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探讨论文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探讨

沈宏益

(武警海警学院 后勤管理系,浙江 宁波 315801)

摘要: 教学质量是院校的生命线,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教学质量保障有着不同需求,武警院校教学工作具有明确的军事目的性,其以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为主向。当前武警院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中存在重流程应用、轻统筹管控,重监控评价、轻条件保障,重行政干预、轻全员参与,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拓展等问题,需结合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任职岗位要求,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具体包括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体系、落实教学措施、改进教学手段和加强教学评价等,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关键词: 实战化;岗位胜任力;教学质量保障

教学工作是院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院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对于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军队院校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实战化军事人才,加强教学质量保障对于推动军队院校科学化发展尤为重要。

一、教学质量保障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具有多元化,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教学质量保障有着不同需求,如在精英教育阶段,教学质量保障意味着卓越化和高标准化。在大众教育时代,教学质量保障意味着有效、增值、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逐渐认同教学质量保障是为完成教学目标的所有功能性活动,如教学人员、教学设备、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学环境和教学研究等内容,归纳起来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主要功能是保障和提升教学工作质量;二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对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详见图1)。[1]

图1 教学质量保障功能图

教学质量保障对于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通过教学质量保障,可以引导各项教学训练活动沿着正确方向运行,并将明确的质量标准传递给全体教职员工,不断规范、约束和纠改其行为,引导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开展教学工作;二是开展评价与诊断功能。教学质量保障能够及时诊断和发现教学训练中存在不足,客观分析其影响因子,为持续改进教学工作质量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效保证;三是做好反馈与调控管理。通过教学质量保障,能够准确获取各项教学运行反馈信息,全面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推动各项教学训练活动有序开展;四是加强督查与全面改进。教学质量保障有助于及时督查和落实各级人员履职尽责情况,确保教学目标和质量管控措施有效实施,为全面改进教学工作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二、武警院校教学特点及质量保障要求

武警院校教学工作不同于国民教育系列院校,其体现“练战一体化”教学理念,以“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为主题教育,瞄准“聚焦实战、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高度政治站位性,武警院校始终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原则要求贯彻于教学工作全过程,其中政治是第一要素和起决定性作用,它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中发挥根本引领作用;二是具有明确军事目的性,武警院校培养的是“用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实战化军事人才,以担负执勤、处突、反恐、海上维权执法、抢险救援、防卫作战等任务为职责和担当,这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是具有鲜明职业指向性,一般来说,一个优秀军事人才培养须经历军队院校教育、部队实践训练和军事职业教育三个环节,而军队院校教育则处于基础地位,它以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为教学主向,培养的是高素质、多技能、强毅力,能够胜任部队现代化建设和高科技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需求的职业化军人,这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四是具有严格规范性,武警院校各项教学训练活动置于严格规范和紧张有序的军事活动之中,作为向武警部队输送战斗力的训练基地和人才源泉,其教学工作具有高标准、严要求、新起点等特性,这是现代化战争对武警院校教学工作的特殊要求。[2]

当前,实战化教学已经成为引领武警院校教学工作的主线,它是实现强军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现代军事教育的客观需求,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适应武警院校教学工作特点,具体要求包括:

(1)突出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定位。在当今全面建设“人类共同命运体”的时代背景下,武警院校教学工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其以培养胜任武警部队岗位需求的实战化军事人才为主向,通过全面加强教学质量保障,能够突出实战化教学目标指向和岗位胜任力导向,并使人才知识储备不断完备,综合素质技能持续提升,实战业务水平更为精湛,完全能够胜任和担当强军重任与使命任务要求。

首先,法律借力科技促进自身发展。科技发展可以为法律研究和法律适用提供新的、更科学的工具,因而我国的法律研究者、立法者和执法者,对于科技应当持更加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主动吸收和接纳新的技术,以改善立法、司法和执法。比如,近年来,部分地方进行的互联网法院的试点,就是法律借力科技进步促进自身发展的典型例子。未来,法律工作者应当注重法律更多地吸纳科技进步的成果,通过科技促进法律的进步。

(三)重行政干预,轻全员参与。武警院校在实施教学质量保障过程中大多是依赖教务、教保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监控和评价等多种管控作用,其片面强调和放大了行政管理职能,而忽视了真正作为教学主体的全体教员和学员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自觉能动作用发挥,没有真正把全体教员和学员纳入教学质量管理全过程,轻淡了其参与教学管理的“互动”效应作用和全校上下“合力”办教育氛围形成,这是弱化教学主体角色的内在决定性和自觉能动性的一种表现,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这种过分依赖于行政命令式手段管控教学工作质量,无疑使得整个教学质量保障效果不明显,容易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发生。

