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与探索论文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与探索

叶洲,蔡雯珏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摘 要: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着,普遍都建立了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以各大类业务系统为主体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确没有得到合理利用。

关键词: 大数据;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

随着2018 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指导精神,面向新时代高职教育提出了全新的发展需要,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与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5]李启成.清末比附援引与罪刑法定存废之争——以《刑律草案签注》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13,(11):104-120.

行动计划对学院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结合最新的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对原有整体数字化校园平台进行功能性提升;使之能够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场景和个体的特征,将学校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结合的智慧校园应运而生。并伴随着智慧校园产生的海量数据,也需要结合Deep learing 技术有机结合,并辅以多维度高质量学习模型的建立,结合外部行业数据库,利用并发计算,建立学生在校思维学习的大数据画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以及后期学院的专业制定和科目设置提供决策信息[1]

一 智慧校园的发展现状

高校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主要以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为根本,以学院实际需求为依据,将前期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做支撑,将智慧校园各模块的建设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一体式设计,通过分阶段,分项目的方式稳步推进。

通过对同类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工作可以明显看到,随着众多新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从简单的工具应用逐步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各项活动中,广大师生和教工的信息化素养与需求越来越高,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业务管理与信息查询,需要通过最新的技术融合各大业务系统,从中获得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从各系统日常运行中获得的海量数据需要综合利用,发挥价值。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建立用于数据支撑和数据服务的数据中心,用于对智慧校园内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由于前期数据标准的不统一,有效数据不足,造成目前这些海量数据还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复旦大学从2014 年开始将各种大数据按照一定周期进行全库复制,放入tydb(学校大数据库),再根据大数据分析的实际需求,逐步进行主题大数据库的设计和调整,实现快速配置。

智慧校园的大数据处理,包括:建立数据采集和存储的基础设施、建立统一数据标准、建设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建立数据仓库系统、建设智能数据分析系统、建设智能决策系统等。大数据技术可以给学校管理水平和模式带来变革:即由经验管理到数据管理,由粗放式管理迈向精细化管理,而数据的知识,将成为个人知识结构中的必备要素和基础[2]

总之,教师在钢琴在教学过程中引用MTMA课程帮助学生克服在钢琴练习及演奏的困难时,一定要切记MTMA的教学原理,特别是实践过程中一定在前两个原理基础上进行:首先,身心足够放松;其次,精确无误地想象音色、动作和触键感觉等细节;最后,在钢琴上演奏时,不要过多地去找音或者严格控制自己的动作,要相信大脑在想象练习后留下的深刻印象,它会给手指发号正确的施令。在完成想象练习后,学生大脑中装满了有关音乐、技巧的丰富意识。此时再去钢琴上开始真正的实践练琴,事半功倍。

二 如何架构功能完整的智慧校园

完善顶层设计规划,通过数据集成和业务集成的手段,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为管理层和师生提供新型智慧应用,更好的服务师生。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的新型技术的信息化模式,采集治理业务系统数据,打通数据和业务壁垒,收集和利用教学管研各个过程的“全量数据”,实现用“数据说话”,实现从数字化校园的“数字化、自动化”向智慧校园“智能化”跨越,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育人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智慧校园的整体结构[3]

“互联网+教育”利用大数据将各类信息储存在一起,丰富的数字资源,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与检索词相关的信息。在慕课中搜索“圆的面积”就能找到多个国家、多种语言的相关视频。每一个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有所不同,不能把搜索到的资源直接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我的兄嫂是美国华侨,王老多次让我转致问候。1986年4月26日,王老夫妇给我兄嫂一信,里面提到我:“李汝庆同志与我们相处多年,彼此都很了解。汝庆同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蒙受不白之冤,惨遭“四人帮”之迫害,但他始终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全心全意为发展祖国畜牧实业而积极工作。红星农场能发展到现有水平,实与他的努力分不开。”

1.功能全面的信息化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参与学校的整体信息化决策与各业务部门提出的信息化方案的论证和功能梳理,是学院信息化的大脑。

2.为学院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的实验室训专网。结合学院智能制造的实验室训需求,建成集实验室训设备管控,实训任务分解,实训视频实时传输为目标实验室训虚拟专网的建设。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鼠抗人LMP1单克隆抗体由北京中杉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鼠抗人COX-2单克隆抗体、DAB显色剂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与S-P超敏试剂盒均由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兔抗人IL-8多克隆抗体由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提供,IL-8 ELISA试剂盒由美国R&D公司提供。

