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分院普通内科 河北 保定 071051
【摘要】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给予对照组单纯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T段下移1mm、诱发心绞痛发作以及运动持续等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展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曲美他嗪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冠心病; 阿托伐他汀; 曲美他嗪; 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31-01
作为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指的是因冠状动脉狭窄以及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心肌出现坏死以及心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状.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头晕、恶心、呼吸短促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晕厥或休克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此种情况下,探寻出冠心病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2].本实验以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例,通过对其展开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其中,男52 例,女33例;年龄段为54-76岁,平均(64.9±7.8)岁;疾病类型:稳定性心绞痛5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此外,34例合并高脂血症,27例合并高血压,15 例合并脑血管疾病,13例合并糖尿病.排除心肌梗死、心律严重失常、心功能低于2级等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扩血管药等临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单纯曲美他嗪(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治疗,一天三次,一次口服20mg.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接受阿托伐他汀(由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治疗,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8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ST段下移1mm、诱发心绞痛发作、运动持续等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其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具体为:静息心电图的缺血性改变恢复至正常水平,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80%及以上为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中下降的ST段回升至1mm 以上,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50%至80%为有效;患者的心电图未发生任何改变,心绞痛发作次数的减少量不超过50%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患者中,3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失眠,1例过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7/42);观察组患者中,2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3/4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在临床内科中,冠心病为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其发病率近些年来也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中,引发冠心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为脂质代谢异常,当大量的粥样脂质物质或血液脂质沉着在体内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时,便会导致斑块的产,且斑块还会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增多,进而形成动脉腔狭窄,对人体正常的血流造成影响,最终使得心脏因缺血而出现绞痛的症状[3].目前,针对冠心病患者,临床主要采取降脂的治疗方法,进而达到稳定及抑制动脉斑块生长,促进缺血性事件减低的目的. 经大量研究得知,在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中,他汀类药物起着关键作用. 作为一种全合成的新型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可对干细胞中的HMG-COA (甲戊二酰基辅酶A)还原酶产生抑制作用,在降低HMG-COA 朝甲基二氢戊酸转化的基础上,促进患者体内总胆固醇合成以及血液中低密度LDL-c (脂蛋白胆固醇)的减少,从而发挥出降血脂的功效.同时,通过应用阿托伐他汀,还可对冠心病患者体内的CRP水平进行有效抑制,进而实现冠脉事件风险的有效降低[4]. 另外,经研究证实,当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其心肌能量代谢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也可加将心肌缺血看作是代谢性疾病的一种,通过对这些代谢变化进行干预,也可为冠心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作为一种哌嗪类衍生物,曲美他嗪可调控心肌细胞的代谢情况,其通过改善患者的心肌代谢情况,对体内脂肪酸β氧化进行抑制、对葡萄糖氧化进行促进,从而实现氧的利用率及心肌机械效率的提升[5].此外,曲美他嗪还可对心肌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进行有效抑制,充分改善患者的缺血心肌功能,且不会对血流动力学的特性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此种药物还能促进冠心病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谢朝着葡萄糖代谢的方向倾斜,在促进心肌细胞获得更多ATP的基础上,实现心功能的改善. 在本研究中,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曲美他嗪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ST 段下移1mm、诱发心绞痛发作以及运动持续等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患者展开治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曲美他嗪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刘楠,郭彩云,高兵.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1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07):416-417. [2] 谢芳.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11):29-30. [3] 闫建萍.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1):3-4. [4] 杨伟光,王眙民,张丽.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04):4-6. [5] 马琳.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59例冠心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09):68-69.
论文作者:王海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冠心病论文; 患者论文; 曲美论文; 心肌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绞痛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