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农民消费问题研究

呼和浩特市农民消费问题研究

秀英[1]2003年在《呼和浩特市农民消费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单纯研究如何增产、怎样增收,显然不适应现实“买方市场”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怎样合理引导消费,以促进经济全面增长已日益上升为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消费低迷,市场疲软”的关键。农民消费是呼和浩特市居民消费的最大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链条上的最重要一环。因而,对农民消费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呼和浩特市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变化中所反映的问题(例如: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差距显着,农民消费质量低等。)影响着经济结构和政策效果。如果不认真地解决农民消费的相关问题,开拓农村市场,启动经济增长就会有更多障碍而难见应有成效,继而会影响到呼和浩特市农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农民的生活消费研究为着眼点,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农民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历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最后相应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蔺宇[2]2014年在《民族地区农民动物源食品消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动物源食品消费增加是社会经济在一定阶段不断发展的特点之一,收入增加和城镇化发展等因素是动物源食品消费在一定阶段内不断增加的重要推动力。民族地区农民动物源食品消费是否也具有类似特点呢?本文以当前城镇化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背景,以呼和浩特市农民动物源食品消费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年至2011年的消费统计数据,对呼和浩特市农民动物源食品消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文章运用2001年至2011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农民动物源食品消费的现状,利用近11年的数据总结了消费的变动情况,然后通过访谈法了解并且分析了导致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检验了民族人口与文化、收入、城镇化水平、动物源食品价格、农民的消费意识和国家农业政策等因素对动物源食品消费的影响。此外,论文对呼和浩特市农民动物源食品消费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动物源食品的供给集约化,从而使价格趋向合理化;加强食品的监督力度,健全动物源食品消费的市场体系;国家和政府要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等促进农民动物源食品消费的对策建议。

那日苏, 秀英[3]2004年在《呼和浩特市农民消费结构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消费与生产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又互相作用的经济行为。生产的目的是消费 ,既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 ,又要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只有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呼和浩特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5 4 7%

郝伟[4]2017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呼和浩特市农民增收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为代表的"叁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在政策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产业结构与市场结构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中央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此增加农村改革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传统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体地位正逐步被工资性收入取代,但由于各种复杂原因,呼和浩特市在农民增收方面阻力重重。基于此,本研究重点关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呼和浩特市农民增收路径,在对呼和浩特市农民收入结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进行充分解析的基础上,找出呼和浩特市农民增收特点和影响因素,得到各构成要素对农民收入增加的贡献情况,针对呼和浩特市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探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呼和浩特市农民的增收路径,全面优化呼和浩特市农民增收的策略体系。通过研究发现,呼和浩特市农民的收入结构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所占比重已超过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同时,呼和浩特市的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逐年下降,农业外就业收入比重逐年增大,今后其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呼和浩特市农民增收受资源因素、政策因素、产业因素、制度因素、农民自身因素的影响。通过收入现状的分析和影响农民收入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从开放城镇就业市场、加强政府职能、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等方面,给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呼和浩特市农民增收路径的对策和建议。

冯宏伟[5]2006年在《呼和浩特市乳品消费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乳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原奶生产、乳品加工和消费屡创新高,2004年全国牛奶产量达到2260万吨,乳制品产量达到949.08万吨,人均乳品消费量达到11.7千克。但最近乳业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专家学者从多方查找原因,最后归结为乳品消费问题,即只有消费水平上去了,中国乳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对乳品消费进行研究。运用实地调研及政府统计数据,以定性分析和统计描述的方法,对呼和浩特市乳品消费现状进行交待,对乳品消费特征进行分析,并辅以数理和计量的分析方法对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及消费潜力进行建模分析。最后得出收入水平是影响乳品消费的最主要因素,通过趋势分析及预测得知,呼和浩特市乳品消费潜力巨大,在现有基础上仍有150%的潜力有待挖掘,预计到2010年人均乳品消费量将达到34.28千克。

