过教师专业标准来彰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16〕。在借鉴国外教师教育标准化运动的基础上,我国从2011年公开咨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意见稿,到2012年2月三个标准的正式颁布,突出师德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实践能力、体现时代特点〔17〕。至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严格实施教师的准入制度,保证了基础教育的质量。在教师专业标准中,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教育能力构建的时代特征要素的核心〔18〕,被列为专业知识之一,包括掌握学科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方法与策略、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学科教学知识有在促进基础教育教师质量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高上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经历从优先发展乡村教师质量到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再到全面提高教师教育队伍建设,多份文件由点及面有序绘制了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蓝图,并于2018年2月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

二 、新课改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

也有研究者认为寨卡病毒感染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有可能是由于免疫交叉反应所导致的。Lucchese等[31]通过研究发现寨卡病毒的部分蛋白多肽在人类中也有表达,如小头畸形、脑组织钙化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的一些蛋白多肽,并且通过查询免疫抗原决定簇(IEDB)发现,许多共有的多肽具有免疫原性,当寨卡感染人体引发免疫反应后,可同时针对人体内共同存在的蛋白多肽发生免疫交叉反应,从而导致神经系统的损伤。

表1 核心关键词(前32位)

(一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国际PISA测试中,芬兰的脱颖而出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其教师教育的高度关注。其高质量师资的背后是一系列严格的保障措施,如严格筛选师范生优质生源,重视师范生的实习经验、科研素养以及思维品质,并且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12〕。芬兰的教师教育模式不论是从政策角度、实践环节,到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认可,都有着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严格把关教师教育的质量,提高了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较于芬兰,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也有着自己全面的体系,从机构设置、政策导向到质量的认定和评估,涉及各个层次的机构,有力地保障了教师教育的质量水平。

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催生了新型经营模式——免费经济,即通过免费导入流量,再以流量为资源深入开发,创造价值。互联网期刊行业也是互联网经济的一部分,自然不能免俗,免费经济的尝试也在进行中。而对应这一模式,企业会本能地压低免费部分的成本,同时抬高创造价值部分的效益。

(二 )多维尺度分析

在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方面,日本走在了各国的前列。21世纪以来的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特色,首先就是重视“培养实践能力”,致力于改革实践性教育课程〔13〕。除了日本政府大力推动教师教育课程大改革,地方政府也积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形成了中央、地方多样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形式。各个国家在教师教育方面都有着特色与困境,我们在参考他国的经验的同时也需要综合考量本国的特殊文化,研制适合本国的教师教育体系。

图1 “教师教育”研究树状图

图2 “教师教育”研究热点图

领域一:师资培养实践,关键词有师范生免费教育、教育公平、师范生、教育实习,主要分布在第三领域,各个关键词之间的布局比较松散。2007年《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颁布,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旨在促进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强烈的国家意志和教育公平的价值诉求〔5〕。师范生免费教育在实行过程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与困境,其中被认为是师范生训练中最基本的教育实习,往往存在着教育实习时间太少,对教育实习环节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指导不力、管理不善等弊端〔6〕。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村教育师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教育公平,既实现了师范生个人价值,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和国民教育质量的提升贡献实际价值。

领域二: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关键词有教育信息化、俄罗斯、高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发展策略、教师教育转型。除了关键词“发展策略”落在第一象限,其余的关键词都分布在第二象限,且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相对分散。这样的分布状态表明了该主题领域结构比较松散,有进一步研究发展空间。自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师范院校为主,其他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的体系一直紧随社会形态的变化而不断完善。顾明远教授曾提出:“我国教师教育的转型的目的不明确,科学论证不够,条件准备不足,与提高师资质量的要求背道而驰。”〔7〕在教育目标上,由于各自办学的特色,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学校对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一定的差别,甚至相矛盾。在师范院校中,师范生的专业性极受重视,而综合性院校中,强调专业的综合性,难以突出师范生的专业性,甚至导致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特点被弱化或被“湮没”〔8〕

