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课程改革的关注:对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报告_家长委员会论文

家长对课程改革的关注:对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报告_家长委员会论文

家长关注课改——对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长论文,调查报告论文,课改论文,小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走入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教师、学生家长的育人观、成才观、价值观、评价观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改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能否取得预期的目标,收到丰硕的成果,取决于方方面面的因素。课改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来关注、参与、探索、实践、推进,需要协调好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共同实践新课程,探索新经验。就目前而言,人们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甚多,而对学生家长对于课改的参与情况关注甚少。为此,笔者以随机抽样、问卷、座谈的方式对部分小学生家长进行了关于家长参与课改情况的调查。

一、现状与分析

1.关注课改信息

(1)家长是否阅读过新课改方面的信息

“您阅读过有关‘新课改’方面的信息吗?”调查显示:有27%的学生家长已看过新课改方面的文章,说明这部分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能主动地去关注课改信息,以便更好地为孩子的发展服务。而73%的学生家长却回答没有看过这方面的文章,不了解,令人深思。课改是一项巨大的教育改革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来营造新课程实施的良好环境,仅靠管理者、专家、教师与学生的参与是不够的。它需要学生家长支持、配合、参与学校课改工作,指导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实验教材。家长应自觉通过阅读了解课改信息,重新去审视原有的育人观、成才观、价值观、评价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这样不仅有助于推进课改前进的步伐,也有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与发展。

(2)有没有必要给家长传授新课改信息

“您觉得学校有没有必要给学生家长传授一些新课改方面的信息?”92%的学生家长认为“很有必要”,2%的学生家长认为“没必要”,其余则选择“无所谓”。可见,家长们基本上都渴望通过学校这一渠道来了解新课改方面的信息,渴望学校多给他们传授这方面的知识,有较高的积极性。学校可采用家长会、家长学校、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刊、校报、印发资料等方式,让家长学习相关知识,了解课改动态,与学校同步合作,推进课改工作。

2.关注实验教材

(1)是否看过实验教材

“您看过这套实验教材吗?谈谈看法。”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浏览过这套实验教材,对语文和数学两本教材关注较多,认为编得较好,图文并茂,生动多样,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去感悟知识,发展认知,注重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重视人文教育,灵活而开放,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重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有利于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但也有家长认为语文多识少写目标过高,速度过快,孩子很难适应,如果家庭中不去提前让孩子识字,孩子在校学习必然有困难。许多家长认为数学题过于开放,题活多变,算法多样化,有些孩子不易掌握,担心出现学习上的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2)能否适应实验教材

“您觉得孩子能适应新教材吗?”68%的学生家长认为孩子能适应,24%的学生家长认为过得去,8%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能适应。从中可以看出,仍有一些家长对此表示担忧,怕孩子跟不上。觉得孩子上学以来学得比较轻松的占25%,“还可以”的占44%,“较费力”的占31%。这一结果,应引起重视,寻找有效的策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教材。

3.关注孩子学习

(1)关注课堂学习

“您喜欢与孩子一起进入课堂学习吗?”统计显示:有85%的学生家长表示喜欢与孩子一起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掌握情况。为此,笔者认为学校应多创设一些机会让家长进入课堂。如:开设教学开放周活动或允许家长随时进入课堂听课等等,这样,家长才能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有所了解,对孩子的学习表现有更多的了解,对课改精神有更多的感触和理解,做到与教师协同教育。

“您经常会问孩子什么?”63%的学生家长选择“孩子,今天作业完成了吗?”46%的家长选择“孩子,今天你举手发言了吗?”有7%的学生家长选择“孩子,今天有没有向老师请教问题?”其中有部分家长前两项均选。结果表明:现在的家长素质越来越高,教育观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孩子的关注明显有所侧重,尤其是鼓励孩子要主动地去向老师请教学习中的问题,值得肯定和借鉴。因为这是引导孩子发现、探究问题、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应重视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意识,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2)关注课外学习

①是否检查作业

“您主动检查孩子的作业吗?”78%的家长认为会主动查、经常查;15%的家长认为自己不够主动,有时想到会去查一查;也有7%的家长不查孩子的作业,认为工作太忙,没时间或自己文化水平低,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没有发言权,孩子不听他的等等。总体看:大多数家长关注孩子的作业情况,把它当作自己每天的一项任务、一份责任,也是一次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

