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社会纸质文学的生存与发展--男、本科、图书馆员,从事专业工作十余年,发表论文数篇_文献论文

论信息社会纸质文学的生存与发展--男、本科、图书馆员,从事专业工作十余年,发表论文数篇_文献论文

试论信息社会中纸质文献的生存和发展 男,本科毕业,馆员,从事专业工作十余年,发文数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馆员论文,纸质论文,发文论文,十余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带来了许多变革。据统计,目前全世界238个国家中已有173个国家加入因特网络,我国CERNET网络连网高校已发展到260余所,各种层次的电子图书馆应运而生。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载体形式的推广应用,电子出版物等无纸文献载体渐受青睐,传统的纸质信息载体受到了极大的生存冲击,甚至已有人预言到“无纸社会”的到来。纸质文献的未来究竟会沉沦消亡抑或持续发展,引起不少有识之士的关注。

1 关于“无纸社会”的预测

早在七十年代末,以F.W.Lancaster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学者就认为现存的文献系统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并预言了纸质文献的消亡。1978年Lancaster在《情报检索系统》中写道:“我们正在迅速地不可避免地走向无纸社会”[1]。H.Falk在同年出版的《通向无纸情报系统》中强调:“即将到来的无纸系统,是一个日臻完善的进化过程的顶点……不管我们是否喜欢,无纸社会正在迅速地迫近”。[2]前苏联学者列别捷夫甚至预言:“在无纸社会印刷文献将根本不再为人们所需要。”[3]1982年美国学者Jonassen曾大胆断言:“不出10年,我们所熟知的书本将要象活字印刷一样过时而被淘汰。”[4]诸如此类的纸质文献“消沉观”,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诚然,在信息社会里无纸文献(如机读数据库、电子出版物等)会以其大容量存贮、远距离传输、高效率检索等优势而成为文献载体的佼佼者,但并不能以此成为纸质文献必定消沉的理由。事实上,就在一些学者声称正在或已经进入“无纸社会”之后的十余年间,从世界范围看,纸质文献并非减少,而是继续上升,增长较快。仅信息网络较为发达的美国最近十年用于印刷文献所需的商业用纸就从1981年的850亿页激增到1990年的近1万亿页,且还在迅速递增。第七届全国书市在深圳开幕仅3天,总成交额就达到3.14亿元,超过上届书市2.2亿元总码洋近1亿元,证明纸质文献还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立足国情,展望未来,纸质文献仍会具有强大生命力,其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和必然的。

2 纸质文献的客观存在和必然发展

纸质文献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和价值,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决定了其必然存在和发展。

2.1 阅读习惯和阅读保健方面

纸质文献便于携带,阅读方便,随机性强,具有观感上的一览性,一般不受阅读场所的限制,阅读无需辅助工具设备,符合人们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即便长时间阅读由于光线相对自然柔和,对视力影响不大,阅读保健效果较好。

从无纸文献(即机读文献)中获取信息,需要相应的硬件设备和程序操作,读者要具备基本的电脑素养,熟知操作指令和菜单,对知识技能要求较高,且还需在荧屏前完成阅读,场所受到限制。况且长期在闪烁的荧屏前阅读很容易使人眼睛疲劳,长期在电磁辐射环境中阅读对孕妇、儿童身体的损害也不容忽视,故而阅读时间受到限制,阅读效率未免会打些折扣。

2.2 阅读情感和阅读氛围方面

纸质文献常给人以实在、亲切、稳定、庄重的感觉,是经过人们深思熟虑的产物,更显真实感和确定性。不少读者在阅读特别是欣赏性阅读时,情感往往投入很深,恍惚身临书中人物情境,为其命运和归宿时而焦虑,时而悲愤,时而欣慰,时而喜泣,爱不释卷,心灵不断受到冲击和熏陶。这种直接面对纸质文献的阅读氛围,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要。

当读者从电子信息系统作欣赏性阅读时,原本意在调节松驰神经的阅读行为演变为生硬的人机对话,有时突遭网络“恶劣信息”或“黄色污染”的骚扰,极易破坏阅读情感和氛围。著名学者舒茨先生说过:“尽管信息领域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变化,新技术正在迫使图书馆和读者改变信息处理、传递以及利用的方式,……但我没有见过哪个读者在电脑上作消谴性阅读,我没有见过哪个读者在电脑上看长篇小说和长篇文章。”[5]