在师范教育转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模式选择上,教师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教师专业化直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9〕。根据量变产生质变的原理,当教师教育的数量已经足够时势必会对教师教育的质量进行筛选,带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最终促成教师教育的转型。

领域三:国外教师教育的启示,关键词有培养模式、体育教师、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师、芬兰、澳大利亚、课程标准、英国、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美国、课程改革、职前教育、课程设置、日本,主要分布在第一和第四象限。其中,中小学教师、课程设置、职前教育、教师教育、日本、体育教师、日本这六个关键词离密度的纵向坐标轴比较紧密,教师专业发展和芬兰这两个关键词离向心度的坐标轴紧密。这样的分布表明其研究主题处于整个研究网络的核心地位,研究体系相对其他领域的研究主题较为成熟。比较各国教师教育的模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不足。在师资的培养方面,美国的师范教育功能在中小学师资培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教师教育的实践方面,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路径采取短期和专业为师资培训方式、实习导师为师资培训的专业支持以及不同的审查角度为师资培训的考核评估的形式〔10〕,来实现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从2006年到2014年,国家多份教师教育政策文件的颁布都将重心放在了教师的资源招生、准入制度、资格证标准等各项关于师资的要求上,及时适应基础教育“双高普九”和特色发展的改革主题,为基础教育界输送优质师资。

首先使用Bicomb软件对所有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截取词频排在前13的所有关键词,累计频次达到40.20%(如表1所示)。接着将这32个关键词形成矩阵导入SPSS20.0系统中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形成聚类树状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教师教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种类:种类一师资培养政策,种类二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种类三国外教师教育的启示,种类四教师教育方法,种类五教师教育的专业标准。

将系统聚类中形成的相似性矩阵导入SPSS20.0中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如图2所示),其象限坐标轴的横坐标代表向心度,纵坐标代表密度。结合图1和图2,发现每个领域下的关键词和种类中的关键词基本上相对应。

领域四:教师教育方法,关键词包括教师培训、案例教学、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分布在第三象限,各个关键词之间距离较远。案例教学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新泽西州立师范学院将收集和研究案例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部分〔14〕,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教师教育领域中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对教师专业性不足和经验匮乏的克服〔15〕。在后续的发展中,案例教学法也遭遇教师积极性不高、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以及创新强度不佳的困境,导致了案例教学法有效性的下降。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案例教学法亟需根据社会、对象的变化及时的更新,适应教学的发展,融技术与教育理念于一体,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教育的教学。

领域五:教师教育专业标准,关键词有专业标准、教师资格制度、教学改革、学科教学知识。其中关键词教师资格制度、专业标准分布在第三象限,教学改革分布在第二象限,学科教育学知识落在第四象限,且接近于坐标轴中心,说明其关键词处于研究中的关键地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深化。

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中提出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力求提高乡村教师质量。2017年10月,《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办法(暂行)》中提出规范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总规划。 2018年1月,《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4〕。2018年2月,《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 提出我国教师教育五大目标、十大措施。

三 、我国教师教育的未来展望

回顾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发展阶段以及研究热点的分析,发现从教师教育政策的颁布、实施、发展到创新这一系列过程中,我国师资建设不断专业化、教师教育体系走向了开放化、教师教育管理越发规范化。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时代的信息化、服务对象认知情感的更新化等各种不同的困境,需要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持续保持变革之准备。基于2018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未来的教师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教育的发展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可见,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既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也要遵循教师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周期运转的速度。树立教师教育指导思想,是推进教师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更为未来教育质量从源头上提供了保障。

据了解在不少医院的药房,中药注射液从西药取药窗口发药,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区分中药注射液和西药注射液,建议在药盒或者药品说明书里找一下药品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以拼音字母“Z”开头的代表中药,以拼音字母“H”开头的代表西药(化学药品)。

