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论文_蒋慈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论文_蒋慈喜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 445000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40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中,消化性溃疡132例,胃癌44例,急性胃黏膜损害44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16例,其他4例。所有病例均先给予内科综合治疗,237例出血停止,3例内科综合治疗无效给予急诊手术治疗,11例消化性溃疡因再次出血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胃癌29例行胃癌根治术(含姑息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晚期胃癌5例全身衰竭死亡,病死率2.1%。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癌及急性胃黏膜损害占相当比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有手术指征的病例也应在出血控制后再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内科综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

关键词: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情严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年龄构成比趋向高龄化,上消化道出血成了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症状重、变化快。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掌握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早确诊并积极治疗,预防和治疗刚能出现的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临床常见,由于老年人本身的因素使该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有其特殊性。现就我院近年来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40例,男194例,女46例,男:女为4.2:1,年龄60~85岁,中位年龄70.5岁。以黑便为首发症状176例,呕血36例,黑便伴呕血28例。入院时呈休克状态17例。入院时血红蛋白≤60g/L 26例,60~90g/L 73例,≥90g/L 141例。出血原因:胃溃疡出血73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59例,胃癌出血44例,急性胃黏膜损害出血44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16例,胃窦部恒径动脉出血2例,胃手术后吻合口出血2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先采用补充血容量、止血、抑制胃酸分泌等内科综合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给予垂体后叶素及三腔二囊管压迫等治疗,237例出血症状缓解。经内科综合治疗不能控制出血的3例给予急诊手术治疗,胃癌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出血停止,对其中29例行胃癌根治术(含姑息切除术),11例消化性溃疡因再次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本组24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237例出血症状缓解,2例恒径动脉出血和1例胃切除后吻合口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无效,给予急诊手术治疗。11例消化性溃疡因再次出血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胃癌44例经内科综合治疗出血停止后,29例行胃癌根治术(含姑息切除术),10例胃癌患者因高龄及其他原因放弃手术治疗。共手术治疗4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5例胃癌晚期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出血停止,最后死于全身衰竭,病死率2.1%。

3 讨论

应激性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因此,对老年危重患者,如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改变、脉搏细弱、心率变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多汗等时,应警惕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尽早做相应检查,如血红蛋白、大便潜血或抽取胃液作潜血反应,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目前认为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死亡率在50%以上。2)胃溃疡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老年人相当一部分患者病史不清、症状不明显,而以突发出血为首发症状。而且老年人常由于动脉硬化,易发生反复出血。故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大大降低病死率。3)胃癌也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较常见原因。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一般为慢性、小量、持续性,以黑便居多。所以,应对老年人癌前状态进行跟踪观察,做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出血为首位病因。本组240例中132例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占55%,其中胃溃疡7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9例。胃癌出血及急性胃黏膜损害并列第二位,分别为44例,各占18.3%。食道胃底静脉曲张16例列第四位,占6.7%。其他4例,占1.7%。老年人由于应激能力及免疫能力低下,对疼痛反应不敏感,而且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常由于冠心病及骨关节病等伴存疾病,较长时间服用水杨酸制剂等非甾体消炎镇痛药,使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起病隐匿,消化性溃疡的节律性、周期性疼痛规律表现不明显,常为无痛的慢性出血,以黑便为首发症状,本组黑便176例,约占70%。少部分病例有隐痛及伴消瘦,有3例因反复多次黑便,多次胃镜检查未发现病灶,以致疏忽大意,到再次出血时检查胃镜发现为胃癌晚期,痛失手术时机。笔者认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经治疗后反复出血的病例应保持警惕,定期多次复查胃镜对明确诊断应当有所帮助。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为首位病因,随着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及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进展,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获得治愈。因此,我们认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应以止血、扩容、抑制胃酸以及胃黏膜保护等内科综合治疗为主。笔者的方法是通过胃管注入肾上腺素冰盐水、凝血酶以及静脉给予止血敏及立止血以止血;静脉给予奥美拉唑、甲氰咪胍等以抑制胃酸分泌;口服硫糖铝等保护胃黏膜,对失血性休克的病例注意补充血容量,血红蛋白≤60g/L的26例给予输血治疗,输血400~2400ml,平均输血800ml;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病例给予垂体后叶素及三腔二囊管压迫等治疗。本组病例除2例胃窦部恒径动脉出血和1例胃切除术后出血经经上述内科综合治疗无效需要急诊手术之外,237例经上述综合治疗后出血停止,11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病情反复,经胃大部切除术治愈。胃癌44例中29例于出血停止后,给予胃癌根治术(含姑息切除术)。共手术治疗43例,由于有了出血停止后的术前准备以及重要器官功能的维护,手术得以安全实施,这可能是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的重要原因。10例胃癌患者因年龄及其他原因放弃手术治疗。5例晚期胃癌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后出血虽停止,但终因全身衰竭死亡。我们认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应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急诊手术是内科综合治疗失败的被迫选择。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根据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针对性地实施手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手术风险。

参考文献:

[1]鲁才章.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腹部外科,1993,2:62.

[2]汪建平.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合并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探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6:337.

[3]路英,刘艳平,薛红杰,等..230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并存症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4):237.

[4]于晓峰,姚健风,顾同进,等. 奥美拉唑不同途径、不同剂量给药抑制胃酸的效果[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4):302-305.

[5]陶庆玲,王伟.西咪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1):21-22.

论文作者:蒋慈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论文_蒋慈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