2.3 阅读成本和阅读界面方面

纸质文献在提供阅读利用时,阅读成本非常低廉,在图书馆往往是无偿的。而无纸文献在被阅读利用时,尽管快速、方便、检索面宽,但常需要支付一定的阅读费用,阅读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学术界使用的BITNET和Internet网络,由于有政府补助,可以免费或低廉代价获取信息,一旦减少补助或自费阅读,读者能否长期承担昂贵的阅读费用就值得考虑。国外信息系统的服务费较为昂贵,譬如美国纽约时报信息库、道·琼斯新闻检索NEXIS系统收费每小时都在60美元以上,这对一般公众而言,长期利用要担负一笔不菲的经济负担,因而,从满足不同阶层人士信息阅读需要角度出发,相对低廉的纸质文献仍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当人们兴致勃勃上网阅读时,会发现扑面而来的大多为英文界面的信息,缺乏必要的母语界面环境,上网难度增加。同时应当看到,现行的因特网主要建构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网络上,并不符合中国文化和社会心理,应特别警惕一些西方势力借助信息网络推行西方价值观念,搞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在我国信息国道尚未广泛普及和完善发展的较长时期内,纸质文献继续存在和发展更富国情,也更有实际意义。

2.4 文献保护和文献继承方面

对前人知识文献的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当代科学与文明,是人类知识财富和智慧结晶的丰富和发展,文献的继承与保护至关重要,纸质文献在这方面具有其它类型文献载体无可比拟的优势。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纸质载体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西安出土的灞桥纸被确认为西汉武帝时代的产物,说明纸能够长期得以保存。敦煌鸣沙山千佛洞发现的东晋末年以后的经卷并能完好留存至今,说明纸质文献是文献信息和文献载体间最为牢固的结合形态,能够承担文献保护的重责。且古籍善本、名人手搞、律典文书等专指性经典文献,由于它们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法律价值,是珍贵的国家文化遗产,已不同于一般的纸质文献,更需要长久保存,也要求长久存在。

无纸文献一般正常使用和管理时,CD-ROM保存时效平均为25年,缩微磁贮载体一般保存10年已有难度,需要特殊的保存条件。光盘间隔一定时期后,就要进行拷贝和更换,否则光盘逾期失真很可能会自行封锁其内贮信息,使信息化为乌有,而光盘的定期拷贝工作量很大。何况目前无纸文献主要集中于各种形式的手册辞典、百科全书、年鉴题录等检索工具书,信息覆盖广度和深度有限,即使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OCLC网络也仅局限于对众多图书馆目录的检索和共享,尚不能通过网络对大量的文献收藏进行阅读。据IDC统计和预测,1994年以电子方式存储的信息占总信息存储量的3%,到2000年才能达到5%[6]。在可以预测的时期内,未来社会将是纸质文献和无纸文献共存互补的社会。

从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上讲,网络上文献信息的版权和私人隐私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还需提防电脑病毒和某些隐患的袭扰,这些都要求纸质文献作为无纸文献的功能补偿和特定需要而继续存在。

2.5 经费来源和经费投入方面

经费问题是困扰“无纸社会”进程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纸质文献继续存在的重要原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受历史、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的限制,至今还有5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还有相当多人是文盲,95%的信息资源尚待电子化,在个别县甚至没有公共图书馆。在这样的国情中,连最基本的纸质文献保障都难得以实现,更何谈普及推广无纸文献,至少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今后的长时期内纸质文献仍会充当社会文献载体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文献经费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单轨制拨款,缺乏社会力量统筹,经费投入强度有限,且受书刊价格冲击,文献入藏量呈逐年递减态势。澳大利亚学者Moore Susan先生指出:“据估计到本世纪末,高等院校和公共图书馆的经费问题将会成为图书馆行政当局的注意焦点。”[7]资金问题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发展无纸文献兴建信息高速公路需投入巨额资金,即使在美国,虽然93%的家庭普及了电话,但只有25%的家庭拥有个人电脑,通晓电脑知识的家庭比例则更小。目前世界上盛行的因特网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也并非平衡,全球1600万用户中的绝大部分在北美地区,欧洲占22%,亚洲为6.3%,澳洲3.7%,拉美和非洲仅占1%和0.6%,即占世界人口16%的发达国家拥有97%的网络用户,这种畸形局面非短时间能够改变。因而,实现信息网络自由交流,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还距离尚遥,无纸文献虽然在不断发展,但纸质文献也将长久存在。

当前,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实际,走自己的路,发展富有国情的信息国道,协调处理纸质文献和无纸文献的有机发展。可以预计,21世纪将是纸质文献和无纸文献互为补充、彼此并存、整体结构比例逐步调整的世纪,纸质文献仍会继续发挥其影响和作用,无纸文献也会有较大的发展。关于纸质文献的“消沉观”,从世界普遍发展现状和格局看,恐怕暂时还只是意识上的“激进论”,行为上的“消极论”,纸质文献的未来大有希望。

标签:;  ;  

论信息社会纸质文学的生存与发展--男、本科、图书馆员,从事专业工作十余年,发表论文数篇_文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