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协议绿色条款和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与对策

WTO协议绿色条款和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与对策

王玉芳[1]2001年在《WTO协议绿色条款和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WTO协议绿色条款和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与对策》是一篇关于贸易与 环境关系的文章,涉及当前在国际贸易法领域和国际环境法领域理论和实践中 讨论的热点问题。从GATT到WTO一直致力于消除或减少成员方之间的种种 贸易壁垒,WTO协议绿色条款旨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而绿色贸易壁垒却随着环境保护的全球化潮流应运而生,借口保护地球生态平 衡和人类健康大行其道,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环保落后国家进入本国市场设置重 重障碍。面对庞大的对手和巨大的环保差距,发展中国家如何界定和捍卫国家 利益,如何减缓不利以争取更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论文作者从澄清认识问题 和提出中国对策两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介绍了WTO协议绿色条款的国际背景。多边贸易体制纳入了可持 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国际贸易法与国际环境法呈现融合趋势。 第二章全面构筑WTO协议绿色条款的法律框架。环境已成为WTO内重 要的新议题,对WTO协议绿色条款的准确理解有助于更理性地遵守条约,防 止绿色条款的滥用,避免绿色条款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合法外衣。 在WTO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MEAs(多边环境协议)包含着与贸易有关 的环境措施,第叁章对 WTO协议绿色条款和MEAs贸易条款的相容性问题进 行了分析,并提出豁免义务和解释术语两种协调柏容方法。WTO协议绿色条 款与MEAs贸易条款之间的可相容性并未受到挑战,并且随着国家之问的协 商和合作会配合得更默契。 第四章是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国际成因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并非国际贸易法 与国际环境法融合的产物,其实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变相的重新抬头,其根本 成因是经济发展差异趋使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绿色贸易壁垒表现出表面内 容的合理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实施标准的多重性和任意性等特征。 第五章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外部形式仔细剖析。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法层面 和国内法层面都有合法的外部形式,然而却是在合法外部形式下行贸易保护之 实。各种措施本身并非为绿色贸易壁垒而存在,而是都有其良好的环境保护目 标,但贸易保护主义者正是借了这些美好的躯壳才得以蒙蔽世人视线,大行障 眼之术,使绿色贸易壁垒横行于世,为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蒙上阴影。 第六章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WTO基本原则的严重破坏:动摇了沟建多 边贸易体制的理论基础一贸易自由和比较优势理论;对WTO的最基本原则一 非歧视原则造成破坏;对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造成破坏;对公平贸易原则 造成破坏。绿色贸易壁垒与WTO协议绿色条款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 第七章是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对外贸易屡次深受绿色贸易壁垒之害的现实 提出的中国对策思考,从国际法层面和国内法层面分别提出了消除绿色贸易壁 垒、建立正常的绿色贸易体制的对策。作者总结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实践中 的经验教训认为,比拒绝、避而不谈更积极的办法是磋商,开出自己的价码, 利用法律手段和外交手段正面反击绿色贸易壁垒,同时在国内有针对性地逐步 完善相关环境法律和与环境有关的产品质量、贸易管理等法规,这样才能最大 限度地捍卫国家经济利益。

龚文启[2]2003年在《绿色贸易壁垒:基于国际法律视角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的强势推进,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逐渐为WTO所限用或禁用。与此同时,一种新型非关税壁垒即绿色贸易壁垒开始被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实践中。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为由,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对自由贸易产生了扭曲与限制作用,尤其使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多地面临被动与不利。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理论研究,以消除其消极影响,化解其引发的各种贸易纠纷,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特征、及其外化形式,然后阐释了绿色贸易壁垒实施的国际法律依据,认为其依据主要有GATT/WTO中的绿色条款、多边环境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条款及区域贸易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条款。论文接着从绿色贸易壁垒对WTO法律制度的影响、对国家主权的挑战及对国际条约法制度的冲击等方面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法律制度的影响,并就其法律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主张完善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协调MEAs与WTO相关实体规则的冲突。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论文初步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建议在国际层面上,我国应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国际立法活动,运用争端解决机制化解绿色贸易壁垒引起的国际贸易矛盾;同时,在国内层面上完善有关贸易与环境的立法,构建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改革与完善我国环境行政与司法体制,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与力度,并适当构筑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

