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竞争:我国主要彩电企业的实证研究_康佳彩电论文

动态竞争:中国主要彩电企业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彩电论文,中国论文,竞争论文,实证研究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动态竞争(Competitive Dynamics)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是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学界最重要、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Baum & Korn,1999),其最大特征是,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具体实施的竞争行为,主要探讨企业竞争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与规律。这种研究理念的基础是企业的战略是动态的,企业所发动的竞争行为会引起其他参与竞争的企业的一系列回应行为,以美籍华裔学者陈明哲(Chen,M.J.,1992)等的研究为代表。虽然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但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却极少,很少有人从企业具体行为的角度来探讨进攻与回应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国企业行为的实证研究。

如何认识中国企业的竞争行为是国内外许多学者都非常关心的课题。因为中国不仅有自己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说明中国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转型经济社会,研究这一社会中的企业行为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中国企业的竞争行为有无动态特性?如果有,其特性如何?为什么?如果无,为什么?我国企业在战略互动中采取了哪些行为?这些行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各种行为的被采用频率及其关系如何?本文以中国主要彩电企业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这些企业竞争行为的互动特征及其规律。

一、理论基础

动态竞争研究的基点是企业的具体行为或者说竞争行动,研究的角度主要有:单个企业的竞争行为特征、两个企业间的双边竞争行为特征及其规律以及产业环境对企业进攻与回应影响等,其中企业间的双边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是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因为这是动态竞争的关键问题。

1.竞争行动

竞争行动是企业为了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而实施的企业行为(Chen,Smith & Grimm,1992),大致有3类:先动者,跟随者,后动者。采取第一竞争行动的企业一般要拥有能够在新市场或新技术方面进行冒险、探索的资源和能力,我们称为原创者(Incentive)。一般来说,先动者要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产品创新,市场开拓,广告宣传和进一步的研发,只有通过这些行动先动者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原创者的行动基础是:(1)在竞争对手回应之前能够收到客观回报;(2)能够获得顾客的忠诚,并以此建立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的障碍;(3)优势是否持久取决于模仿的困难程度。跟随者是首先对原创者采取反应行动的企业,一般来说跟随者往往会模仿原创者,对跟随者来说反击的速度决定于其对成功与否的判断,企业会在采取回应前评价顾客的反应(Mcgrath,Chen & MacMillan,1998)。快速的跟随者也能够夺取部分初始顾客并且建立品牌忠诚度,而且可以避免某些原创者的某些风险。但前提条件是须具备模仿能力。

竞争行动的另一个性质是战略与战术。战略性行动关注较长远的问题,是长期的、影响整体利益的决策,主要指设备引进、并购、战略联盟、推出重要的新产品或服务等,往往需要大量的资源(尤其指对固定资产进行大量投资)和时间来执行战略行动,也需要企业对企业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实施困难,返回困难等,其结果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而战术性行动更关注短期目标,是短期驱动的、影响局部利益的决策,主要指价格波动、广告、增加产品品种、服务调整等。执行战术行动需要动用的资源较少,对企业变革的影响也没那么大。其特征是:(1)在较小的范围内调整策略;(2)相对容易实施;(3)相对容易返回。研究表明,企业往往使用更多的是战术性行动而不是战略行动,而且所遭到的反击也更多的是战术性的。

2.竞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如果将企业间的竞争行为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列,这些行动之间应该存在一定的规律。例如Miller & Chen(1994)等认为,市场是企业间各种互动行为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因此,企业密切关注与其相关企业的竞争行动,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Porter(1980)也指出:“竞争的显著特征就是,企业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企业竞争行动的结果依赖于另一个企业的反应”。因此,研究企业间的竞争,就要研究企业日常竞争行动中的两个基本方面:“进攻”(Action)与“回应”(Response)。所谓进攻就是指由一个企业发动的特定的可发觉的竞争行动,例如推出一种新产品、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降低产品价格等,这类行动的结果是获得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对手的收益或者降低对手的市场地位。而回应是指为一种明确的可察觉的对抗手段,这类行为用来抵御或改善本企业在产业中的市场份额或地位(Chen,1996)。

