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输血安全与管理论文_芦敏

浅谈输血安全与管理论文_芦敏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血站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摘要:目的:输血是临床经常使用的一种诊疗措施,必须做到安全有效,分析常见输血问题,减少临床输血隐患。 方法:建立一级化的采血供应机构,并对现有采血车的安全、消毒及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优化,大力推进无偿献血,确保固定献血人数,对血液质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安全性。结论:输血安全直接影响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与用血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对于输血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风险应以于重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合理用血,实施输血质量管理。

关键词:血液质量;输血安全;输血管理

输血和其他医疗诊断一样重要,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有效性,这两者的关系具有其必然性。输血车作为一个流动的采血点,更应注意卫生的保持、消毒的严格。确保采血时的无菌性和可用性,避免因为输血,或者输用的血液制品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不可预计的伤害,这是作为医疗者和患者都不可接受的。

一 、与输血安全有关的问题

1.输血过程中存在的排斥反应 由于不同人群其血液类型不同,存在不同的血型,例如ABO RH阴性和阳性,1990年由澳洲学者卡尔兰得斯坦纳初步提出ABO血型分析,以及后来RH血型的秘密。因此我们在给献血者和用血者做检测时必须采用血型分析,准确了解血型,避免血型不一致出现的排斥反应。

2.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血液性传染病 临床用血中越来越多的发现一些传染病逐渐增加,主要存在的有: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类病毒、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

3.其它与输血相关的疾病

二 、输血安全的有效管理

采血者和输血人员的管理

1.规范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输血科工作责任心,建立健全输血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范,切实加强输血人员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执行用血申请及登记制度,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及质量考核制度,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有效地控制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输血科工作人员在标本采集、核对、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时,应做到谨慎、细致、准确。日常在配合临床抢救、手术紧急用血时,要求速度快、时间紧,争分夺秒地完成,上述工作,其环节简单,但必须有严谨的工作程序,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安全,血液成分的进出库要认真核对,把好质量关。进库前要认真验收,包括运输条件、血袋外观、包装是否完整、标签内容要清楚齐全(包括供血者条形码、血型、血量、品种、采血和制备日期、有效期、储存条件)。凡不符合要求者不得入库,并填写回执单(四联单),与中心血站分别保存。储血冰箱应定时检查并记录温度,确保储存条件,纳入各班交班记录。发放血液时应认真填写登记,包括血液采血日期、供血者条形码、血型、受血者输血日期、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位号、血型、用量、交叉配血结果、配血核对者、领血人签字及领血时间,输血科所有记录保存十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应用成分输血。输血能治疗疾病、拯救生命,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显得极为重要。临床医师要经过安全输血、成分输血培训,提倡科学合理用血,能不输血的尽量不输,输血时要合理应用成分血。我市自开展成分输血以来,提高了输血诊断水平,使患者获得安全、高效又经济的输血治疗。

3.加强法制观念,减少医疗纠纷,保障输血安全。输血科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并且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所以,输血科人员必须经常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和用血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归档备查,保证临床合理安全用血,减少医患纠纷及杜绝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输血安全。

血液制品的管理

1.对血液进行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和其他间接指标的检测对于预防经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提高输血安全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2.由于“窗口期”的存在,体检医生必须认真负责详细询问既往史,严格体检过程,减少因窗口期导致的漏检,进一步提高血液的安全性。

3.尽管通过对献血者的挑选,血液严格筛查和临床合理用血,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距离零风险还是具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必须配合病毒灭活技术来进一步降低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安全性。

4.目前,在代血浆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用晶体液和人工合成的胶体液代替血浆输注以维持血容量,这样将会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临床合理用血

1.合理输血 目前因为各种条件和原因的存在,以至于经输血传播相关疾病时有发生,因此必须强调临床合理输血,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输血风险,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血液的安全性。临床合理输血就要做到只给需要的患者用血,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2.输血时有2名医务人员带病例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完毕后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填写好回执单,避免输血反应,做到安全用血。

输血质量管理

输血质量管理是输血安全的前提和保证。输血质量管理是指在实现血液输注全过程中对与血液制品质量和临床输注质量有关的各环节和程序进行的规定、指导、控制和改进的工作。它主要包括1.产品的质量管理 从献血者的招募到血液存储运输等一系列的过程和活动,这些过程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和标准。2.临床血液输注质量管理 主要是对患者血型的测定及输血过程中的监视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应对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不允许有任何差错,否则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预计的伤害。

三 总结

综上所述,目前由于各国行政当局重视,输血研究的进展,已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并大幅度提高输血安全性,总的来讲输血已非常安全,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和许多其他医疗中的问题比较少,发生率已经很低。但是,考虑到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性质严重,危害大,因此输血安全是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我们必须继续竭尽全力以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姚文·交叉配血和安全输血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11

{3}王红梅·现代输血安全与有效管理 {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7-13期

{4}吴为强·交叉配血不合常见原因询证分析

论文作者:芦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浅谈输血安全与管理论文_芦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