王蔓亭[3]2003年在《论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文中提出WTO协议中绿色条款是指WTO法律框架下各类协议中的环保例外条款,是世贸组织体制下环境贸易措施的合法性依据。鉴于WTO协议中绿色条款对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影响,研究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成为国际法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WTO协议中确立绿色条款的国际背景入手,分析绿色条款的具体解释及其在贸易与环境争端中的实际适用,探讨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可能性,继而展望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绿色条款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第一章 WTO协议中绿色条款的由来及其法律架构笔者首先从国际法的视角,运用法学分析方法论述了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指出二者并非存在实质性冲突,二者之间可谓既能互相促进又能互相制约。这是WTO协议中确立绿色条款的法律理念基础,也是本文所作一切探讨之理论基础。接下来介绍了WTO协议中绿色条款的法律架构。第二章 对WTO协议中绿色条款的分析这一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在法律上,尤其是在国际法领域,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为规则的冲突。这个冲突通常发生在以推动自由贸易为宗旨的世界贸易组织内。一些成员采取限制贸易的单边环境措施常常直接导致贸易争端。世界贸易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由此而提出的法律问题:在多边贸易体制内,一个国家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制定环境法规和实施环境措施的权利,是否应受它根据《关贸总协定》及其他相关多边贸易协定所承担的义务的限制?如果是,又应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限制?至于这种限制的范围、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贸易组织在解决关于环境措施的争端时对有关环保例外条款的解释。本章采用例证的方法列举了多起由于运用与环境有关的贸易限制措施而引发的争端,如着名的1991年墨西哥诉美国的第一个“金枪鱼-海豚”案 ;1996年WTO第一案巴西、委内瑞拉诉美国的“汽油标准”案;2001年加拿大诉欧共体的“石棉”案等。以这些争端为线索,剖析GATT1994第20条及WTO相关协议中的绿色条款,并通过考察GATT/WTO解决这些争端的实践,分析在多<WP=5>边贸易体制内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出现的新迹象,探讨对WTO协议中绿色条款作出更为有利于贸易与环境相协调的解释。其次,指出了WTO成员方采取环保例外权所造成的现状:多为贸易保护者盗用或滥用-绿色壁垒丛生。由于WTO协议中的环保例外条款的规定太过笼统和含糊,对成员方行使“环保权”缺乏明确而有效的约束性规范,其结果很容易为贸易保护者盗用或滥用。很多发达国家利用这个真空,制造“绿色壁垒”,这种贸易壁垒,名义上合理、形式上合法,而保护方式更隐蔽、事实上也更具歧视性,使发展中国家成为最大受害者。今后,随着环保问题日益排上各国的发展议程,各种名目繁多的与环境有关的贸易限制措施必将对国际贸易在不同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尤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因此招致的尖锐批评使WTO承受着巨大压力,确立更加稳定和有预见性的贸易与环境有关规则势在必行。笔者以为,可以由缔约国全体通过一项对GATT第20条的解释,通过对实践中已经或今后可能发生的解释分歧的术语进行正式解释,防止成员方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贸易争端;乃至可以在GATT现有的四个部分内容之外,再增加一个第五部分,专门规定GATT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但这一过程无疑是艰难而漫长的。第叁章 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新一轮多哈发展议程中贸易与环境问题谈判的主要内容。谈判主要围绕包括现行世贸组织规则与多边环境协议所规定的有关贸易条款之间的关系,环境合作和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等问题展开。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解决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全球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的协调。尽管这还是一个悬而未决,十分复杂的问题。然而,可以肯定的是,WTO和多边环境协议都不希望看到大量的贸易争端发生,而希望各国通过努力合作,以达到防止环境受到损害并同时促进贸易发展的目的。继而,展望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目前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冲突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发达国家要求将环境问题纳入世贸组织谈判的呼声很高,而发展中国家则强烈反对。笔者以为,只一味反对将环境问题列入贸易议程,不仅挡不住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国际贸易<WP=6>发展趋势,同时还丧失了坐思良策的机会和讨价还价的余地。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保持一贯的警惕是必要的,但更要加强合作,增加磋商,答案不应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双赢”。第四章 绿色浪潮下我国的法律对策本章首先谈及了绿色保护主义对我国外经贸的影响。然后结合我国实践,拙抒己见,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就我国如何消除绿色壁垒的危害,争取建立正常的绿色贸易体制,提出针对性法律对策。总的来说,本文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着眼于全球的共同繁荣与进步,探讨了WTO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及对未来谈判的展望,并对中国如何面对绿色浪潮所带来的巨大