综观相关文献,在企业间竞争互动的研究中,广泛使用了一些相对应的词,Action和Response,Attack和retaliation,First—mover和Second—mover,从词意上看,除第二对词的排他性或者“火药味”较强外,其他两对词所表达的排他性,或者说“火药味”没有那么大,但这样的表达却告诉我们相对后出现的企业行为是针对其他企业的行为而实施的。正如一位总裁告诉我们的,“看到其他企业这么做(先动),如果我们不采取一些措施,我们就会失去市场”。另外一位经理则告诉我们,“别的企业都在进行多元化发展,如果我们还仅仅是专注于电视机产业,将来我们就会落后”。“其实我们是在比赛,看谁跑得最快,而不是拉着对方,让对方慢下来”。所以,进攻与回应所表达的意思是企业的竞争行为之间具有一定的参照性,在实践中,每个企业都在时刻关注着其他相关企业、特别是竞争对手的行动,并且适时根据其他企业的行为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策略和行动。

3.进攻和回应行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进攻和反击行为来建立或者保持竞争优势。市场集中度越高,竞争行为就越表现出动态的特征,先动优势和创新就越成为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手段,竞争对手在进攻和回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将成为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例如Porter(1980)指出,任何竞争行动的有效性都与对手的反击速度之间存在相关的关系。如果对手不进行反击或者反击速度较慢,那么,发动进攻企业的预期目标就容易实现。Schumpeter(1934)也认为,市场就像一个战场,竞争者通过采取特定的进攻行动,推陈出新。企业如果能够成功地抓住机会,就可能获得独占市场的高额利润或者先动的优势。虽然这时会有企业模仿他们的行动,但是,模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企业即使仅仅充分利用了这段时间也可能收获颇丰。也因为企业的进攻行动会遇到模仿者,所以,并不是所有企业的行动都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4.中国企业行为的动态性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企业间并没有明显的战略互动,因为每个企业实际上都在执行上级的计划。也就是说一间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其他企业的战略相关性极低,甚至没有。企业似乎也无需对抗国外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威胁和“入侵”。随着改革开放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企业需要独立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时候,企业间的竞争互动行为才逐步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一家企业在进行战略管理时需要参照其他企业的战略,或合作、或跟随、或与之相对抗等。我国企业一方面要面对比自己强大数十倍的国外企业的竞争,抵御国外企业的“入侵”,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国内企业在各自成长过程中,对资源、市场的争夺。在“内战”与“外战”的共同压力之下,我国企业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所遇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竞争—反应的速度之快比较国外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蓝海林,2001)。从感性认识上看,这些企业是在与其他企业的互动中不断成长和壮大的,但这些企业的互动规律还需要数据的支持。

二、研究设计

1.研究范围与对象

研究表明,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家电生产大国。目前我国主要家电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已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水平同步。而且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均占有了主导地位。例如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2001年5月根据35个城市的调查,认为国产品牌在各类家电市场所占份额分别为:彩电81.36%、电冰箱94.49%、洗衣机82.58%、空调器74.22%等,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几乎就是中国国产品牌的竞争,所以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是对企业竞争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好的素材。

我们选择了2001年在中国大陆电视机市场占有率排名前5位的中国家电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这些企业堪称中国家电企业的典型代表。在过去几年,这些企业所参与的各种“战”着实引起了实践和理论界的极大关注,各种讨论几乎天天可见报端,所以这些企业的竞争行为几乎是“暴露”于各种媒体中,其行为比较容易从报纸中采集和加工。选择这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表1 2001年主要彩电企业彩电生产、销售、出口情况的数字(单位:万台)