高春晖[6]2003年在《呼和浩特市奶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奶业是呼和浩特市的优势产业,它对繁荣呼和浩特市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被确立为呼和浩特市的立市产业。呼和浩特市奶业在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奶牛业快速发展,建立了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等,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配套;未真正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人力资源不足;缺乏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本文在分析呼和浩特奶业所处的两个重要环境(乳制品消费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之上,对呼和浩特市奶业取得的成就、原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了促进呼和浩特市奶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如开发饲草料资源;加强乳制品质量管理;实施人才工程;强化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等。

刘力源[7]2016年在《呼和浩特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迎合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为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之路。呼和浩特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一些合作社已经成为了行业的领头羊,为呼和浩特市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巨大贡献。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呼和浩特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呼和浩特市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SWOT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调研,制订行动战略。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具体内容和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概念;第叁部分是利用SWOT分析法对呼和浩特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第四部分以典型案例为基础,介绍了两种农民合作社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为呼和浩特市合作社发展提供借鉴;第五部分是根据呼和浩特市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沈啸宇[8]2017年在《内蒙古武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我国农产品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品种。发展食用菌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解决当今世界人类日趋紧张的食物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武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总结出武川县食用菌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优势(Strength):生产规模持续扩大、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深加工产品品种增多、带动就业率、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生态优势明显、人力资源丰富、原材料资源充足。以及武川县自身劣势(Weakness):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产业链条较短、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专业科技人员数量少、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消费市场开拓力度不够。还有产业发展中的外部机遇(Opportunity):政府的大力重视扶持、县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及科技力量的投入逐步增强、食用菌的价值走高需求增强。以及可能遇到的威胁(Threat):食用菌产业竞争压力大、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劳动力成本高。从而提出为提升以呼和浩特蒙禾源菌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呼和浩特武川县食用菌产业整体的效益对策,政府方面应建立政府责任制度,同时运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化经营,大力灌输科技元素,以科技带动发展。

冀嘉宁[9]2017年在《基于SWOT方法的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朝阳产业,是深化现代农牧业与旅游业建设的一种有效结合,同时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生活情况,引导农村居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呼和浩特地区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农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地带,同时具有汉族的农业习俗和蒙古族放牧习俗的地方特色,因此具有极大的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本文首先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区所涵盖旗县区内的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实地抽样问卷调查,对呼和浩特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系统性分析。在SWOT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产业如何把握优势,避免劣势,在挑战中寻求机遇,通过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健全乡村旅游模式;通过与其他旅游模式的结合来丰富乡村旅游互动内容,吸引更多游客等。

王杰[10]2008年在《呼和浩特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直到去年10月份召开的十七大,在发展的问题上,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又快又好发展到现在的又好又快发展,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出了要协调发展,特别是城乡的协调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城乡发展存在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上是最为明显。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上,分析研究了呼和浩特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本文首先从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城乡居民收入阶层分化、农民增收缓慢以及后劲不足、城市反哺农村效果不明显等方面,较为细致的分析了呼和浩特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进一步指出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这一现状给呼市带来的农村消费市场低迷、城乡利益冲突加剧和城乡发展失衡的消极后果。之后,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既有国家层面上的,如市场的、政策的、制度的,也有呼市自身的特殊情况,如创业意识、地方经济实力、政策落实力度、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最后一部分,在深入分析呼市政府对缩小这一差距所采取的措施后,特别是对当地叁种较为有效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肯定,并从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农民各项社会保障、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积极的解决办法。文章除绪论之外,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呼市城乡居民收入现状的研究,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第叁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评述当地的措施,并提出了自己一些新的对策。创新之处在于:文章首次较为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呼和浩特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指出呼和浩特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带来的消极后果,并据此提出了缩小这一差距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呼和浩特市农民消费问题研究[D]. 秀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2]. 民族地区农民动物源食品消费研究[D]. 蔺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3]. 呼和浩特市农民消费结构浅析[J]. 那日苏, 秀英. 前沿. 2004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呼和浩特市农民增收路径研究[D]. 郝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5]. 呼和浩特市乳品消费研究[D]. 冯宏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

[6]. 呼和浩特市奶业问题研究[D]. 高春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7]. 呼和浩特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刘力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8]. 内蒙古武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沈啸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9]. 基于SWOT方法的呼和浩特市乡村旅游分析[D]. 冀嘉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10]. 呼和浩特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 王杰. 中国政法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呼和浩特市农民消费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