苗术文[4]2006年在《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法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展,一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悄然登上国际大舞台,这就是倍受瞩目的“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简称“绿色壁垒”。本文首先概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含义、特征、及其成因。其次阐释了绿色贸易壁垒实施的国际法律依据,认为其依据主要有GATT/WTO中的绿色条款、多边环境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条款及区域贸易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条款。论文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法律制度的影响,并就其法律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主张完善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协调MEAs与WTO相关实体规则的冲突。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建议在国际层面上,我国应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国际立法活动,运用争端解决机制化解绿色贸易壁垒引起的国际贸易矛盾;同时,在国内层面上完善有关贸易与环境的立法,构建有我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改革与完善我国环境行政与司法体制,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与力度,并适当构筑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及对内、对外各相关法律的健全;确保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及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原则的巩固;促进WTO体制合理、有效地运作。 绿色贸易壁垒是近年来的新课题,在世界贸易飞速发展的今天,其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愈加复杂。本文通过对WTO规则中的绿色条款效力的研究,不但提出了完善WTO规则中的绿色条款的建议,而且为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出了有一定价值的法律对策,期待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及环境保护有所裨益。

狄佳巍[5]2005年在《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逐渐为WTO所限用或禁用。与此同时,绿色贸易壁垒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关卡,尤其使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多地面临被动与不利。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理论研究,以消除其消极影响,化解其引发的各种贸易纠纷,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本文首先概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成因、法律依据、表现形式及其特征,然后阐释了绿色贸易壁垒的两重性,认为应该给予其客观的认识。本文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论述了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层面的效应及对我国的深刻影响,比较客观的分析评价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本文又就国际社会解决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法律途径进行了探讨,主张完善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协调MEAs与WTO相关实体规则的冲突,制定国际统一的环保标准,并特别提出发展中国家克服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方略。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初步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建议在国际层面上,我国应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国际立法活动,运用争端解决机制化解绿色贸易壁垒引起的国际贸易矛盾;同时,在国内层面上完善有关贸易与环境的立法,改革并完善我国环境行政和司法体制,提高环境执法水平与力度,建立、健全我国的绿色贸易保障与管理制度体系,并适当构筑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

张健[6]2006年在《绿色贸易壁垒与WTO规则中的绿色条款效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环境保护和世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各国以环保为名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对入世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环境保护造成了重大影响,并迅速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从其成因及兴起的深刻背景着手,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特征及表现形式,然后把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放到WTO框架下深入探讨,对WTO规则中的绿色条款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其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绿色贸易壁垒和WTO规则中的绿色条款效力冲突之研究,对协调二者关系作出客观判断,并阐明如何对绿色条款进行修订完善。文章最后对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提出环境法律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及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唐澍敏[7]2003年在《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及其法律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以保护环境为由,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对自由贸易产生了扭曲与限制作用。随着中国入世,市场的开放,我国环境保护与对外贸易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理论研究,以消除其负面影响,化解其引发的各种贸易纠纷,最终实现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首先概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成因和表现形式,然后阐释了其实施的法律依据,主要有GATT/WTO中的绿色条款、WTO规则体系中其他协议包含的绿色条款、多边环境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条款以及国内法的相关规定。论文接着从绿色贸易壁垒对WTO自由贸易基本原则、对他国主权的挑战以及对我国环境与贸易影响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分别在国际领域、国内领域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采取的法律对策,主张我国应积极参与相关问题的国际立法活动,善于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构建有我国特色的环保法律体系,建立我国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