资料来源:改编自徐明天、刘文英:《2001年广东TCL,创维,深圳康佳位居全国彩电业五强》,《深圳商报》,2002年3月10日。

2.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国外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在类似的研究过程中,大多是通过对美国航空业的长期观察和竞争数据的采集,建立一个反映竞争者回应攻击可能性的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详见Chen,Smith and Grimm(1992);Chen(1996);Miller and Chen(1994)等文献。他们在研究中所依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航空杂志,这种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在于研究样本基本元素是企业的具体行为,并且样本来源于企业外部的公共信息,采用“结构化的内容分析(Structured content analysis)”法(Jauch, Osborn & Martin,1980),主要针对特定字词、字意、句子、主题、段落或者全文进行(Weber,1985)分析,以获得研究所需的数据,并探索各行为之间的规律。

表2 中国主要彩电企业竞争行为汇总表(样表)

众所周知,中国彩电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个企业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推出各式各样的竞争行为。因此,我们在行为选择上,以该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并且在主要媒体上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报道为基础。这样,我们在中国资讯行(WWW.chinainfobank.com)、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报、人民日报、信息时报等报刊中检索了自1997年1月1日到2002年7月31日期间企业竞争行动有关信息,共364条,经相关企业确认,这些行为的信息对彩电企业来说都是较重要的竞争信息。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表2的前5栏。然后我们采用类似德尔菲法的分析方法对这些行为进行分类,并确认该行为是进攻行为还是回应行为、是战略性行为还是战术性行为。具体方法是:我们成立了3人研究组,小组根据前人的研究,共同确立了企业可能的行为并对其进行编号,主要包括:(1)“推出新产品”,(2)“扩大生产”,(3)“进入新市场”,(4)“进入新行业”,(5)“合作联盟”,(6)“银企合作”,(7)“收购兼并”,(8)“降低价格”,(9)“提高价格”,(10)“重要促销”,(11)“对外投资”,(12)“其他行为”等。对这些行为的内涵、外延以及行为性质(进攻还是回应、战略还是战术)进行科学的定义,确认分类的标准。这里,“其他行为”是指极少被实施或者标准难以确认的行为。

表3 企业竞争行为汇总表

然后每个组员分别独立地对这些关于行为的信息进行划分。在进行第一次汇总时,我们发现每个组员的划分存在许多差异。为此,我们请一位企业高层经理和一位研究家电行业的学者共同对标准进行修正和确认。这5个人再次独立地对上述行为进行了划分,然后,这5个人在一起共同确认每一行为的类别。表3列出了我国主要家电行业1997年1月~2002年12月间的企业竞争行为。这些行为的散点分布如图1所示。我们看到,各行为在这期间的分布并不均匀。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从长虹、TCL、康佳、创维到海信的市场份额从大到小排列,但推出新产品的数量却从少到多排列,这说明市场份额低的企业更希望通过推出新产品来提高市场地位。采取合作联盟的数量依次少,降低价格的次数几乎相同,这说明这些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几乎是针锋相对的,这与以前学术界和媒体的讨论一致。

1997~2002主要家电企业的竞争行为的时间序列

图1 竞争行为编号的散点图

1997~2002年期间各竞争行为的相对比例

图2 各竞争行为被实施的相对频率

1997~2002年期间各企业竞争行为的相对比例

图3 各企业实施竞争行为的相对频率

三、企业竞争行为的一般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

企业根据竞争的需要以及本企业的能力实施着竞争行为。每个企业行为由于作用或者所需资源的不同,被实施的频率也会有所差异。那么,不同企业在竞争行为的总体数量上有无差异?各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1.哪些行为被实施的概率最大?

