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道桥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人们出行通畅性、节约出行时间的重要保障。在实际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道路桥梁沉降现象是道桥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道路桥梁沉降易引起车辆跳车现象,如果该路段未及时维修,会严重影响该路段的使用寿命,且对车辆的性能造成影响。文章对道路桥梁沉降的危害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作为我国关键性的交通运输体系之一,道路桥梁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人们出行的顺畅和安全。加之,道路桥梁的建设可以起到“纽带”的作用,使不同区域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推动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了确保道路桥梁的正常通行,就必须提高对道路桥梁沉降问题的重视程度,并采取科学高效的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手段,实现对道路桥梁沉降问题的有效处理,使道路桥梁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和优势,为人们出行和社会发展而服务。
1公路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危害
1.1降低工程质量
沉降段路基路面通常由于设计不合理,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工序质量控制被忽视等原因而引发。一旦出现这种问题,往往会降低工程质量,容易导致沉陷、裂缝、坑槽等问题发生,降低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效益。
1.2导致桥头跳车现象发生
如果沉降段处理不到位,存在搭板断裂、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不仅降低工程外形美观程度,还会对车辆通行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桥头跳车现象发生,降低行车舒适度。
1.3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加强沉降段路基路面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效果,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公路工程结构外形美观,还能为车辆顺利通行提供保障。而如果不注重加强沉降段路基路面质量控制,忽视施工过程管理,容易导致质量缺陷发生,最终会引发桥头跳车,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2沉降原因分析
2.1缺少合理的桥头引段结构设计
目前,钢筋水泥结构仍然是道路桥梁结构施工的主要方式,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以施工的情况为基础对钢筋的应用数量进行调整。但是由于在钢筋水泥结构施工中必然会涉及到搭板,使得道路桥梁在通行时会直接存在着跳车问题。也就是说,在日常的道路桥梁结构设计中,就存在着道路桥梁沉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而这些道路桥梁结构设计中的先天性缺陷,也终将成为影响道路桥梁安全顺畅通行的重要因素。
2.2缺少严格的压实度控制
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其路面台背结构填土对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路面台背结构的填土过程较为复杂,使得其中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经常出现漏洞,导致路面台背结构填土的压实度较差。当路面台背结构填土的压实度不够时,或者缺少严格的压实度控制,都将加大道路桥梁沉降问题出现的几率。这主要因为路面台背结构填土压实度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承载能力,若是其压实度不足,将会在道路桥梁正式通行后出现土质松软坍塌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缺少严格的压实度控制,也将使路面出现缝隙,并且这些缝隙会随着道路桥梁的应用而逐渐加大,甚至在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和车辆通行后,出现路面整体结构变形的后果,使道路桥梁沉降问题日益严重。
2.3地基处理不到位
调查显示,桥头跳车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地基下沉,而下沉的根本原因是结构设计不科学。为此,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必须加强地基处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但部分施工人员忽视地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影响地基处理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见问题表现为,没有针对地基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施工方案,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了解不全面,未能准确确定软土层位置,对软土地基的性质和深度分析不到位,所采用的处理方案不科学[2]。最终降低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甚至导致地基沉降。再加上降水等因素影响,往往会加速路基损坏,降低路基强度和抗剪切性能,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
3施工技术分析
3.1做好道路桥梁沉降段结构设计环节
为了尽量避免道路桥梁沉降问题的出现,在进行道路桥梁结构设计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沉降段的搭板长度进行细致的考量,从而使沉降段搭板长度更加符合实际道路桥梁施工的需求。与此同时,相关设计人员还要以施工要求和自身设计经验为基础,对一些重要设计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提高道路桥梁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当道路桥梁正式开始施工时,设计人员还要参考桥头路堤桥台沉陷量和车辆通行量,对搭板长度的设计准确性进行判断。当发现设计存在问题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搭板程度进行改进,降低道路桥梁沉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为了防止道路桥梁路基填土出现位移的问题,还可以适当的提高土层的剪切强度,可以借助土工形格栅的应用,对道路桥梁填土进行有效固定,为道路桥梁的安全稳定提供支持与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土工形格栅时,还要结合土质结构进行格栅材料的选择,使道路桥梁路基结构下沉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3.2加强沉降段路基路面压实度控制
合理选择填料类型,严格沉降段路基路面填料质量检测与验收,加强含水量控制,使其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施工。选择合适吨位的压路机开展碾压施工,加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有效提升沉降段路基路面压实度,使其满足施工规范标准,能有效承受行车荷载,促进工程质量提升。要重视工程质量检测和验收,对于发现的沉降段路基路面压实度不合格现象,应该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直至压实度合格为止。
3.3桥头搭板的施工
搭板的长度要根据桥头坡度来进行设计,可以使桥头搭板有足够的强度承受车辆带来的荷载,防止沉降过度。当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来决定,并不是任何的施工现场均适用,某些施工现场即使长度设计的合理也不能避免沉降的发生。发现桥头搭板出现脱空现象时应做好板下的砂浆封堵工作,将板下的脱空部位或地基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并通过砂浆的粘结作用使其更加密实,增加其强度。这在搭板脱空早期较为有效,能够防止搭板出现较大裂缝。另外改进搭板的分布方式,将其置于路面基层以下,并在其下浇筑16~20cm的垫层,垫层应比搭板多出50cm宽,远台端长出50cm,并以纵横比1∶3的坡度与底基层连接,搭板近台端下方垫设油毛毡。
3.4填料的选择
路堤填料应当具有合适的水分含量,并且具有较好的防渗性能,一般采用的是砂石类材料,因此应当对填料土质情况做好分析,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土质实验,不可采用粘性大、水分高、杂质多的填料。后台的填料要具有合适的刚度,应处在桥台与路基刚度的上下限范围内,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压实后的密实度满足要求,防止在载荷的持续影响下发生沉降,而且还应当具有较好的透水性,避免雨水存积造成侵蚀。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于道路桥梁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有效的避免不沉降现象的产生为公路桥梁量产化提供重要的保障,也能够加强道路桥梁的整体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沈映雪.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河南建材,2018(04):193-194.
[2]张长青.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中国标准化,2018(10):144-145.
[3]王海粟.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7):238-240.
[4]应飞.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工艺探讨[J].智能城市,2017,3(10):72-74.
[5]杨志魁.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04):157-158
论文作者:罗祥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桥头论文; 地基论文; 压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