(一)明确教学质量保障目标。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就是为确保完成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各种保障服务活动,包括全校上下统一思想、行动一致、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全面推动各项教学训练活动沿着正确方向运行。只有在明确教学质量保障目标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动各项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并以实战化和“练战一体化”引领教学工作全过程,不断加大实战环节的教学质量保障投入,强化实训环节的教学质量管控工作,持续改进和科学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标准,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教学重心,全面履行和强化武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全面提升学员执勤、处突、反恐、海上维权执法、抢险救援能力和适应现代高科技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需要。

三、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当前武警院校编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面优化教学资源和持续提升教学工作质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武警院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武警部队任职岗位的复杂性及多变性,其教学质量保障尚存在诸多问题。

(一)重流程应用,轻统筹管控。教学质量保障是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管理的过程,它涉及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目前,武警院校多是借助教学督导检查等传统手段实施教学质量保障,其过多的是关注一些常规性、流程化的表层管控工作,而没有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内在因素和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与跟踪管理,忽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教学质量管控投入和深层次保障服务管理,这是缺乏科学统筹管控设计的一种表现,使得整个教学工作尚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不能有效适应当今武警院校教学形势变化和环境任务需求,直接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的发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紧扣江花月夜的背景,以月为主体,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漂泊的游子,展现出一副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画卷在色调上以淡寓淡,用水墨勾勒点染,显出绚烂色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针对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认识不到位。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是一个全员参与和全程跟进的过程,并非仅教务、教保管理部门的单纯事务,只有全员参与和全程持续跟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二是目标不明确。当前武警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做法忽视了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其未能突出实战化在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亟待需要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全面推动和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三是内容不全面。当前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过多依赖于便于直接观测的教学“中间”环节,而忽视事前教学计划管理和事后教学效果跟踪服务等重要环节的管控,使得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不彻底、不全面、不系统等,需要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贯彻于整个教学工作全过程和服务保障全流程;四是手段不灵活。武警院校大多是依赖行政命令式手段管控教学工作,在以教学、科研为重心的军事院校工作体系中未能真正形成“专家治学、全员治教”的良性环境氛围,使得当前教学质量保障效果不突出。

(2)推动武警院校可持续化发展。随着新一轮军事院校改革推进和整编发展,在激烈竞争的军事人才培养环境中,武警院校教学工作就应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充实和完善各环节教学质量保障要素,全面对接和服务部队建设,及时顺应新形势、新任务变化,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与等量的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方法制备CIA造模剂,在大鼠尾根部、背部、右后肢足趾皮内注射,0.4ml/只。在首次注射后的第21天时按上述方法再注射0.2 ml/只进行免疫加强。通过观测大鼠足趾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来评价模型是否成功。

(四)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拓展。武警院校教学是以贴近部队实战任务需求为主导,体现“练战一体化”教学目标定位和质量保障功能,在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牵引下,其教学质量保障应是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多元化管理系统。当前武警院校整个教学体系中课堂理论教学仍占主体,其教学质量保障也是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方面,而对于实践实训环节和野外拓展项目等则是保障不力或是保障程度较弱,导致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完整、不全面、不科学等,其未能真正体现武警院校“练战一体化”教学目标站位,形成了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过程中的短板。

(二)重监控评价,轻条件保障。当前,武警院校一味强调对教学过程实施严格“监控”和频繁“评价”,忽视教学资源的全面优化配置与有效科学补充,没有真正掌握教学质量保障的实质内涵与科学寓意。众所周知,教学质量保障是一个“多元化”的管理系统工程,它包括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完备的教学设施投入、精良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合理的管理机制运行等,当然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监控与督导评价等,但是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院校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投入和教学管理水平状况,假如在一个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设施落后、教员素质低下和管理机制僵化的现实环境条件下,一味片面地去加大“监控”和“评价”,无疑是增加了被监控对象和评价主体的多重压力,最终会使其失去工作动力和进取上进的信心,这是当前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

四、提升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对策

(3)全面深化军事教育教学改革。军事教育必须围绕“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向,不断深化各项教学体制改革,突出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这是“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思想在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全面体现。