1997~2002年期间各企业所采取的各类竞争行为所占的比例如图2所示,各竞争行为按照数量递减趋势依次为,“推出新产品”、“合作联盟”、“进入新行业”、“降低价格”、“银企合作”、“扩大生产”等。虽然价格战在我国家电企业中最引人注目,但我们发现其他行为的竞争似乎更激烈。例如在这期间,各企业“推出新产品”、“合作联盟”以及“进入新市场”的数量均占了很大比例,从总体上看,“推出新产品”以及“合作联盟”行为被实施的频率远远高于降低价格被实施的频率,在这些企业的竞争行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说明,这些企业非常重视不同顾客的需求,希望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也说明这些企业在一直力图避免价格战,一直在力图寻找新的市场竞争手段。

表41997年1月~2002年12月间中国主要彩电企业竞争行为及其相关关系

注:**表示P<0.01(双尾);*表示P<0.05(双尾)。

2.不同市场占有率的企业,行为数量有无不同?

通过对各企业实施的竞争行为进行统计,如图3所示,我们发现各企业所采取的行为的总体

们有理由认为各企业所采取的竞争行为在数量上并无明显差异,虽然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同,但每个企业几乎实施了相同数量的竞争行为,在市场中的活跃程度是相同的。

企业所实施的竞争行为不仅受到外部环境和企业资源的影响,各竞争行为在被实施时也是相互制约的。例如,降价和提价是两个几乎“相反”的过程,这两个行为“不应该”同时发生,这样的行为之间应该是负相关关系。而有些行为是相互关联的,例如企业在进入新行业时,可能需要寻求银行或者其他企业的合作,这样进入新行业与银企合作之间应该存在相关关系。通过对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详见表4),我们发现,某些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不是偶然的现象,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3.企业是如何进入新行业的?

企业在进行多元化发展时,主要采取同其他企业合作或者购并的方式进行,详见表5。我们发现,“进入新行业”与“合作联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769,P<0.01)。实践中也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1998年长虹进入洗衣机行业就是通过与世界知名家电企业合作实现的,1998年康佳通过与小天鹅合作生产洗衣机,2001年海信也是与荣事达结盟进军白色家电领域,并推出了双方合作后的第一个白色家电产品:数字冰箱。而且,企业在进入新行业时,也获得了银行的合作与支持,因为从数据上看,“进入新行业”与“银企合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031,P<0.05),也支持这一结论。另外,“进入新行业”与“收购兼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8785,P<0.05),企业也会采取收购兼并的方式进入新的行业。例如1997年长虹进入电池行业是通过收购五洲电源厂实现的,2000年TCL进入空调行业是通过收购索华空调实现的等。我们也发现,“对外投资”与“进入新行业”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8785,P<0.05),这些年来,家电企业通过在美国、日本设立研发中心,或者通过在国外设立生产基地,进一步提高了研发水平和管理能力,为进入新行业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管理基础。从统计数据我们还发现,“进入新行业”与“重要促销”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8729,P<0.053,接近一般意义的显著水平,所以我们也有理由认为,企业在进入新行业时,倾向于采用促销行为进行市场推广。

表5 我国主要彩电企业进入不同行业(部分)的时间和方式

资料来源:本研究根据媒体公布资料整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距。“—”表示具体时间不详。

4.合作联盟与哪些行为的关系最大?

由于我国彩电企业主要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发能力特别是核心技术与国外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非常重视与技术先进的企业进行联盟或者技术合作。例如,长虹就曾经引进东芝生产线,在日本进行员工培训,并且自1997年起双方建立联系实验室,进行技术与制造合作。长虹先后与松下、东芝、三洋、飞利浦、NEC、C-CUBE等国外著名大型跨国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或实验室,以保持与国际市场和国际先进技术发展同步。2002年初,该公司又与LG公司建立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除了技术上与国外企业合作外,长虹还与日本岩井、三井物产、通用电气、飞利浦等著名大公司签订出口协议,利用其成熟的全球网络和经营、品牌和影响,拓展国际市场,取得很好的效果。长虹还选择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创建销售分公司,充分利用当地强大的代理优势与迅捷的物流、资金流进行品牌经营。在长虹的国际布局图上,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商业连锁集团,已成为长虹的经销商(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2日)。这些联盟与合作对长虹的发展以及各种竞争行为的实施起到了极大的保障作用。

