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论文_邵岸福1,杨文华2

1.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2.云南林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反馈结果,报告内容能够准确反映勘察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岩土结构特点,这直接会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工程造价、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在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内容的侧重有所不同,工业与民用勘察也有区别。因此,文章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内容编写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基建设和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内容能够直接的反应出工程地质的特点和岩土结构特性,这些内容会直接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在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应严格仔细的按照不同时期的编写流程进行编写。文章就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如何编写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报告编制流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是基于现场勘察放点、测量、钻探、取样、测试以及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检测进行的,这些前期工作准确完成后,再进行数据资料的整理,这时方可开展勘察报告的编写。岩土勘察报告具有自身的编写流程,在此过程中一定按照顺序进行,否则会造成报告内容间的矛盾,而且报告成形后修改困难,会影响到工作效率[1]。

其正常的编写流程是:一是进行外业材料以及实验材料的整理、汇总和统计。主要是检查编写资料是否齐全,此时也可同时编写测量成果、勘察结果等一些列数据表。二是将编写内容与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的数据进行比对,反复校验地质勘察编录,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不仔细则会造成数据间的矛盾。三是编制钻孔施工处地质的综合柱状图[2]。四是根据划分的岩土层次编制地质分层统计表,并统计数理。五是根据勘察数据编制地质剖面图(如图1所示)和其它专业图件。六是编写文字报告。按照以上流程可以降低重复工作率,避免数据间的矛盾和差错,提高报告质量。

图1

二、报告编写内容

报告编写的主要内容有诸多方面,其中有:工程项目、项目地点、项目类型、项目规模、荷载能力、拟用的基础形式;还有工程勘察单位、呈报单位;各项勘察技术和勘察标准;勘察场地的具体位置、面积、形状、钻孔位置以及钻孔依据原则、钻孔孔位的高度和孔口的测量标注;施工设备、工具和取样测试方法;勘察工作的起止时间;对完成的勘察任务进行评价;勘察工作的规章制度、操作标准,以及其它要附属说明的问题。还要附着勘察点测量成果表、钻孔平面位置图等。其中按照具体的分类,报告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

(一)文字内容

地质概况,地质地貌是建筑工程地基建设条件和场地条件。应按以下顺序进行论述:工程建设地区地质结构、地貌特征、不良的地质现象。

地基岩层分布性质以及物理力学性质。这是报告重点论述的内容,要对工程建设地区的地质进行评价,并进行分层介绍。分层介绍主要是按照岩层不同的地质时代、岩性、成因、类型以及物理力学性质进行划分,论述岩层的风化程度、岩层厚度、岩层局限性以及可行性的处理措施;按照分层标号的方法对岩层的分布进行符号备注,例如:①、②、③……、Ⅰ -1、Ⅰ -2、Ⅰ -3……等形式,这样可对地层的分布一幕了然,对于不同地质类型的岩层也可按此种方式标注。但要注意的是,在详勘和初勘中统一场地的标注符号要相同[3]。

分层论述的主要内容是:对每一层级的岩土要按以下内容编写,一是岩土的内容,通常有普遍、广泛、局限、较普遍、较广泛、仅限于的区分。二是地质的埋藏条件,包括层顶的埋藏深度、标准高度以及厚度。三是岩石的特性和状态:主要是论述土层的颜色、饱和度、密度、成分以及岩层的颜色、矿物成分、构造结构、发育情况、风化程度以及完整程度,还有裂缝的情况、裂缝的张弛度、填充情况、裂缝形状以及岩心的完整程度,除特殊情况外,岩心的形状也要进行描述,主要有长柱状、饼状、碎块状等。四是阐述取样和实验数据,包括取样的个数以及物理力学指标。尽可能的完全展示实验结果,但可以只叙述土层力学的各项指标。五是论述原位测试情况,其中包括试验的类别、试验次数和试验的主要数据,也要对试验的区间值和平均值以及一般值和统计后的修正值进行叙述[4]。六是论述地质的承载力,根据土木实验的资料数据和原位测试的数据对地质的承载能力进行标准计算,然后再进行综合判定,为承载力提供建议值。

地下水的概述,地下水情况是影响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对以下内容进行论述:地下水的类型、含水层水质分布特征、含水层埋深、静止水位、水深、水流向、水利坡度以及涌水量;含水层之间与地表水体之间的联系;地下水的侵蚀能力等。如果地下水面积较小,则可以简单的对水文特征进行论述。但地下水的诸多问题是在短时间勘察内不能得出结果的,例如季节性水位变化,这时可通过对该地区进行走访和历史水位资料进行查明,并判定水质的指标和检测分析结果。

工程建设地区场地的稳定性,对于地质稳定性主要是在选址阶段和初堪阶段进行明确的。应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地质构造中是否存在断层或附近是否存在震断层;地震的基本强度和峰值速度;地质地貌构造,地形的坡度以及是否有河流经过或临海、临陡崖;场地附近是否有不良的地质因素,以及其发展趋势;地层的形状以及裂缝形状,地基是否在软土层或可液化砂土层中;地下水有无不良影响以及防治的建议。

其他专项要求,报告中要对设计部门提出一些专项问题,如地基坑排水量的计算、桩基承载能力、软基处理措施等。

结论与对策,这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精髓所在,不仅是对前文论述内容的总结,还要对其中的主要勘察方面进行有针对的评价和建议。例如,对地质条件和岩层特性进行评价、建筑方针措施建议、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防护措施建议等。

(二)图表内容

主要的图表有:勘察地区钻孔平面位置图、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其中钻孔平面位置图的主要内容是建筑平面的轮廓以及钻口的高度、深度、类别和编号。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主要的内容是地层的标注序号、代号、层顶的埋深度、高度、厚度以及钻孔结构、岩土取样深度及其相关数据。而工程地质剖面图则是地基建设的主要依据图。另外,主要的附表和插表有:岩土试验结果表、原位测试成果表、钻孔抽水试验结果表、桩基力学参数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岩土工程勘察表内容复杂繁多,这就要求报告编写人员具有扎实的地质地貌学和工程理论学基础,更要熟练掌握报告编写规范要求,实地的了解勘察地区的地质地貌情况,掌握工程设计的各项要求和施工要点,保证资料的准确和质量,努力的提高编写水平和综合业务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报告的实用价值和正确性,并为工程建设提供牢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卢志权.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J].商品与质量,2016,24(52):224-225.

[2]王滔.略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工作[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34):1158-1158.

[3]鲁丽娜,郑曼,陈名扬等.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剖析[J].河南建材,2014,11(2):161-162.

[4]张亚富,杨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14):179-180.

论文作者:邵岸福1,杨文华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试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论文_邵岸福1,杨文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