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脊柱骨折论文_刘平平

(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院 湖南麻阳 4194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单纯内固定、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所选脊柱骨折患者88例均于2016年11月份-2017年1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4例患者单纯采取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联合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研究组脊柱骨折患者显著改善,数据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患者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发生显著的变化,研究组变化显著,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行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结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应用。

关键词:内固定;伤椎植骨术;脊椎骨折

现阶段脊柱骨折的发病率持续增高,且极具危重性,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脊柱骨折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脊柱骨折类型,多伴有脊髓神经损伤,存在剧烈疼痛和严重活动受限,在病情严重时需要截肢[1]。保守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后凸畸形的脊柱骨折很难得到满意的疗效。通过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术结合治疗可以恢复椎体结构形态,同时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效果较好[2]。本次研究将均于2016年11月份-2017年1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88例作为对象,探究了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单纯内固定、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本次所选脊柱骨折患者88例均于2016年11月份-2017年11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4例患者单纯采取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联合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治疗。参照组44例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27-73岁,均值(43±2.84)岁。研究组44例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28-73岁,均值(44±2.52)岁。将两组患者基础性资料实施常规对比以后,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研究组44例患者联合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治疗,医务人员取患者的俯卧位,选伤椎当作正中,在后部做一个纵直的切口,对伤锥、下位锥关节突与椎板进行暴露。选取上关节突的外缘、横突中心水平交点作为椎弓根钉进针点,于C型臂X线机下,把椎弓根钉通过椎弓根植入到伤椎上下两椎体中,然后撑开与恢复椎体的高度,根据患者复位情况与神经功能,观察要不要实施椎板切除减压,经骨块打击器复位椎管中骨块砸陷,按照CT检查结果选取单侧或是双侧进行植骨。如果骨缺损位置偏向一侧,需要重视该侧的植骨;如果处于骨缺损位置在中部,需要双侧进行植骨。通常伤椎椎弓根入钉点需要偏向外侧,同时和中线成12°的夹角,防止安装连接棒以后,掩盖了穿刺孔。由侧位透视,观察针尖处在伤椎前中的1/3位置以后,从两侧分别注入外排椎体骨积血与液态人工骨。在某侧穿刺针将硫酸钙溶液注射于伤椎椎体中,另外一侧由穿刺针将4毫升骨蜡注射入伤椎的椎体中,避免出血。

参照组44例患者单纯采取内固定治疗,治疗方式与研究组一样。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脊柱骨折患者如下指标:①观察指标:指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②疗效指标:记录脊柱骨折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压缩率和后凸Cobb角观察患者的疗效。③随访指标:对比两组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丢失和椎体高度丢失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版本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配对设计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描述,计量资料以(x±s)描述。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脊柱骨折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参照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研究组脊柱骨折患者显著改善,数据统计学分析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临床研究认为,脊柱骨折主要致伤原因是高处坠落者触地时承受外力冲击回传至胸腰段脊柱,也有部分患者受伤原因是重物砸伤、交通事故等外力冲击[3]。临床治疗脊柱骨折主要为手术治疗,包括胸腰段脊柱形态结构恢复、骨折复位、解除疼痛、纠正活动受限、缓解神经压迫等[4]。脊柱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可发挥创伤性小、疗效确切、生物稳定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因而经伤椎固定技术和跨伤椎固定技术应用较多[5]。尤其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相结合,可以规避单用内固定治疗的缺陷,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对比以后,数值比较接近,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参照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研究组脊柱骨折患者显著改善,数据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患者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均发生显著的变化,研究组变化显著,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6]。

综上,在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行内固定与伤椎植骨手术结合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钟鑫,陈子华,陈鑫营.等.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脊柱骨折84例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6,34(6):653-655.

[2]冯进益,芮钢.后路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30-32.

[3]唐俊,梁红锁,李林.等.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9):4052-4053.

[4]贾杰,胡继平.伤椎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1):33-34.

[5]赵小龙.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9):32-33.

[6]邹春锦,季祝永.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8):42-43.

论文作者:刘平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

标签:;  ;  ;  ;  ;  ;  ;  ;  

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伤椎植骨治疗脊柱骨折论文_刘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