(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保障首先应具有一套科学合理、运行顺畅、高效完整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该体系包括学科专业建设标准、优质课程评审标准、网络课程共享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实验实训考核标准和教员学员综合素质考评标准等,具体内容涵盖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制度和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共有18个教学质量监测点(见图2),其能够将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教学质量保障和深层次服务管理等融为一体,它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共同发挥作用,自始至终将实战化和“练战一体化”贯穿于教学工作全过程,有效推动各项教学训练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图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图

(三)落实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结合武警院校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全面落实各项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一是发挥武警院校政治建校优势,坚持党委议教和教学工作例会制,定期召开教学形势分析会、教育训练会和教学联席会等,总结交流教学经验,通报教学工作信息,审定教学反馈问题,使其为持续改进教学工作质量保驾护航;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新理念,充分调动广大教员、学员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性,形成“专家治学、全员治教”的良性教学环境氛围,突出教学质量保障的效益性和科学性;三是对接部队实战任务需求,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加强教员和学员的实战技能训练和在岗继续教育培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实现在“教”中“练”,在“练”中“学”,在“学”中“战”,[3]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高效化,使其更符合武警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任务需求,全面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由于正交试验结果中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未在试验中出现,我们在上述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见图5。试验组的颜色评分为91.2,优于前期的各组试验,表明正交试验的结果正确。此外,通过对最优方案组的赖氨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企业原始配方组,但蛋白质、脂肪和总糖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无显著差异。

建立实例库,需要将已有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等完善的知识融入到施工升降机导轨架零件中生成实例模型。这些模型主要由Dfa文件的实例化建立,少数复杂模型可直接建立零件模型。在NX/KF中Dfa文件的获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NX/KF语言直接编辑而成,比如施工升降机标准节的一些零件如主弦管、斜腹杆、螺栓等零件的建立。另一种方法是几何采用机制,利用已建好的导轨架零件模型使用知识融合模块中的Adoption来反求零件模型的知识,然后将零件模型转化为KF类,用户可以在KF导航器中添加数学公式、产生式规则、外部数据库等,进一步修改使其符合KF语法规则,然后保存为新的Dfa文件。

(四)改进教学质量保障手段。科学灵活的教学质量保障手段是提高教学工作的有力抓手,结合武警院校当前教学工作实际,一是优化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形成良好的教学硬件环境条件,保障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改变以往单靠行政命令式手段管控教学工作的做法,要让广大教员和学员真正参与教学质量管理中来,听取各方对教学工作的反馈评价,做到及时查缺补漏和有效解决问题,为持续改进教学工作献言献策;三是结合当前全军“双重”建设和武警院校“三项工程”实施,积极推进军队院校之间联考联评,及时督促弥补和有效提升武警院校教学质量短板,为持续提高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作用;四是借助“大数据”环境平台,围绕信息化、智慧化、数字化营区校园建设主题,大力推进高科技信息技术在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中的应用,做到“适时、在线、准确、高效”地实施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发挥“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教学质量综合保障服务功能,为持续提升武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作用。

总之,武警院校教学工作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战化军事人才培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武警院校而言,在强军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应遵循军事教育的客观规律,既要突出理论课程教学的中心,也要体现实践课程教学的核心,更要强化野外实战教学的重心,其教学质量保障应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将涉及教学工作全过程,它是整个人才培养的生命线,需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持续提升和全面改进教学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宏益.基于PDCA循环管理的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探讨[J].公安海警学院学报,2018(5):9-15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解放军报,2013-11-16.

[3]校部队分部班的办学实践[J].继续教育,2016(7):47-48.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of Armed Police Colleges

SHEN Hongyi
(China Coast Guard Academy,Ningbo 315801,China)

Abstract: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lifeline of colleges.Different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have different needs for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armed police colleges have a clear military purpose.At present,the armed police colleges focus 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while pay less attention to condition guarantee in 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etc.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we will clarify the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objectives,improve the teaching system,implement the teaching measures,and improve teaching management methods for reference in practical work.

Keywords: actual combat;post competence;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中图分类号: G7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384(2019)02-0034-06

收稿日期: 2019-03-28

基金项目: 武警海警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8YB005)

作者简介: 沈宏益(1970-),男,甘肃庆阳人,武警海警学院后勤管理系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军队后勤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 穆 静)

标签:;  ;  ;  ;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武警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探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