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论文_张登玲

(张掖市高台县中医院 甘肃张掖 734300)

【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保守手术疗法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药物组(n=38)与手术组(n=42),其中手术组接受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治疗,药物组则接受化学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药物组与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盆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远期效果随访结果显示手术组宫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化学药物均可用于治疗异位妊娠,但手术疗法疗效更为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远期疗效也更为理想,因而临床应将腹腔镜保守手术疗法作为异位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疗法;化学药物保守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0-0011-02

异位妊娠是指人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以输卵管异位妊娠最为常见,异位妊娠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若胚胎持续发育可导致输卵管破裂,不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可并发输卵管粘连及慢性盆腔炎,致继发性不孕。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身心健康至关重要[1]。本组研究通过对比腹腔镜保守手术与传统药物治疗方案,探讨二者在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以通过我院伦理道德委员会审核,均经临床诊断、辅助超声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并且有行药物保守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指征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急性内出血体征,肝肾功能正常、无药物治疗的禁忌症;年轻有生育要求;受累输卵管包块直径<4cm,且无明显破裂;血HCG<2000U/L,子宫直肠凹积液不多),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药物组(n=38)与手术组(n=42),药物组患者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9.4±3.2)岁,孕次2~4次,平均孕次(2.9±0.5)次,初产妇20例,经产妇18例,异位妊娠类型为输卵管妊娠22例,其他16例;手术组患者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9.9±4.5)岁,孕次2~5次,平均孕次(2.8±0.4)次,初产妇22例,经产妇20例,异位妊娠类型为输卵管妊娠25例,其他17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药物组患者接受临床药物治疗,治疗方案为甲氨蝶呤,单次给药1mg/kg(辉瑞制药生产 国药准字H20140207,产品规格为10ml:1000mg),或50mg/m2体表面积计算进行肌肉注射;手术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静脉复合麻醉下建立CO2气腹,于脐下作小切口置入腹腔镜设备,并选择左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做穿刺辅助操作孔,首先观察患者是否合并有子宫肌瘤、盆腔粘连、卵巢囊肿等疾病,并结合患者实际临床症状给予手术治疗,实施输卵管取胚手术时需首先采用电凝法切开患者输卵管肿大处,将其中胚胎组织进行清除并清洁患者盆腔及输卵管,并利用电凝进行止血处理。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标准 治愈:患者治疗后2周所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以及血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显效:患者治疗后2周血清HCG基本正常,超声检查可见包块明显消退,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明显减少;有效:治疗后2周患者血清HCG检查结果超过正常参考值的15%且小于50%,超声检查可见包括缩小超过30%以上,存在轻度腹痛、阴道流血;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或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无改善或在服药期间包块破裂进行手术治疗等。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同时随访调查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远期再次妊娠成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 SPS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结果

药物组与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手术组与药物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手术组治愈率以及术后再次宫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并且术后并发盆腔炎以及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回顾分析可知,导致异位妊娠发病的因素较为多样、复杂,其中以输卵管炎症导致孕卵运行受阻引发的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传统化学药物保守治疗具有价格低廉、创伤低的优点,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能够降低患者体内叶酸还原酶及病变细胞的增长,进而发挥胚胎破化作用[2];相较于化学药物疗法,腹腔镜手术具有更为彻底的治疗效果,通过腹腔镜直视下穿刺输卵管的妊娠囊,可直接对孕卵进行去除,并且腹腔镜手术医源性创伤较小,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较快,并且一般采用腹腔镜手术后无需联合药物治疗,因而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术后盆腔炎的发生率,进而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异位妊娠的风险,提高远期宫内妊娠的成功率,提升异位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3]。甲氨蝶呤肌注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副作用大,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口腔炎、腹泻、胃痛和头晕及转氨酶升高等;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可能由于妊娠产物从种植部位分离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与化学药物均可用于治疗异位妊娠,但手术疗法疗效更为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远期疗效也更为理想,因而临床应将腹腔镜保守手术疗法作为异位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程英惠,柳祥坤.化学药物和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7):376-377.

[2]高玲.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和化学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J].大家健康,2016,10(6):201-202.

[3]闫学花.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性科学,2013,22(5):37-38.

论文作者:张登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与化学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比较论文_张登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