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居民腹泻病的电话访问方法学研究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腹泻病的电话访问方法学研究

吴晓云[1]2003年在《重庆市主城区居民腹泻病的电话访问方法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电话访问有特殊的访问技术,虽然在北美和西欧已研究应用多年,但在我国仍没有形成相应的操作规范,应用也受到局限。本次研究借鉴国外电话访问技术,探讨在重庆地区使用电话访问收集医疗卫生信息的方法,尝试电话访问技术在大面积医疗卫生现场调查中的应用,探索电话访问的抽样方法、适宜人群、人们对这种方式的合作情况、访问问卷的设计、质量控制,评价其可信度和一致性等问题。 方法:2002年9月对重庆市8个主城区的居民进行电话访问。以RDD技术为基础,采用分层、PPS、等概率相结合的四阶段混合抽样方法,访问内容为前两周的腹泻病发生与否、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15天后,从第一次访问的应答者中抽取部分进行第二次访问。 结果:共拨打3815个电话,拨通1334个,访问到1114个人,1099户家庭。访问的平均应答率为83.51%。回访85例,回访率为7.6%。 对电话局的四种抽样方法中,街道PPS抽样法的空号率最低,为14.68%;电话局定权抽样法空号率次之,但覆盖面更广,随机性更好。受访者中女性高于男性,占57.5%,15岁及以上人群占96.37%,大学及以上教育水平人群占25.07%,平均家庭收入为750元/人月,均高于《重庆统计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年鉴2002》提供的资料。回访一致性分析显示,本次研究可信度好,kaPPa=0 .6805,95%可信区间为(0 .6421,0 .7189),SPearman相关系数值为0.7223,说明第一次访问和第二次访问的结果一致。访问用时按1个人计,约11个工作日。 结论:电话访问比入户访问更经济,时效性更强,访问可信度好,容易被人接受,访问内容应简明扼要,最合适的访问时段是晚间。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电话访问适于作为一种辅助性访问方法,在大型入户访问的间歇期,利用电话访问做常规监测和随访,成本效益比会较高。建议采用多阶段混合抽样,其中对电话局的抽样建议采用街道PPS抽样或电话局定权抽样,或者结合两种方法使用。目前电话访问更适合访问教育水平较高、收入中等偏上的人群。随着我国电话覆盖率增高,电话访问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吴晓云, 曾庆[2]2004年在《重庆市主城区腹泻病的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目的 :估计重庆市主城区居民在接受访问前两周腹泻病发生的情况、相关因素以及防治现状。方法 :电话访问重庆市主城区居民腹泻病的两周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访问到 1114个人 (应答率 83.5 1% ) ,95人有腹泻 ,两周患病率为 8.5 %。男性患病率为 9.5 1% ,略高于女性 ;15岁以下儿童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为 2 5 .0 0 % ;主要影响因素是在外就餐次数和洗手习惯。 4 7.37%的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 ,服用抗菌素是最多的治疗方式 (服药率为 79.4 9% )。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的腹泻病两周患病率很高 ,有关卫生防疫部门需要加强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滥用抗菌素的现象严重 ,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腹泻病的电话访问方法学研究[D]. 吴晓云. 重庆医科大学. 2003

[2]. 重庆市主城区腹泻病的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J]. 吴晓云, 曾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4

标签:;  ;  ;  ;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腹泻病的电话访问方法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