3.全民参与的信息化使用环境。充分调动全院各个层面的信息化需求并能及时响应,完成学院信息化的整体布局,打造优势应用调动全民参与热情。作为辅助支撑,分别建立了两个团队,分别是各部门的信息员团队和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信息化团队共同打造这一环境。

(一) 建立结构功能明确的决策与实施部门,为学校整体信息化实施提供全方位保障

4.信息化专业智库。校内外专家团队打造学院智库,汇聚众人之力参与学院信息化的政策制定和项目论证。

(三) 构建功能齐全的智慧校园信息系统,推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 夯实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广泛的硬件基础和底层支持

2.校内身份识别系统全面升级完成以下目标。通过开放式接口,实现与各应用系统的对接,完成一端通用;提供多维度身份认证(可用于校内各级视频采集设备的人脸追踪系统与身份相关的各类车牌号码的无缝对接);提供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别系统进行系统对接的开发需求

再不久前,我们处在计划经济的时代,景德镇的十大瓷厂出于繁盛阶段。那个时间段,大批量的陶瓷生产属于流水线作业。时至今日,这些瓷厂所生产的茶杯、酒器、文具等器物也还深受喜爱。然而,我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当时的陶瓷器物已经满足不了当下人们的审美要求。现如今的高档酒店,无论是碗、碟、茶杯、酒杯甚至装饰,都充满了艺术效果。

3.分布式架构的混合云计算中心。”利旧存储,新建计算资源池”的硬件设备更新方案。利旧原有的存储设备,为云计算平台提供存储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低成本的旧设备升级替换,打造基础计算平台,为整个学院的云平台打下稳定可靠高效的计算基础。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可为学校提供以下技术服务:智能制造基地的超算服务;校内各应用系统的平台支持;未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运算基础[4]

4.符合大流量并发对外数据和信息联络。主要通过多条光纤链路的建设,完成两校区数据连接为两校区协同办公提供基础支撑;为校外云提供实时数据对接。

5.用于校外内网访问的虚拟内网系统。WebVPN系统提供校外访问校内资源的简单入口,并可通过便捷的移动端适配方便高效完成资源访问。

6.全方位使用的一卡通系统。通过线上线下,实体虚拟的多样化一卡通展现形式,完成一卡通系统与各应用系统的深度对接,提升了一卡通在学院全范围的整体适用性。

②培训授课的老师较少与新员工互动。培训授课的老师包括院长,党委书记,院感科、人事教育处、医务处、部分临床科室主任或相关负责人,百忙中抽空给新员工培训,通常语速较快,比较威严。新员工对授课的领导也有距离感,难免会觉得敬而远之。笔者观察新员工通常在听讲20分钟左右,开始出现注意力分散,大多各自低头看手机。课堂形成流于形式、公事公办的局面。

2.信息化办公室下设信息化设施部门和信息化维护团队。信息化实施部门完成信息化项目的整体实施与建设任务;信息化维护团队则负责对学院数据中心相关业务系统进行系统支撑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更新维护。

7.IPv6 基础为基础的校内实验用网络环境。贯彻国家关于”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完成校内主干网络的IPv6 改造方案。

8.配合最新数据传输技术实现的5G 校内实训网络。通过最新5G 技术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学院基于5G 的物联网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

真不明白,难道这骂人也有学问吗,你刘铁头能骂,我就不能骂?这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学就学。李老黑这个王八蛋。我大声骂了一句,效果果然不一样,比刚才那句解气多了。

1.智慧校园的全功能提升。全面升级原数字化校园的支撑平台,修复漏洞,提升原有系统版本,使其具备符合智慧校园功能的新要求。

1.校园主干网络改造。以万兆主干网,千兆到桌面,无线全覆盖为设计目标的主干网络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学校整体网络环境,为后期的万物互联提供坚实基础。

