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索论文_王小刚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索论文_王小刚

王小刚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第一中学 744400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原先存在高耗低效,车轮战、题海战,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具有新定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提倡鼓励学生自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高中语文的信心。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对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首先从教师的角度上看,就是教学内容能顺利地传达到学生那里,知识信息能成功地转换为课堂交流信息,不让主要知识信息在传递中消失;从学生的角度上看,要保证学生对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在接受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深化,扩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从自身教学情况出发,在立足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各种教学策略。而教学策略的方向是多样性的,只要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就是有效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采取综合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语文课程教学实质的理解错误。当前,很多教师都把语文当作了一种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工具,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对语文教材中课文语言的描写特点、成语字词的含义、文章中心思想以及感情表达等都进行非常全面的分析讲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确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但是却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本质。语文不仅是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交流能力的工具,还是一种人文感情的联络工具,而教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只是单方面地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讲解,没有将课文中的情感与学生的实际进行联络,从而达不到净化学生心灵情感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将课本内容准确清晰地剖析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培养,使得语文的教学目标没有完全落实。

二、新课程下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1.以学生兴趣作为语文课堂的有效添加剂。学生对某些事物经常是一目十行就了如指掌,说起来轻而易举,谈起来头头是道。而在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中就不会有这样的现象。原因何在?孔子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意思是,只有对语文充满热爱了,才会积极地去学习语文;只有对语文感兴趣了,才能去更好地探究语文。然而,不同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下的学习效率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情绪下对语文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影响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充分地观察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将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与语文内容相关联,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并带着满心的热爱去学习语文、去感悟语文。

2.营造课堂氛围。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要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合理诱导启发学生,灵活娴熟地掌握教育的机智(契机、应变能力等),精选适度有益的训练,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激活每个学生,使之积极参与、共同探究,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通过情感交流,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当课文的基调清新爽朗时,教师应以愉悦欢快的讲授心情去感染学生;当课文的基调哀怨悱恻时,教师应以沉郁凄凉的讲授心情去影响学生。

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语言,使其生动形象化。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最重要的工具,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做到以下几点:生动形象富于直观性,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充满情感富有节奏感,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好的讲解,严谨而不乏机趣,庄重而不乏诙谐,让人如坐春风、如饮甘露,让人感受到语言之妙妙不可言。语文教师的讲解不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一定要表达完整、入心入耳;也不必字字珠玑、语惊四座,但一定要凝练准确,经得起推敲,真正做到“有实事求是之心,而无哗众取宠之意”。

4.鼓励学生自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教师希望向学生们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将学生视为一个知识储存器,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接受,习惯倾听,习惯不主动思考问题,自主学习能力低下,这是导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列出文章中的重点问题,然后在上课时提问几个学生的预习效果,了解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主要存在哪些盲点。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尽快理解、掌握文章的内容。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散思维,思考到更深、更广的问题,将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彻。

总之,我们的高中语文要达到有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情况出发,这样的教学工作才会真正地“有效”。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策略,充满挑战,呼唤智慧。

参考文献

[1]赵睿君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2]李翠玲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7)。

[3]顾旭清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8)。

论文作者:王小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2月总第9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4

标签:;  ;  ;  ;  ;  ;  ;  ;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索论文_王小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