除了“合作联盟”与“进入新行业”的关系密切以外,我们还发现:(1)“银企合作”与“合作联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8792,P<0.05)。这说明,一方面企业在合作联盟时为了增加与其他企业合作的信度,加强了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与银行的关系方面,企业普遍采用了合作的态度与做法;另外,银行普遍对这些企业合作联盟行为的盈利潜力或者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给予了很大的支持。(2)“收购兼并”与“合作联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29,P<0.05)。这可能是由于企业把有些“收购兼并”作为“合作联盟”的一个先期行为,为下一步进行“合作联盟”做准备。也可能是由于企业把有些“合作联盟”作为“收购兼并”的一个先期行为,为下一步进行“收购兼并”做准备。另一方面也说明收购兼并增加了企业的实力以及获得外部支持的迫切性,提高了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结成合作联盟的可能性。(3)“对外投资”与“合作联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129,P<0.05)。我国主要彩电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采取了合作联盟的方法,例如1999年长虹与俄罗斯合作生产高档家用电器打入独联体市场,2000年TCL集团在印度成立合资企业,生产彩色电视机,并在当地销售。

“银企合作”除了与“进入新行业”和“合作联盟”存在正相关关系(如前所述)以外,我们还发现:(1)收购兼并与银企合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010,P<0.05),这说明企业在实施收购兼并的过程中,获得了银行的支持;(2)“对外投资”与“银企合作”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010,P<0.05),这与企业成长规律基本一致,即企业成长过程中需要银行的支持。

5.价格竞争与哪些行为的关系最大?

我们发现,“进入新市场”与“降低价格”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33,P<0.01)。这说明企业在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仍把价格作为主要的手段,而把促销或者其他方法作为辅助手段。从数据上看,“进入新市场”和“重要促销”的相关系数仅为0.7866,“进入新市场”和“提高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8040,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尽可能避免提高价格。

“降低价格”与“提高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9129,P<0.05)。这与市场竞争的常识是一致的。另外,从数据上我们也发现,企业的“对外投资”与“收购兼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1.0000,P<0.01),但在实践中,企业的对外投资极少通过收购兼并实现,这个关系似乎有些“偶然”,我们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四、企业竞争行为的动态特征

学者们在考察中国家电企业间的竞争时,除了价格战以外,很少提及企业间的其他互动行为,而是主要从单个企业的发展角度来探讨企业的战略。而实际上,企业的行为之间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从预测竞争的观点来看,一味地强调企业间战略定位的同一性有其局限性,因为这样可能会忽略企业在市场中的战略特性,以及企业之间的战略互动问题(Chen,1996)。在关于先动优势(Lieberman & Montagomery,1988)和主动竞争(MacMillan,1982)的研究中,进攻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地认同。例如,先动可以在其他对手没有进行有效反应或者跟进以前,获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益率、有机会获得顾客的忠诚感等(蓝海林,2001)。进攻的效果也取决于回应者的表现(Smith,Grimm & Gannon,1992)。如果一个企业想在竞争特别激烈的情况下发动进攻,就应该考虑到潜在的报复或者其他企业的回应对进攻的影响。在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间的相互依存特别紧密,进攻所引起的报复行为将很快发生(D.Aveni,1994),报复的可能性的大小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决策。

1.行为顺次间隔

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用企业间行为的时间间隔来表现,时间越短,说明企业间竞争越激烈,企业间竞争的动态化程度越高。我们发现,1997~2002年上半年间,企业间每两个行为之间的时间差最小为0天,最多为90天,平均为5.7天,方差为8.1天。从图4所示的分布图上看,364个行为中有140多个行为,即1/3多的行动之间的间隔小于1天,有近一半的行为之间的间隔小于10天。这一方面表明这些企业不断实施新的竞争行为,企业间互动频繁,也说明媒体对彩电企业非常关注,基本上记录了这些企业的每一个竞争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4各企业实施竞争行为的相对频率

