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论文_宁霞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论文_宁霞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平等对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质疑、解疑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在自学中学到知识 。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引领学生,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最终学会学习。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放手,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定要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到知识。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充满着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在教学中,我总是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着手,从他们喜爱的事物着手创设情境。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自主学习

自信心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信心,才可能有兴趣;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追求、探究。尤其是小学生,教师一个赞扬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语,就会给他们树立 “我能行”的信心,就会主动参与、主动探究。

1.平等对待,让学生积极参与。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根据儿童的心理的特点,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作为教师,课堂上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要让学生尝到“跳一下就能摘到苹果”乐趣。我在教学时,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通过回答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体味参与的快感。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心境,让他们敢想、敢说、敢质疑。

2.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一堂课的课前导入非常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场白”能产生先声诱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快乐游戏中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自主性较差,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情境:“考古学家在一个神秘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个古老的宝箱,在惊喜之余他却千方百计也无法将宝箱打开。忽然考古学家惊奇的发现了山洞石壁上所刻写的一行小字:想要知道打开宝箱的密码,请猜出17世纪第一个闰年2月的最后一天的日期。考古学家看完以后恍然大悟原来打开宝箱的密码就是石壁上所刻这一天的日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老师提问:“同学们想知道宝箱里藏着什么宝物吗?那你们就自己想办法找出的宝箱的密码来吧!对此学生兴趣盎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本,寻找答案。通过交流、讨论、争辩,学生试着说出自已的答案。

四、教给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现代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惟一的目的,而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取结论或获得结果。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尽可能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获得终生受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创造才能,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练习的设计为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有效性。形式要多样,注意学习的覆盖面,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设计有效练习时应注意:

(1)练习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有力保证。为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我们可以在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

(2)练习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新课标指出,数学要体现出“人人学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坚持这种差异理论,不搞“一刀切”,不能整齐划一地布置作业。要注意练习设计的梯度、层次,并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

(3)练习设计要具有操作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所以我们要设计一些操作性的作业。

六、创设自主学习条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作为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机会,这样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宽容民主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教给方法,提升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宁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论文_宁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