3.全生态融合式门户。基本实现校园内各业务系统功能的全面展现,并可通过识别系统与各业务系统对接并完成数据采集;通过大数据计算主动推送感兴趣高频内容。

4.最多跑一次网上办事大厅。通过”事前可查询,随时可办理,事后可评价”的生态体系完成整体系统架构。并完成一站多端的展现形式。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完全落实OMO 模式,将实现线上流程与线下业务办理深度融合。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将全方位优化现有办事流程,打破传统的部门地域障碍与职能壁垒,实现各部门的高效协同,业务现场办理、流程在线审批、自助服务,只要进入大厅,就能实现“最多跑一次”全部服务,真正实现“同一网站,全部业务,高效全能”。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实现数据完全融通,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综合预警,数据发布等一站式数据服务,让数据真正服务师生,服务管理,服务领导,服务决策。以大数据,促管理,优服务,激创新。

5.构建校内信息数据传递平台。为保证校内信息与数据的及时传递,通过以下两个系统完成该平台建设:内外一体的邮箱服务,基于多文件并发的存储系统。

例3:原文:I need you to go to London and meet someone,a Richard Bromley in SO15.

6.功能强大的移动门户(企业微信)。各应用平台通过身份识别和开放接口的方式实现一端展现,同时提供信息平台的接入完成各类消息的及时送达。

(四) 为核心数据服务的数据中台,以数据为核心推动学院整体信息化建设,消除架构零散,数据缺失现象,有效解决数据孤岛现象

1.融汇学院各级业务系统的数据仓库。具备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接口模型,满足各业务部门数据存储的基本需求;根据数据业务的全责明确各使用部门和数据提供部门;根据多维数据结构以及动态格式优化数据存储。

2.数据展现平台。优化各维度数据实现多表多元素动态展示;提供高阶报表的对外输出能力;结合识别系统实现多元展现。

3.决策支持中心。通过数据仓库的常年数据积累,提供学院历年数据汇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赋能数据中心;根据不同维度提供决策分析数据和报告。

4.全面的智能制造行业数据库。为中小企业提供业务支持,服务浙江制造行业。

5.为专业提供人工学习动态模型。通过多维数据模型和人工智能模拟,学生在校学习模型,并可根据专业群系分专业优势;通过外部行业数据库,并发运算,体现专业优势,为后期专业制定和科目设置提供决策信息。

三 结语

通过全面解读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从功能和结构上对学校信息化进行了梳理和重构,并从部门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应用平台建设和以大数据综合利用为本的数据中台建设,全方位构建了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智慧校园体系。

电子文档的保存需要先进的软件和硬件进行技术支持,否则会存在安全隐患,通过调研发现,保存电子文档的图书馆很少有专用的服务器,主要是个人电脑,安全性较差,比如网络病毒的入侵,计算机存储的数据容易丢失,并使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文档资源的保存。另外缺少相应的长期保存技术,在不断的迁移过程中会造成部分格式或者资料的丢失。

信息化基础设施,基础网络设施的全面改造和升级,并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完成多条实验用线路的建设与在用系统深度结合。为学校智慧校园服务提供合适的底层平台支撑,并为下一阶段学校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智慧校园应用服务平台体系,通过”平台+服务”体系贯穿整个学院的管理体系,提高学院管理能效,提升服务质量。

从数据贯通的角度,对区域及智慧校园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从数据建设的角度,去倒推各种软硬件建设;从数据设计的角度,消除架构零散、数据缺失、孤岛壁垒等诸多信息化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构建师生、事、物、场景、时间、地点的数据化虚拟空间,逐步实现事物数据化、终端一体化[5]

通过深入实践智慧校园建设,并结合最新技术通过对硬件,软件和数据平台进行了功能和结构上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智慧校园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 孙启昌,张永良,杨卫社.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52-53+2.

[2] 孙丕波,周利江.智慧校园大数据交换中心构建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50):354-355.

[3] 杨英.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中国探索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4] 崔行臣,韩磊.大数据服务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63-66.

[5] 魏署光.深入技术层面,促进院校研究规范发展——首期“大学数据系统设计与分析”院校研究培训班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6):145-146.

本文引用格式: 叶洲,蔡雯珏.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6):82-84.

基金项目: 本文系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科研项目“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项目编号:2017JD007)

作者简介: 叶洲(198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实验师,软件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建设与研究;蔡雯珏(1982-),女,汉族,浙江诸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跨境电商。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6.041

标签:;  ;  ;  ;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与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