邱思萍[8]2008年在《绿色贸易壁垒的正当性批判及法律对策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的推进,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为WTO所限用或禁用的同时,一种新型非关税壁垒即绿色贸易壁垒开始被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实践中。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为由,采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对自由贸易产生了扭曲与限制作用,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面临更多的被动与不利。为此,有必要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理论研究,寻找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对策以消除其对我国的消极影响,最终实现我国环境和贸易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措施的概念,认为绿色贸易壁垒专指限制自由贸易的不正当的、不合理的环境措施,并详尽阐述了区分的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第二章阐述了正当性的法学含义,从形式上和实质上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正当性进行批判,认为其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多边环境条约对实施绿色贸易措施的立法缺陷,事实上却无合法的国际法依据,而且其实质目的是为了变相进行贸易保护,事实上也造成阻碍正常自由贸易的客观结果,即使有国内立法的依据,但由于违反了WTO基本原则和国家主权原则,有悖公平、公正、无歧视的价值理念,是非正当的。第叁章探讨了国际社会解决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提出要消除绿色贸易壁垒必须完善相关的国际立法。认为在提高立法决策程序的透明度和民主参与性的基础上,修改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并协调WTO规则与MEAs协议相关条款,从制度上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第四章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环境和对外贸易带来的消极影响,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国际和国内层面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具体法律对策。

王静[9]2005年在《绿色贸易壁垒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使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密而微妙。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密切关注环境问题,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许多人又巧妙的将环境问题作为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有力工具,通过一系列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措施,构筑贸易壁垒,以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环境及绿色壁垒已成为世界贸易中的热点问题。发达国家利用环保之名实施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保护本国经济;发展中国家普遍以对外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绿色贸易壁垒使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思考和探讨环境壁垒问题既具有现实意义,更关系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本文以绿色贸易壁垒为起点,全面分析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自然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以及法律原因,系统总结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特征和各种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绿色贸易壁垒赖以存在的法律依据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GATT╱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多边环境协定中的贸易条款、区域贸易协定中环境条款以及各国国内法与贸易有关的环保条款四个方面。最后,论文深入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有效措施,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紧迫性,主张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国际立法,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并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在绿色贸易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变被动为主动。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应不断完善国内环保立法,构建国内绿色贸易法律体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推进环保产业迅速发展,并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加大绿色产业资金投入,建设一支高水平科研队伍,洞悉绿色壁垒理论与实践,以期找到贸易自由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有效制止发达国家绿色外衣掩盖下的“经济侵略”;帮助发展中国家按照全球通行的游戏规则参与国际经济博弈,迎接国际市场上的绿色挑战。

陈琳[10]2006年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绿色贸易壁垒是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动向,是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本文在探讨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基本形式、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的作用机理及经济效应,叙述了WTO规则中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详细论述了它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上提出了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构建出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体系结构。 入世后过渡期,我国已经多次遭受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并因此承受了巨大损失。同时发达国家的一些环境污染产业和污染物大肆向我国转移渗透,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在WTO体系下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于完善我国环保法规,提高环境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WTO协议绿色条款和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与对策[D]. 王玉芳. 中国政法大学. 2001

[2]. 绿色贸易壁垒:基于国际法律视角的探讨[D]. 龚文启.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3]. 论WTO协议中的绿色条款[D]. 王蔓亭. 中国政法大学. 2003

[4]. 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法律研究[D]. 苗术文. 大连海事大学. 2006

[5]. 绿色贸易壁垒法律问题研究[D]. 狄佳巍. 大连海事大学. 2005

[6]. 绿色贸易壁垒与WTO规则中的绿色条款效力研究[D]. 张健. 吉林大学. 2006

[7]. 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及其法律对策[D]. 唐澍敏. 湘潭大学. 2003

[8]. 绿色贸易壁垒的正当性批判及法律对策初探[D]. 邱思萍. 厦门大学. 2008

[9]. 绿色贸易壁垒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D]. 王静. 青岛大学. 2005

[10].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D]. 陈琳. 天津财经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WTO协议绿色条款和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与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