(二 )目标任务 :提升教育质量

《计划》针对当前教师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出历经5年的奋斗时间,我国要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有体系的教师教育,为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给情况:上周部分国内尿素生产企业复产,开工率小幅上涨,整体开工率在59%左右,其中煤头企业开工率在60%左右,气头企业开工率在58%左右。原料方面,煤炭库存保持低位,市场价格上涨;天然气方面,部分地区开始供暖,价格先稳后涨;液氨方面,价格有所下行。

在未来的发展计划中,教师教育的质量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其质量决定着教学的质量,最终也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源头工作,也是关键一点。在认识到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之下,教育部研究人员历经广泛的调研咨询建议,分别从师德教育、培养规格层次、教师资源供给、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作用这五个维度,有层次有重点地提出了五项目标,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树立了奋斗的方向。

(三 )主要措施 :十大行动

在《计划》目标的指引下,制定了十大行动计划,从教师教育的素质要求、培养规格到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涉及教师教育的各个层次。在行动措施广泛的基础上,又聚焦了我国教师教育问题中的重点,为未来教师教育发展找准了实践的领域。在十大行动中,教师的师德排在了首位,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以及“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19〕。中小学教师队伍师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基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否牢固, 直接关系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20〕。加强师德建设,形成师德风尚,展现优秀教师风貌,是未来教师教育的崭新亮点,更是未来文明社会的急切需求。由此可见,师德的建设是教师教育的首要行动,是教师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力求及时的整顿与建设,保证国家教育的质量。

最后,阅读速度。由于词汇障碍和语法障碍,英语思维能力缺乏、知识面狭窄、生活常识不足、跨文化知识不足等,导致考生反复阅读几遍,阅读速度跟不上,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有效阅读,影响考生阅读理解和答题结果;同时也影响学生的考试心态、信心、发挥。

参考文献 :

〔1〕 张元龙.对教师教育有关概念的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1):7-11.

〔2〕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2〔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5-66.

〔3〕 闫建璋,王换芳.改革开放 40 年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变迁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8(9):7-1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 (2018-1-20)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

〔5〕 汪伟,蒋馨岚.公平、发展、有效性: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价值〔J〕.现代教育管理,2013(8):41-45.

〔6〕 高政,常宝宁.免费师范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31-35.

〔7〕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6.

〔8〕 刘亚华,赵恒德.构建“一主多元”的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J〕.教育科学,2007(6):44-47.

〔9〕 韩清林.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构建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J〕.教育研究,2003(3):54-60.

〔10〕 牛晓未.美国选择性教师教育实践路径及其对国内教师教育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8(7):94-96.

〔11〕 王磊,王晓冬,李洁佳.英国教师教育发展与革新的具体路径及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8(5):115-117.

〔12〕 席梅红.力求卓越:芬兰教师教育经验借鉴〔J〕.高教探索,2018(4):52-56.

〔13〕 谷峪,崔玉洁.21世纪以来日本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4(8):8-11.

〔14〕 葛明荣.论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6(4):93.

〔15〕 刘录护,扈中平.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理念、案例与研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5,27(3):79-85.

〔16〕 蔡华健,曹慧英.高等教育新常态下的教师教育:挑战、机遇和发展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6):99-104.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教育大事记〔EB/OL〕.(2013-2-2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302/t20130228_148025.html.

〔18〕 李楠.教师教育能力构建的时代特征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5(8):68-70.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2013-3-28)http://www.gov.cn/xinwen/2018-03/28/content_5278034.htm.

〔20〕 穆惠涛,赵岚.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内化机制的构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7):66-69.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76(2019)03-0070-06

作者简介 :胡红珍(1994-),女,江苏高邮人,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孙芙蓉(1975-),女,浙江平阳人,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韦婧婧(1997-),女,甘肃兰州人,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 :洪淑媛 )

标签:;  ;  ;  ;  ;  ;  

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导向、研究热点及其未来展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