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论文_姚秀琼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论文_姚秀琼

阳江市阳西县上洋镇中心小学蒲盐教学点 广东 阳西529800

摘 要: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教育性”,为了保证小学语文教材的使用效果,应该将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参与度。本文将在探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性;趣味性;策略;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学生逐渐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是语文教学缺乏“趣味性”的后果。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应该将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学生“愿学”、“乐学”,以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与语言水平。

一、关于教育性与趣味性

语文教材的“教育性”,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指通过教材学习,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小学生活泼好动,天性爱玩,而且难以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教师备课或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以及接受能力。如果教师依然不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机械的进行教学,将容易导致学生逐渐地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应该突出有趣并富有时代性的课文内容,强化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趣味教学,感受学习的乐趣,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使“有趣性”和“教育性”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二、在教学中结合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策略探究

1 、合理把握教材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要求,明确教材主旨,了解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与张力。课堂教学实践中,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应该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再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合理调整时间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上新课前,教师还应该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个性特点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倾向,梳理教学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说明知识内容,以提高对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例,这篇课文寓意深刻,讲的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井,解决了沙洲坝乡亲们的吃水难题,沙洲坝乡亲们非常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后在井边立碑纪念,饮水思源,永记毛主席的恩情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伟人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孩子们明白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学会感恩,才能懂得珍惜。由于这篇课文内容距离孩子们很远,孩子们很难了解毛主席,教学前,我们可引导孩子们读一些毛主席的故事,了解他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面对沙洲坝乡亲们的吃水困难要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让孩子对毛主席产生崇敬之情的根源,也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根本。为了能让孩子们切实地体会到缺水生活的难处,可就目前我国西部缺水情况,给孩子们讲“母亲窖”、看到相关图片,让孩子们直观面对缺水中人们生活的艰辛。再引导孩子们读课文,从课文中再次体会没有水,沙洲坝乡亲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在这样的情况下,毛主席带战士和乡亲们一起挖井,解决了沙洲坝乡亲们的吃水难题,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从而让孩子们对毛主席产生崇敬之情。学生学习到乡亲们在井边立碑以纪念他,也就容易理解了。这不仅仅是激发孩子们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更多的是学习饮水思源的道理,教完本课后,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孩子们明白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所有普通劳动者所提供的,我们在享用这一切的时候,应该懂得珍惜,学会感恩。?

2、充分发挥教材的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仅仅是依靠学习兴趣也难以形成长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对于一些趣味性的课文,教师应该加以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小学生具有思维开放而发散的特点,但是依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还需要通过练习等方式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以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四季》课文为例,教师通过提问学生:“一年之中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家一起来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呢?”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对新课导入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自由的交流,选择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季节都有一些代表性的事物,你们想想分别是什么呢?”通过让学生认识四季的方式,带领学生体验和感受四季的美好。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对新课产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供学生观看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看完之后还应该对学生提问。然而,光靠教学方式的趣味性来巩固知识还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教师可以这样安排:“大家回家之后朗读几遍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时,应该向学生传输课本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信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发现生活,运用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和学习课本知识,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情怀。以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为例,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带领全班同学组织一次春游或者去公园,带着学生一起感受春天的气息和春天的美好,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游玩的同时,教师一边告诉学生秋天来了的一些预兆,比如亮晶晶的葡萄、金灿灿的香蕉、稻穗颗粒饱满、树叶纷纷凋零等等。在讲解完课文之后,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演一演在秋天里玩耍的情境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更加能够感受和体验课文的内容,同时也间接的告诉学生,很多课本知识来源于生活需要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学会热爱大自然。

4、巧用多媒体设备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设备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使教师能够通过PPT、视频、动画等教学形式进行上课,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活力,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带给学生更多感官的感受,集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于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一年级课文《乌鸦喝水》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短视频让学生初步的了解整个故事的大致内容,帮助学生深化乌鸦的形象和个性特点,同时也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5、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

建立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有效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关键一环。新课标要求下,教师从过去的主体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需要双方在课堂中加强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方便知识的传授与吸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的环节中,能够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信息技术下,QQ、微信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便捷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教师及时的掌握和监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设计与学习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话”提高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课堂上,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6、布置有效的家庭作业

传统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缺乏了趣味性,导致学生巩固知识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新的教育体系下,已经出现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践作业”的作业形式。不同于数学、英语等科目,语文科目是很抽象的,如果运用了不合适的教学方式,将严重影响语文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特点,为例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运用小学语文实践作业的形式,增强了作业形式的趣味性,从而有效减少了学生的负担,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小学语文一年级“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拔萝卜》,教师布置家庭作业:“大家回家之后,用心地帮助家人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去菜园里感受拔萝卜的情趣。”这个课后作业的形式是采取实践方式进行的,不仅教育了学生团结就是力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团结一心,而且还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启发教育者,作业的形式不一定就是纸质作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实践作业的方式进行,这不仅丰富了作业形式,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应该有效地结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语文教学的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徐立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二次开发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4.

[3]肖云.文学教育中的童话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张学娟.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与开明国语本内容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论文作者:姚秀琼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论文_姚秀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