2.不同企业行为的相关性

对我国主要彩电企业的竞争行为进行相关分析,我们发现,各企业竞争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如表6所示。这表明,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互动明显,一家企业的竞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其他企业的行为效果或者可能效果基础上实施的。

表6 企业间竞争行为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P<0.01(双尾)。

这表明了我国在战略制定和实施方面对竞争对手竞争行为的关注,虽然在我国已有学者倡导“商场如战场”,但企业间行为的相关性到底如何,却很少见到合适的数据支持。我们的工作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在我国,特别是在我国彩电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是显著相关的。这些企业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竞争分析模型来与竞争对手对抗,“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的著名论断成为我国企业战略竞争的至理名言,在市场竞争中,适时跟踪竞争对手的行为是商战成功的必要保障。

3.进攻与回应行为的相关性

一般来说,企业根据技术和创新能力、顾客、竞争环境的实际情况主动地采取进攻或回应的行动,以提高或者保持本企业的竞争优势。我们将主要彩电企业的竞争行为特性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后,发现在一些时间段企业的进攻与回应行为互动非常频繁。我们发现,每经过一段较密集的进攻与回应之后,企业间的行为会出现间歇,“这可以看作是一个战役的结束”,一位总经理这样评述道。从1997年1月~2002年7月,这些企业的竞争行为大致经历了12个比较大的战役。每次战役又包括数次攻防回合。

将企业间的进攻与回应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如表7所示。同时我们将企业间的回应与进攻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如表8所示。我们发现有些企业的进攻与回应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例如,康佳的进攻行为与长虹的回应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9323),即康佳的进攻行为最容易引起长虹的回应;创维和海信的进攻行为与TCL的回应行为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分别为0.9170和0.9151),即创维和海信的进攻行为最容易引起TCL的回应;康佳与创维的回应行为与TCL的进攻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分别为0.9720和0.9612),这说明TCL的进攻行为对康佳和创维最敏感;海信的回应行为与创维的进攻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9339),即海信对创维的进攻行为最敏感。

表7 各企业进攻与回应行为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P<0.01(双尾);*表示P<0.05(双尾)。

表8 各企业回应与进攻行为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P<0.01(双尾)。

表9 竞争行为特性汇总表

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出,用进攻与回应来解释企业的竞争行为是合理的。结合这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实力来分析。我们发现:市场占有率第三和第四的企业对第二的企业的进攻有较强的回应倾向,而对第一的企业的进攻则没有回应倾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对第三的企业的进攻有较强的回应倾向,而对其他企业的进攻则没有回应倾向;市场占有率第二的企业对第四和第五的企业的进攻有较强的回应倾向,而对其他企业的进攻则没有回应倾向;有趣的是,所有企业的回应行为都与长虹的进攻行为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的进攻行为会较少遭到回应。这与Chen,Smith & Grimm(1992)的研究结果不同,他们认为,具有较大影响的企业竞争行为会导致更多的回应者或者更猛烈的回击,在我们的研究中,虽然长虹的有些竞争行为影响很大,但总体上遭遇的回应行为却不多,而且其他企业的竞争行为很少是针对长虹实施的。

4.进攻回应行为与战略战术行为的关系

我们将这些企业的进攻回应与战略战术行为进行汇总,如表9所示。我们发现,从1997~2002年,企业在进攻以及回应时,基本上实施了相同数量的战略行为与战术行为。在这5年半中,从总体上看,战略行为要远少于战术行为,这与本文开始时的分析是一致的。我们对进攻回应与战略战术进行卡方检验得X[2]=0.4723<X[2][,1]-0.05(1)=3.841。也就是说,进攻或者回应行为与战略或者战术行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这说明,从总体上说,我国主要彩电企业在与对手的竞争互动过程中缺乏长远考虑和整体运筹,企业疲于应战,在进攻和回应行为的选择上“有些杂乱”,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的演进也是不利的。