②是否经常辅导

“您会辅导孩子学习吗?”多数家长认为会辅导孩子学习;一些家长认为有时会,不经常辅导;少数不会去辅导,没有时间。“在孩子作业难做时,您会代他完成作业吗?”83%的学生家长认为不会代他完成作业;也有17%的家长认为会或有时会代做,原因是作业难做,孩子写字速度太慢,怕影响孩子的睡眠时间,就代他完成,或者是题目太活、太难,孩子做不出来,给他分析了好多次都不能理解,就代做算了。调查还显示:这种代做现象一般都发生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应该说,多数家长是不会去替孩子做作业的,如果作业难做时,尽量指导孩子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克服困难的信心。重要的不是题目的结果,而是让孩子亲历探索的过程,让他们在体验过程中享受艰辛与快乐。孩子的学习大多是不自觉的,主动、自觉学习的较少,家长应多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③是否购买家辅用书

“您有没有给孩子购买相应的家辅学习用书?”65%的学生家长回答已经给孩子购买了家辅用书,但有些买来的是不配套的。可见,这部分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多学多练,多掌握知识,争取更优异成绩,但不要给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以免造成心理负担,降低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35%的学生家长选择没有购买,认为能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内容就得了,没有必要给孩子增压,保持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应多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④是否指导看课外书

“您经常给孩子买课外书吗?”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孩子买课外书,只有极少数家长选择不会买,但在课外书的使用方面却不尽人意。“孩子在家看课外书吗?”“经常看”的占13%,“每天看”的占3%,“几乎不看”的占5%,“有时看”的占79%。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孩子由于识字不多,阅读能力差,需要家长阅读后讲述给他听,让他复述内容或教他识字,这样效果较好。而家长能做到经常陪孩子一起学习的不多,不妨给他买些学习方面的磁带、碟片,借助音像设备让孩子学习,也能起一定的作用。

⑤是否指导孩子上网

“你指导孩子上网查询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吗?”“会”的占8%,“不会”的占77%,“有时会”的占15%。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家长不会指导孩子上网查询与学习相关的资料。究其原因:家里没有电脑;我自己不会上网;想教会孩子上网,但又怕孩子进入与学习无关的网站,浏览一些不该接触的内容,造成负面影响;在学校里读好书就行了,没有必要上网学习等等。只有少数家长会指导孩子健康上网,学习知识,扩展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应鼓励孩子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科学上网,文明上网,家长、教师只要多加引导,我想必定利大于弊,阻止孩子上网只会适得其反。

4.关注孩子评价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家长认为不能用一次纸笔考试来评价孩子的学业成绩或综合素质。孩子的素质状况不能从考试一个层面来反映,应采取多元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分阶段来评价,多采用鼓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学业成绩优不等于综合素质优,不等于全面发展。应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注重品行教育,关注身心健康,张扬孩子的个性,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不能死读书,应加强各种能力培养,多参加实践活动,以多元化的方式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是为孩子的发展服务。要与孩子建立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使孩子易于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不断改进,获得发展。

二、思考与建议

1.质疑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理念

家长应重新审视原有的育人理念,反思自己的育人行为。应树立“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家长应该是孩子的朋友,是孩子的活动的策划者、指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应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共同探究未知的世界,一同成长,感悟、体验、亲历研究的过程,去分享成功的快乐,去承受失败的痛苦。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亲子关系。以人为本,关注孩子的情感、态度、个性、需要及能力,树立全新理念,去培养孩子。

2.关注课改信息,指导孩子学习

要自觉主动地关注课改信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课改信息,改进家教方式,注重孩子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要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注重孩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发展。

3.优化育人环境,培养良好习惯

要尽量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家庭成员要达成共同的育人目标,充分挖掘育人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如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学习习惯、作息习惯、合理消费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尊老敬老习惯等。通过良好习惯的养成内化,达到良好品德的形成,提高素质。

4.引导孩子探究,学会自主学习

家长要有意将已知的知识当作未知的知识,与孩子一起去探究,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孩子在探究中体会成功和失败。要教会孩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培养成一个爱钻研、勤探索、敢创新、善思考、具有较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要有意磨炼他们的意志,塑造他们的人格。

5.实行多元评价,促其个性发展

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应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描述孩子的全面发展状况,不能以偏概全,以小见大。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斥责,从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对孩子实行客观评价。评价只能说明某一阶段的情况,不能去否定他的过去或预测他的将来。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取长补短,促使个性发展。可采用行为观察、情景测试、学习日记或成长记录等。家长要重视收集和分析反映孩子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要促使孩子发展优势领域方面的特征向其不足的领域迁移,发展潜能。

6.加强家校合作,协同教育孩子

要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可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也可采取家校联系册、家访、电话、上网等方式,对孩子学习成长的情况进行交流沟通,互通信息,整合育人目标,关注孩子的发展,协同教育孩子更快地成长。

标签:;  ;  ;  ;  ;  

家长对课程改革的关注:对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报告_家长委员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