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论文_王昊文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论文_王昊文

摘要:混凝土因其独特的优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被广泛运用,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现阶段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与建筑使用期间内,受到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建筑设计结构等因素影响,仍旧存在着一定的施工质量问题,如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给业主带来了较高的潜在风险系数。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

1 常见的混凝土裂缝类型

1.1 温差裂缝

混凝土是由沙子、石子、水泥及其他材料混合而成的,这些材料均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施工环境变化时,材料结构也会产生变化。而这些因素又是人力无法用施工技术来掌控的。在温度的影响下,混凝土遇冷收缩、遇热膨胀。如果混凝土温度应力超出其自身抗裂程度,就会产生裂缝现象,也就是温差裂缝。针对此问题,应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避开高温天气,并通过防护降温措施来避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2 塑性收缩裂缝

为增强混凝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升其承载能力,达到施工标准,通常在完成建筑构件初期施工后,混凝土需要一定的时间凝结,并通过科学保养手段,提升其稳定性。但是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部分施工人员并未按照规定实施混凝土养护作业,对混凝土凝结所需水分的维持产生忽视,因混凝土含水量的缺失,导致内部所含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再加上此时混凝土强度相对较弱,容易出现塑性收缩的问题,进而产生干缩裂缝。另外,因混凝土结构背阴面水分蒸发慢,向阳面水分蒸发快,导致混凝土含水量分布不均,进而导致混凝土部分结构回缩。

1.3 沉陷裂缝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需要承担整个建筑的重量,而在建筑主体的沉降过程中,就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巨大负荷。同时,建筑地基土壤性质与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也产生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积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与措施来改进各种缺陷问题,就会对地基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导致结构不稳,进一步加剧了建筑主体沉降的问题。另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未运用模板搭建模型,导致建筑主体产生偏差或发生位移现象,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巨大压力,致使大面积裂缝的出现,并逐渐由结构表面延伸至内部,在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增加了建筑主体的危险系数。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2.1原材料选择问题

混凝土出现裂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原材料选择问题,这直接对混凝土质量有影响,在众多建筑原材料当中,存在很多廉价、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而且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增加经济收益,会选择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导致混凝土无法保证自身质量,那么就会增加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严重的还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坍塌,如果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会出现更多的裂缝。

2.2建筑图纸设计问题

图纸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依据,如果图纸设计不够合理,混凝土就容易出现裂缝。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会选择外包公司进行设计,对于其设计的图纸并没有过多的检查就直接进行使用,如果图纸中存在不合理内容,建筑企业也不会发现,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所以,在图纸设计时,必须要全面考虑建筑施工结构,每部分承重能力,都需要进行详细考虑,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对应的混凝土设计。哪怕设计图纸内容存在一点问题,也会对建筑工程造成致命影响,特别是设计各分部混凝土构件时,每一部分混凝土材料比例都有所不同,如果没有根据建筑工程详细考虑,就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3周围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程周围环境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之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考虑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就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结构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改变,比如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刚成型时,如果天气过热、过冷,还没有对混凝土采取保护措施,那么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变形,如果混凝土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裂缝,导致混凝土使用寿命缩短,严重甚至会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4材料比例问题

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是由砂石、水灰等材料构成,那么材料比例就会影响混凝土质量。在原材料符合标准情况下,如果混凝土材料比例存在不合理,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使用,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混凝土无法承受相应的重量,出现坍塌。水灰是这其中较为重要的材料,如果比例存在问题,就会影响混凝土使用性能,导致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出现混凝土裂缝,影响建筑物使用安全。

3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办法

3.1确保混凝土设计的合理性

为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需要在拌制混凝土之前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然后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选择,试验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准确性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减少裂缝的出现,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企业能力水平。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设计试验时,要充分结合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耐久性和最大承载力、混凝土结构不同应用途径的用量配比、混凝土抗冻性能等。

3.2加强对施工方面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配比试验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生产工作。一般来说,混凝土所有材料配比完成后,需要进行振捣将所有材料夯实。根据建筑工程对混凝土强度的不同需求,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操作时间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普遍来说,采用快插慢拔的工作方式,可以很好地将混凝土中的气泡和多余的水分排出,生产出质量、强度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夯实之后,将其装入模板进行控形。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定期定时检测混凝土强度,在达到标定强度之前不可以将混凝土模具拆除。有效合理的拆模时间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3.3对混凝土材料质量进行控制

在对混凝土采买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用量比和规格都是需要注意的要点。要知道,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低劣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任何企业和个人在混凝土材料采买过程中,不得以谋取私利和赚取工程成本为借口,采买低质量的混凝土。应该尽量采买标号较高、水分含量较少的混凝土材料,这样标准的混凝土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如果采买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规定要求,可以进行一定的方法补救,比如适当添加外加剂,以增强混凝土强度。

3.4强化温度控制

在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的控制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时间,有效的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促进建筑结构温度影响在整个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过程中相应的混凝土变形的有效控制,面临温度高时,应选用外添加剂进行有效降温,也可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此外,在混凝土材料的制备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采购质量,同时要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严格与设计的配比参数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满足建筑混凝土的质量,提升使用效率。同时,要加强对混凝土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素质,加强对配比工作人员的管理,为建筑混凝土的制备及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为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预防裂缝的产生提供良好的基础。

4结语

混凝土裂缝问题虽然在工程施工中较为普遍,但是只要我们要对混凝土裂缝问题加以重视,认真分析裂缝产的各种原因,从原材料入手,优化生产配合比,加强施工管理,做到规范施工,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裂缝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结构的质量,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钟舜晖.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四川水泥,2017(10):256.

[2]龙坤.分析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7(31):11-12.

[3]王瓒.浅谈建筑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01):40-41.

论文作者:王昊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论文_王昊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