5.合作行为与进攻回应行为的关系

众所周知,我国彩电企业相对国外家电企业来说,发展很快,但由于起步较晚,这些企业在核心技术、管理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家电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引进技术以及与国外或港台企业的合作对彩电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国内企业间的合作特别是银行或者政府的支持也非常重要,我们发现,“合作联盟”行为与康佳、创维、海信的进攻性竞争行为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长虹的进攻性竞争行为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TCL的进攻性竞争行为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但合作联盟与所有企业的回应行为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只与长虹、海信的回应行为存在弱相关关系。“银企合作”与海信的进攻与回应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创维的回应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其他企业的进攻与回应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这说明,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行为对企业的竞争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如表10所示。

联系这些企业的市场地位来考虑,我们发现,处于第一位和第二位的长虹和TCL的进攻性竞争行为受“合作联盟”的影响较低,而处于第三、第四、第五位的康佳、创维和海信的进攻性竞争行为受“合作联盟”的影响比较明显。这也正好说明了由于后几位的企业的实力较弱,在进攻时需要其他企业的协作,而实力较强的企业的进攻行为大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说明了实力较弱的企业进行战略联盟其目标侧重于进攻,而实力较强的企业采用合作联盟的手段其目标具有更全面的战略意义,即实力较强的在进行合作联盟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而不是借助外部的力量打击竞争对手,而实力较弱的企业在进行合作联盟时其直接目标就是针对自己的竞争对手的(Silverman & Baum,2002),是否具有更长远、更全面的战略打算尚很难确定。而在回应竞争对手的进攻行动方面,各企业基本上不采用合作联盟的手段。

表10 各企业合作联盟与进攻或回应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P<0.01(双尾);*表示P<0.05(双尾)。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的更多部分将通过战略外购获得,合作的意图和价值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将得到新的诠释(蓝海林、谢洪明,2001),企业竞争行为与“合作”的上述关系提醒我们,如何管理企业的“合作与联盟”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内容。

五、结语

1.主要结论

本文以我国主要彩电企业为例,对企业的竞争行为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1)价格竞争最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但不是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方面。(2)市场占有率的差异与企业所实施竞争行为的数量之间没有关系。(3)企业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包括:a.银企合作与合作联盟;b.收购兼并与合作联盟;c.对外投资与合作联盟;d.进入新行业与合作联盟;e.进入新行业与银企合作;f.进入新行业与收购兼并;g.进入新行业与降低价格;h.收购兼并与银企合作;l.对外投资与进入新行业;m.对外投资与银企合作;n.对外投资与收购兼并。另外,我们也发现降低价格与提高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企业间存在进攻与回应关系,用进攻与回应来解释企业的竞争行为是合理的。(5)从总体上看,进攻或者回应行为与战略或者战术行为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6)总体上联盟与合作同企业的进攻与回应行为存在相关关系。本文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我国企业动态竞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对企业战略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的结论对企业实践的启示是:(1)科学地对待同对手竞争互动中的技巧与策略;(2)重视非价格竞争策略;(3)重视联盟在竞争中的作用,争取建立比对手更多的对本企业有利的联盟关系,包括各产业链上的合作者。

2.不足与展望

尽管本文取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结论,但本文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1)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资讯行等媒体,由于数据较多,时间周期较长,我们尽最大可能使这信息得到当事企业负责人的确认,但仍可能有不尽确凿的地方。(2)采用媒体公布的数据进行研究,可能会遗漏一些媒体没有公布的信息和数据,尤其是一些需要保密的信息,这会对我们的研究结论可能有影响。(3)我们只选取了较有影响的5家企业,而没能针对所有的彩电企业进行研究,这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结论的完整性。

我们认为,后续研究应在下面几个方向继续努力:(1)竞争行为的影响力、资源消耗、可见性等特性及其在企业间互动中的作用。(2)企业如何才能减少进攻所遭遇回应行为。(3)企业竞争行为的影响因素或者决定因素及其关联关系。

标签:;  ;  ;  ;  ;  ;  ;  

动态竞争:我国主要彩电企业的实证研究_康佳彩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